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库

初中物理2021年中考复习 光现象专题训练(一)

日期: 2025-03-30 三轮冲刺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近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B、 拍照时,被照者应站在距照相机镜头二倍焦距以内的位置
C、 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 物体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如图中以空气、水、玻璃为光的传播介质,已知光在空气中传播最快,在玻璃中传播最慢,通过分析实验现象,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
B、 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随入射角增加而增大
C、 光从光速较大的介质斜射入光速较小的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 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下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凿壁偷光
B、 杯弓蛇影
C、 海市蜃楼
D、 长虹饮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白光由红、黄、蓝三种色光组成
B、 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 树在地上的影子和小孔成像的成像原理相同
D、 能看见花谷里黄色的花是因为它吸收了黄光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M为玻璃板,A和B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图乙是在做实验时留下的记录痕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玻璃板M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B、 实验中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能成更清晰的像
C、 实验过程中,要测多组实验数据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
D、 选择完全相同的A,B两支蜡烛是为了验证像距和物距是否相等
我国的古诗词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   )
A、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句中的“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
C、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句中“阴浓”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下到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孙爷爷配戴的远视眼镜一定对光有发散作用
B、 城市中的光污染一定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C、 当物体与它的像大小相同时,光一定是通过折射或反射形成的
D、 当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其像距一定是大于物距的
某同学利用水透镜(注射器和弹性膜制成的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等器材进行探究。图所示情况下,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情况下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B、 用注射器向水透镜中注入水后,凸透镜的焦距会变小
C、 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向水透镜中注水,光屏要向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D、 向水透镜中注水,观察成像特点的变化,可以模拟近视眼的成因
我国有着灿烂的诗词文化,很多诗词中蕴含着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江清月近人”,水中有明月是光的折射现象
B、 “对影成三人”,影子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C、 “瀑水喷成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D、 “潭清疑水浅”,水变浅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 铅笔“折断”
B、 水中倒影
C、 墙上的影子
D、 光的色散
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所用玻璃板越大,像越大
B、 使用光屏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
C、 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D、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 ,若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 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可以得到(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正立、等大的虚像
D、 倒立、等大的实像
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树荫下的阴影是小孔成的像
B、 图乙中,放大镜利用了光的折射成像
C、 图丙中,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D、 图丁中,三棱镜分解太阳光是光的折射现象

填空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