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科学试卷库

2022届中考科学第一轮专题复习:植物的生长

日期: 2025-03-28 一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物对生态坏境至关重要,破坏树皮会导致树木死亡。这主要是因为(  )
A、 树皮的支持作用被破坏
B、 有机物不能由筛管向下运输到根部
C、 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不能向上运输
D、 有机养料不能由导管向上运输到茎叶
如图所示是课本上研究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处理枝条时最好将下端横切
B、 该实验开始前无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C、 为使该实验现象明显,可以将该实验装置放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
D、 选用内径更细的U型管,实验现象更明显
用数轴表示某些科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    )

A、 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
B、 植物从吸收水分到散失水分的顺序
C、 空气中气体体积分数由大到小
D、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可以通过坐标曲线的方式形象地表达出来。对于下列四个曲线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人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BC段表示呼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
B、 图乙表示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氧气含量的变化,则b可代表鼻
C、 图丙表示种子萌发过程中干重的变化,则在b点时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D、 图丁表示某种蔬菜产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S1、S2、S3、S4可表示某部分有机物的量。当温度从T1上升到T3期间,该蔬菜积累有机物的量为S1-S3
小科将数棵新鲜菠菜装入黑塑料袋密封,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按图所示,松开塑料袋口,插入一根导管,让塑料袋中的空气通入澄清石灰水。该实验( )

A、 证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B、 能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
C、 新鲜菠菜用开水烫5分钟后实验现象更明显
D、 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目的是消耗原有的有机物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
A、 液泡
B、 细胞核
C、 叶绿体
D、 细胞膜
植物根生长、分化、吸收养料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如图所示为根尖的平面和立体结构图。关于根尖各部分结构与功能认识正确的是(   )

A、 甲是伸长区,细胞突起,增加了吸收水、无机盐面积
B、 乙是分生区,细胞能较快分裂生长,使根不断长长
C、 丙是根毛区,细胞核较大,能产生大量新细胞
D、 丁是根冠区,细胞壁薄,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生长
小金为探究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使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瓶中液体取量可以不相等
B、 甲、乙瓶瓶塞是否塞紧对实验没有影响
C、 实验探究的光合作用需要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D、 实验结束时乙中叶片滴加碘液会变蓝
为迎接亚运会,近期杭州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力度,许多道路边的绿化带新移栽了一些树木。有关移栽植物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留所有叶片移栽,可充分利用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 用土填实根部,不留空隙,可使根充分接触土壤而快速生长
C、 移栽时要保持一定距离,以免树木相互争夺阳光、水、养分
D、 给移栽后的树木输入水和养分,针头应插入茎的髓部
小徐发现花园内刚施过化肥的植物发生了萎蔫,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产生原因,他取了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在其顶部各挖一个大小相同的洞,分别装上等量的浓盐水和清水,如图。过段时间后,观察现象。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 甲中萝卜变硬
B、 乙中萝卜洞中的水变多
C、 甲中萝卜吸水,因为萝卜细胞液浓度小于浓盐水
D、 若只有甲中萝卜变软,说明施加过量化肥会引起植物细胞失水萎蔫
海水稻是可供产业化推广的、盐度不低于1%盐度海水灌溉条件下、能正常生长且产量能达到200-300公斤/亩的水稻品种。下列有关海水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海水稻是水生植物,体内无导管和筛管
B、 海水稻的面世,可以应对我国土壤盐碱化的问题
C、 根系是一株植物全部根的总称,海水稻的根系属于直根系
D、 海水稻根毛细胞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总是小于土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生物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做法不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 做法:正其行,通其风;      主要原理:能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B、 做法:及时排涝;            主要原理:减少根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
C、 做法:带土移栽花草;        主要原理:保护根毛和幼根,提高成活率
D、 做法:及时晾晒收获的小麦;  主要原理:抑制呼吸作用,延长贮藏时间
如图是“探究绿叶在光照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部分步骤,对各步骤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步骤①是为了消耗掉叶片原有的淀粉
B、 步骤②的处理是设置对照实验
C、 步骤③为了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D、 步骤④叶片不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
荷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植株的构造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荷花的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晚上进行
B、 正在开花结果的荷花植株,根吸收来的水分主要用于莲蓬的生长
C、 叶柄和茎中有发达的孔道,能将空气送到根部
D、 藕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它是通过根从淤泥中吸收来的
下列有关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 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分裂增多是根不断伸长的唯一原因
B、 竹子的茎秆不能逐年加粗,是因为茎中没有形成层
C、 叶脉与茎中的筛管上下相通,用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D、 根尖根毛区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外突形成根毛,有利于吸收有机物
如图为自然界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示中“大气”的成分只是指氧气
B、 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
C、 图中的碳元素的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微生物到动物、微生物到植物
D、 过程①②的意义在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下列关于植物的生长与土壤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最有利于多数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壤土类土壤
B、 人们根据植物生长要求配制不同类型的土壤
C、 植物生长需要土壤提供水分、空气和无机盐
D、 玉米喜温暖、干燥环境,应选择黏土类土壤
如图是“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图解,对于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分从土壤进入①处根毛细胞内的大液泡
B、 A细胞细胞液浓度大于B细胞细胞液浓度
C、 水通过②中的导管向上运输到植物的顶端
D、 植物体内的大部分水通过图中③气孔散失

填空题

解答题

实验探究题

某科学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来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根据茎的结构,小科和他的两个同学提出了以下假设:

小科: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进行的。

小红: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的。

小明: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进行的。

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量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再分别按下列3种方法处理。A组枝条不做处理; B组枝条剥去下半部分树皮;C组枝条除去下半部分的木质部和髓,只留下树皮。

步骤二:处理好后,将全部枝条同时插入一个盛有经稀释过的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3个夹子将各组枝条进行固定,如图(其中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部分浸入红墨水中,C枝条只将剥去”下半部分木质部和髓的树皮浸入红墨水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

⑴根据实验步骤完成小明的猜想。

⑵小科将植株放在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是为了

⑶用刀切开枝条中上部,发现AB两组枝条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均被染色,C组树皮未被染色,这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运输,然后对比A、C两组还可以说明 ;

⑷若将A组枝条进行纵切,发现红色 (选填“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或“自内而外”)逐渐变浓,这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

相关试卷推荐

  1. 浙江省杭州市保椒塔申花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三月质量调研 七年级科学试题卷(1.1-2.2)
  2. 浙江省浙派联盟2025年九年级3月科学独立作业
  3. 浙江省初中学校“TZ-8”共同体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4.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五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联谊考试科学试卷
  5. 浙江省金华义乌稠州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作业检查(科学)试题卷
  6. 浙江省温州新希望学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适应性检测科学学科试题
  7.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中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份素养调研九年级科学试题卷
  8.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第五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作业检测七年级科学试卷
  9.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塘下镇鲍田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学科寒假作业水平监测
  10. 浙江省创新教育初中协作体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创新素养科学试题
  11.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台州学院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二学期科学第一次统练试卷
  12.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试卷
  13. 浙江省罗阳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返校检测试卷
  14. 浙江省金华市第五中学2024学年九年级第二学期科学期初作业检查试卷
  15.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宾王中学2024学年九年级第二学期科学开学收心作业
  16.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