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浙江省湖州、衢州、丽水三地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11月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日期: 2025-03-30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关于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全球变暖会导致热带疾病的传播范围扩大
B、 全球变暖会使农业生产能力上升
C、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的乱砍滥伐导致森林减少引起的
D、 温室气体CO2含量是实时监测城市空气质量需要公布的项目之一
组成细胞的各种化合物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下列选项中三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相同的是(   )
A、 葡萄糖、蔗糖、甘油
B、 RuBP、淀粉、糖原
C、 核糖核苷酸、DNA,胡萝卜素
D、 磷脂、固醇、脂肪酸
下列关于蓝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可用纤维素酶水解其细胞壁以抑制其繁殖
B、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蓝细菌大量增长
C、 蓝细菌染色质上的DNA控制其生命活动
D、 蓝细菌需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遗传病是指由基因结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
B、 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父母都携带致病基因
C、 染色体核型分析可用于诊断各类遗传病
D、 近亲结婚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发现,F2表现型的比例约为3:1。下列关于出现这一结果的条件中,不必要的是( )
A、 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为完全显性
B、 F1产生的雌、雄配子比例为1:1
C、 F1的雌、雄配子之间要随机结合
D、 各种基因型的后代存活机率相等
下图是“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活动”中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时细胞可能正在吸水
B、 ③结构的形态变化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C、 ②结构代表细胞溶胶,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D、 若除去①结构,一段时间后细胞可能会破裂
在供氧不足的条件下,人体肌肉细胞仍能在短时间内维持生命活动。下列关于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溶胶
B、 厌氧呼吸可以快速地消耗葡萄糖产生ATP
C、 肌细胞厌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仅产生少量的ATP
D、 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需要氧的直接参与
2021年5月,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中,由于局地气温骤降,参赛人员出现,失温等情况(人体心肺等核心区域温度下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失温过程中,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B、 失温会使人产生寒颤,这是骨骼肌的不自主地反射性收缩
C、 温度低时下丘脑产生冷觉,此时可适当添加保暖衣物预防失温
D、 失温说明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质检测时,经微生物培养和分离后可通过观察菌落特征初步鉴别菌种类型
B、 配制尿素固体培养基时,将尿素用过滤灭菌的方法加入全营养LB培养基中
C、 若要培养霉菌,可用添加蔗糖的豆芽汁制备培养基并调pH偏碱性再灭菌
D、 将分离纯化的菌种用接种环接种到斜面培养基上封口后,直接置于4℃冰箱保存
孟德尔说:“任何实验的价值和效用,取决于所使用材料对于实验目的的适合性。”下列关于实验材料选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番茄颜色太深,不适合作为还原性糖鉴定的实验材料
B、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不适合作为光合色素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材料
C、 黑藻叶肉细胞液泡内没有色素,不适合作为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的实验材料
D、 洋葱鳞片叶细胞高度分化,不适合作为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
下表是某人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项目

结果

参考值

单位

促甲状腺激素(TSH)

<0.005

0.27~4.20

uIU/mL

游离甲状腺素(T)

>100.00

12.0~22.0

μmol/L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

>50.00

3.10~6.80

μmol/L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

21.00

0~1.22

IU/L

A、 该个体可能甲状腺功能亢进,表现为消瘦且情绪易激动
B、 该个体分泌的TSH偏低,是激素负反馈调节的结果
C、 TSH由下丘脑细胞分泌,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细胞
D、 推测TRAb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高危类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如HPV16型)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研制抗HPV16的单克隆抗体,科研人员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设计了以下实验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过程①表示注射HPV16蛋白以诱导特异性B淋巴细胞的增殖
B、 过程②、③筛选杂交瘤细胞用的培养基成分相同
C、 过程④培养的杂交瘤细胞是经纯化的连续细胞株
D、 过程⑤生产的单克隆抗体需要经纯化后才能使用
每天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喷施某植株,一段时间后分别测量顶芽和侧芽的生长速度,得到的结果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萘乙酸的浓度和芽的生长速度
B、 萘乙酸对顶芽生长的作用体现了其作用的两重性
C、 不同浓度的萘乙酸对顶芽生长的作用可能相同
D、 16mg/L的萘乙酸喷施处理会抑制该植株顶芽和侧芽的生长
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肺炎双球菌的活体转化实验中DNA失活,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B、 肺炎双球菌的离体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诱导R型菌发生基因突变
C、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不充分会导致35S标记组中的沉淀放射性增加
D、 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需要使用RNA酶将病毒的RNA和蛋白质分离
右图为某酶促反应在三种不同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酶只有在65℃时才发生空间结构的改变
B、 该酶的最适温度在45℃和65℃之间
C、 若将酶浓度增加一倍,最终得到的产物的量增多
D、 t2时将温度由65℃变为45℃,反应物浓度不变
下列关于果蝇(2n=8)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部位的细胞周期时长有所差异
B、 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利用的高峰期在间期中的S期
C、 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粒只与一极纺锤丝相连
D、 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DNA完全相同,保证了细胞间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利用脊蛙(无头蛙)进行如下实验:①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贴在脊蛙的趾尖,会产生屈反射;②将蘸有稀硫酸的纸片贴在脊蛙的腹部,会产生搔扒反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屈反射和搔扒反射发生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 屈反射和搔扒反射的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胞体都在脊髓中
C、 若剥去脊蛙趾尖的皮肤,再进行②操作,仍能发生搔扒反射
D、 若将蛙坐骨神经剪断,再刺激连接肌肉的坐骨神经一端,仍能发生屈反射
科学家在SP8噬菌体侵染枯草杆菌实验中发现,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能与噬菌体转录出的RNA结合形成DNA-RNA杂合分子,并把这条具有转录功能的DNA链叫做模板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RNA杂合分子区段彻底水解可得到7种小分子
B、 DNA-RNA杂合分子中的RNA在枯草杆菌细胞中合成
C、 加热能使噬菌体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氢键断裂
D、 实验结果表明转录是以DNA特定的一条链为模板进行的
辅助性T淋巴细胞易被HIV破坏,与其表面的一种特殊蛋白质CCR5(由CCR5基因编码)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辅助性T淋巴细胞因为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其易被HIV侵染
B、 辅助性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
C、 艾滋病患者肿瘤的发病率增高是因为HIV能在宿主细胞中进行RNA自我复制
D、 理论上可采用敲除HIV感染者T细胞CCR5基因的方法进行基因治疗
某雌性动物的基因型为AaBb,如右图是其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两个不同时期的部分染色体组成情况。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次级卵母细胞
B、 图甲细胞继续分裂将会发生基因重组
C、 A与a的分离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时
D、 除乙外的其他三个子细胞基因型分别为AB、aB、Ab
下图为研究不同品系小鼠的皮肤移植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系小鼠1在初次排斥前,因非特异性反应引起移植处炎症反应
B、 B系小鼠2排斥时间提前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的“某淋巴细胞”分泌大量抗体
C、 若先摘除B系小鼠1的胸腺,则其发生初次排斥的时间提前
D、 若给B系小鼠2移植的是C系小鼠的皮肤,则其体内的记忆细胞可快速增殖分化
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E表示生态系统中的各成分,①~⑨表示能量,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情况,不考虑营养级中未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代表生产者,流入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是②
B、 D代表无机环境,图中的次级生产者有B、C
C、 ③与⑤的差值可表示C的次级生产量,C粪便中的能量属于⑧
D、 若用此图表示碳循环过程,则应去掉太阳能,补充D→A箭头
“研究某植物去果对该植株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推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别

叶片净光合速率(

叶片蔗糖含量(

叶片淀粉含量(

对照组(留果)

5.39

30.14

60.61

实验组(去果)

2.48

34.20

69.32

A、 留果后,叶片净光合速率比去果时大,原因是光饱和点增大
B、 去果后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主要是由于光合产物的运输受阻
C、 叶片的蔗糖和淀粉都是在叶绿体中合成的
D、 去果处理能提高叶片真正的光合速率,使叶片蔗糖和淀粉含量都升高
下图是一个具有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甲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图示家系中没有发生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甲病为常染色体遗传,则Ⅰ1的体细胞中最多含1个甲病致病基因
B、 若甲病为伴性遗传,Ⅱ6与Ⅱ7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6
C、 Ⅲ10的乙病致病基因来源为Ⅰ2
D、 Ⅲ9同时又患葛莱弗德氏综合征,原因是其母亲减数分裂异常

综合题

实验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