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3-29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标志着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事件是(  )
A、 禹建立夏朝
B、 涿鹿之战大败蚩尤
C、 汤战胜桀
D、 盘庚迁都到殷
西周时期,周王对墓我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鼎”。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 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 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小平衡.
《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日巡守,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
A、 西周初年周天子是天下共主
B、 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C、 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 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左传》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关于西周的“封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目的是巩固西周的统治
B、 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让他们去做诸侯
C、 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
D、 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
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
A、 战争频繁
B、 诸侯争霸
C、 百家争鸣
D、 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以下历史地图能反映出( )

A、 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 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D、 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并没有被废止,这说明(    )
A、 商鞅变法符合统治者和人民的利益
B、 一切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C、 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终会推行下去
D、 统治者的支持是成功的关键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商鞅的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呒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这段叙述表明( )
A、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的背景
B、 商鞅变法的思想主张
C、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D、 变法后秦国社会治理的效果
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最重要的影响在于(  )

A、 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B、 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C、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 通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这一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
A、 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 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
C、 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
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
A、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B、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
C、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D、 兵无常势,水无常行
“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   )
A、 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B、 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C、 钳制思想,摧残文化
D、 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下列关于秦长城起止点的叙述,正确是(    )
A、 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B、 西起咸阳,东到鸭绿江
C、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D、 西起长安,东到山海关

非选择题(本大题含3小题,第31题12分,32题16分,33题12分,共4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