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题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11-15
月考试卷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文化模式——职业伦理教育的有效模式

职业伦理教育文化模式是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在文化哲学和道德哲学的指导下,用文化方式对准职业人和职业人进行影响、塑造,使之建构职业伦理规范,具备职业伦理决策能力、职业伦理价值判断行为,养成健全职业人格,从而促进人的职业成功与组织兴旺的程序。

文化模式所指的适切的教育目标和内容是一种适应时代要求,能基本满足受教育者伦理教育需要的整体的、有层次的、丰富、生动培养目标的教育内容。以往职业伦理教育模式由于缺少对职业伦理教育的深刻理解和人性的全面把握,尽管也有美好的理想和追求,但在具体设计、规划教育目标和内容时,总是使自己陷于片面和尴尬的境地。

我们以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理论为例进行对比说明。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最有影响的道德教育派别,也是当今西方职业伦理教育特别是商业伦理教育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模式。它提出了崇高的道德教育目标,即以人类正义公平为最高道德发展水平,“科尔伯格等人最终期望儿童或成年人初期达到道德认识发展的‘第三水平’”,但该模式的终点却是通过两难故事法发展受教育者道德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用公正团体群体途径发展学习者的民主价值观。可见,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道德教育模式,从目标和内容看有这些不足:道德教育目标以促进个人发展为中心,片面夸大了个人的作用和价值,忽视了道德的社会价值:任何人的道德品质包括道德知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等多种因素,认知发展模式只关注道德认知能力,窄化了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人类优秀价值观很多,认知模式仅把正义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肯定是不妥的,以致他的同事、哈佛大学著名女教授吉利根也对此不满,认为人类除有公正价值取向的伦理道德外,还有关怀取向的伦理道德观。西方社会其他职业伦理教育模式,如体谅模式、沃顿商学院的“整合模式”等也存在类似的缺陷。

职业伦理教育的文化模式,不能说是当代职业伦理教育的集大成者,至少他在努力克服那些片面、僵化理解和设计职业伦理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做法。德育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被忽视,这些都是造成德育现状困境的重要原因。职业伦理教育文化模式意在恢复我国职业伦理教育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将我国职业伦理教育从工具价值论、外在价值、社会本位等泥沼中拉出来,使职业伦理教育真正成为人的生活过程、发展过程。因为,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和设计职业伦理教育,职业伦理教育就是一个以日常生活、社会心理为起点,跃迁至理性认识,最终升华积淀为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广角镜头,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必须对教育对象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关怀。文化的本质和结构决定了职业伦理教育文化模式能够包容和满足新时期伦理教育扩展其内涵和功能的需求。

(有删改)

(16分)
(共6分)
(共8分)
写作(35分)
( 共1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秋到老君山

①秋天的老君山,像老子留下的五千箴言,像李白、杜甫晚年的诗歌,返璞归真、铅华洗尽,那深绿环绕红叶点缀的山峰,远远望去,甚至有些出人意料的素朴,有些出出人意料的简约。沿山路缓缓走近,在秋风中慢慢回味,细细品读,渐渐地,你会意识到,其实在秋天,八百里伏牛山主峰——河南老君山更有的味。木叶未脱、秋菊盛开、红叶遍地的老君山,更像一位心思浩范、性格淡定、哲思玄远的智者哲人,那山,那庙,那悠悠栈道,都在优雅澄净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安恬,格外深致。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巧若拙、大方无隅的仙风道骨,更让人神往,让人心醉。

②山路拾级而上,红叶、黄花、碧草、绿树,连同山间不时闪动的葡萄、柿子、猕猴桃等颜色各异的野果,还有不时出没于山林的松鼠、野兔、小鸟,都让老君山的秋天显现出一种灵动的优雅,一种独特的风韵:奇峻的峰岭、磷峋的怪石,静谧的栈道、清幽的道观,悠悠大山,万象归一,清雅幽静之中,让老君山的秋天多了几分闲雅恬淡,几分澄净明丽。走近马鬃岭,登上入百里伏牛山的最高点,放眼远跳,极目四望,万里风光尽收眼底,天高云淡,气爽风寒,千重碧浪,沁人心脾。仰视俯察,远眺近观,快意非常,世界的博大,宇宙的邈远,河山的壮美,让人激情澎湃,神采飞扬,更让人真切地体味到得失的细微、荣辱的虚无、世界的本真,让许多解不开的心结,在一瞬间悄然化解,荡然无存。不知不觉间,你会感觉到,山水原来也是有境界的,大气的灵山秀水,所体现的正是一种大音希声、大方无隅的“道”,无声无息的山山水水,用造化妙得之美景,给予人的,正是一种撼天动地的心灵呵护,一种恒久不变的深深关爱。只不过,这份博大无私的关爱,需要人们用心慢慢地体察,细细地回味,方能领受。这或许,又是大自然的另一个高妙之处,也是人类几千年来钟情于灵山秀水的一个根本原因吧。

③三秋时节,登上老君山,走近老君庙,看着众多富有诗意的景致,看着具有几千年历史的老君庙,你会诗情飞扬,灵感喷涌,脱口吟出一些诗句,来抒发心中的激越情感,更会下意识地想到,老君山的秋天,是从古诗里走出来的,她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土,都浸染着浓重的诗意。黄花、红叶、碧草、绿树,飞瀑、幽林、奇石、怪崖,实际上,都是诗神散落于大地的灵动神奇的平仄音韵,都是大自然出于一片关爱之心送给世人的绝妙佳句。

④对于老君山的清幽雅致,古代的诗人们有深刻的认知,历代的诗人们留下了许多吟咏老君山的佳作。诗仙李白到过老君山没有,有待进一步考证,不过从他的诗作及当时老君山在唐朝时的兴盛景象来看,李白很可能是到过老君山的,他写有诗作《谒老君庙》:“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草合人踪断,尘浓乌迹深。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诗中所写的景象,与陕西洛南及云南等地老君山、老君庙的景观明显不符,加上李白素来推崇出生于来川的商朝开国元勋伊尹,唐朝又奉道教为国教,唐太宗、唐玄宗都对河南老君山极为重视,爱好游历的李白,自长安沿驿道出函谷关,再沿就国古道,到栾川游历、拜谒老君庙,并写下这首诗,应在情理之中。

⑤秋到老君山透过时间的空旷,透过大山的优雅,透过古庙的凝重,透过各种美景,让老君山更具仙风道骨,更能体现道法自然的深意。悠悠青山、红叶碧草、黄花绿树、飞浓流泉,大自然用妙笔写下了秋的曼妙、秋的优雅、秋的真切。秋到老君山,万物和谐,自然界的造化为人类的生活平添了许多亮丽的心境。这些或许就是两千多年前气象峥嵘,大的哲学家老子,走遍九州八荒最终归隐于此的一个重要原因吧,毕竟哲人的哲思与养生,是需要优雅准与灵动的山水景观作为基础的。

(郭向阳文/有删改)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