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耗尽;②点燃红磷插入燃烧匙时,瓶塞塞得太慢;③用等质量的蜡烛代替红磷完成本次实验;④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⑤装置气密性不好;⑥红磷点燃放入后,没有夹或没夹紧止水夹
①通入氮气,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氧气,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C:;D:。
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48 mL,而实际测得的氧气为308 mL(标准状况),超过理论量为:(308一248)mL=60mL。试回答:
I.用 MnO2、CuO、Fe2O3、Cr2O3 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II.取 30 粒含 MnO2 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左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 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下图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2:将盛有足量白磷的燃烧匙放入空集气瓶中,塞紧塞子,白磷不燃烧。
步骤3:打开集气瓶塞子,往瓶中倒满80℃的热水,并塞紧塞子,白磷仍然不能燃烧。
步骤4:打开K1和K2 , 通过注射器从b管抽水,当瓶中液面刚低于燃烧匙底部时,立即同时关闭K1、K2 , 发现瓶中白磷燃烧,此时读出注射器中水量为V1毫升。
步骤5:待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时,打开K2 , 发现注射器中的水剩余V2毫升。
Ⅰ.“暖宝宝”贴片内含有铁、活性炭、无机盐、水等物质,可在空气中吸收氧气发生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主要的化学方程式为:2Fe+O2+H2O=2Fe(OH)2;"暖宝宝"贴片吸氧能力强,放热迅速。
Ⅱ.空气中氧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封闭气体的压强与气体温度、气体体积和气体质量有关,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变小、质量变大都会引起气体压强的增大。
①准备如图乙的玻璃容器,顶部用密封盖密封,并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氧气传感器(能实时显示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固定在容器内壁,并装入足量的红磷。
③用激光笔点燃红磷,红磷剧烈燃烧,观察并记录氧气传感器所显示的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情况。
④用白磷替换红磷重复上步骤①~③。
⑤换用食品脱氧剂(可以直接与氧气反应,无需点燃的物质)重复上述步骤①~③。
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制三种物质氧化时容器内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