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生物高考一模试卷

日期: 2025-03-31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植物液泡膜上的水通道蛋白(TIPs)是运输水分子的通道,可使水分子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行跨膜运输。研究发现TIPs在植物细胞内只分布在液泡膜上,可作为标记物用于识别不同植物或组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TIPs只能输送水分子,不能输送氨基酸、无机盐等物质
B、 破坏TIPs的结构,不直接影响植物细胞中葡萄糖的转运
C、 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时,TIPs输送水分子跨膜运输需消耗能量
D、 用荧光染料标记TIPs可实现对植物细胞中液泡位置的定位
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可以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组装,这一类分子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因此称为分子伴侣。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构成分子伴侣的单体是氨基酸,氨基酸都含有C、H、O、N、S元素
B、 细胞质基质、内质网可能有分子伴侣的分布
C、 分子伴侣对靶蛋白没有高度的专一性
D、 分子伴侣可能通过改变自身的空间构象来发挥作用
农杆菌Ti质粒上的T-DNA可以转移并随机插入到被侵染植物的染色体DNA中。研究者将下图中被侵染植物的DNA片段连接成环,并以此环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出T-DNA插入位置两侧的未知序列,以此可确定T-DNA插入的具体位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注:子链从引物的3/端开始延伸

A、 PCR扩增依据的是DNA分子双链复制的原理
B、 进行PCR扩增需要热稳定DNA聚合酶
C、 利用图中的引物②、③组合可扩增出两侧的未知序列
D、 通过与受体细胞的基因组序列比对,可确定T-DNA的插入位置
羟胺可使胞嘧啶转化为羟化胞嘧啶而与腺嘌呤配对,一个精原细胞在进行核DNA复制时,一个DNA分子的两个胞嘧啶碱基发生羟化(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 进行两次有丝分裂后,只有一个子细胞中含有羟化胞嘧啶
B、 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可能有四条姐妹染色单体含有羟化胞嘧啶
C、 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只有两个精子的DNA序列发生改变
D、 DNA序列发生改变的精子正常受精后,发育成具有突变性状的个体
格列美脲为第三代磺酰脲类长效抗糖尿病口服用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胰岛 B 细胞表面的磺酰脲受体结合,促使 K+通道关闭,引起电压依赖性Ca²+通道开放,Ca²+内流而促使胰岛素的释放,并抑制肝脏中葡萄糖的生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格列美脲适用于胰岛细胞无法产生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
B、 K+通道关闭会导致胰岛 B 细胞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
C、 格列美脲可能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来降低血糖浓度
D、 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可以缓解部分糖尿病患者的症状
处理生活垃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用微生物对其进行降解。下图表示筛选高效降解淀粉菌种的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筛选所用培养基中的碳源应为牛肉膏和蛋白胨
B、 将菌液接种到培养基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C、 菌落①与菌落②透明圈大小不同的原因是其对碘的分解能力不同
D、 扩大培养时用不加琼脂的液体培养基效果更好
近几年某地由于频发旱灾进而引发蝗灾,正尝试引入某种生物进行防治。如图曲线Ⅰ表述蝗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曲线Ⅱ是a时期引入的某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进行生物防治的最佳时期应是蝗虫数量达到C点时
B、 A~D段,食物等外源性调节因素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C、 a点时引入的生物可通过与蝗虫竞争食物来降低蝗虫的环境容纳量
D、 蝗灾的发生具有周期性,可通过适当引入其天敌以延缓其发生
微生物发酵已经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下列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果酒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30℃,果醋发酵过程温度控制在20℃
B、 制作果醋需要醋酸菌,它是一种严格厌氧的微生物,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为醋酸
C、 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的制作,如酵母菌、毛霉、曲霉等
D、 制作泡菜利用的乳酸菌是一种厌氧微生物,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和二氧化碳
在利用鸡血进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的实验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蒸馏水将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调至0.14 mol/L,过滤去除析出物
B、 调节NaCl溶液浓度或加入木瓜蛋白酶,都可以去除部分杂质
C、 将丝状物溶解在浓度为2 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即呈紫色
D、 用植物替代鸡血作为实验材料,其实验操作步骤相同
产脂肪酶细菌可用于含油废水处理。科研人员用射线照射从土壤中分离的菌株,反复筛选后获得产酶能力提高的菌株,具体流程如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步骤①取土壤样品溶于无菌水中制成菌悬液
B、 步骤②的固体平板可以是以脂肪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
C、 步骤②射线照射可引起细菌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D、 步骤③透明圈越大的菌落,其脂肪酶活性一定越高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外界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炎症状态下,损伤或濒死细胞可释放大量ATP到细胞外,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P2X7受体,促进靶细胞产生并分泌淋巴因子等物质,促进炎症反应。慢性炎症可导致许多疾病,知过做、哮喘或风湿性关节炎。一种纳米抗体可以阻断炎症并减轻疼痛,其作用机理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TP不仅可以作为直接能源物质,在炎症状态下还可进入细胞内发挥信息分子的作用
B、 如图推测抗体可能是被蛋白酶处理为氨基酸后,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P2X7受体
C、 推测靶细胞很可能是T细胞,其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有淋巴因子和抗体
D、 纳米抗体的作用机理是与ATP争夺P2X7受体,抑制淋巴因子的合成和分泌,从而阻止炎症的发生
人和哺乳动物细胞外葡萄糖浓度调节胰岛B细胞(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A、 进入胰岛B细胞的葡萄糖增多是引起胰岛素释放的重要因素
B、 K+外流会触发Ca2+通道打开,使胰岛B细胞兴奋
C、 胰岛素以胞吐方式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 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促进其吸收利用葡萄糖

多选题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