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生物期中联考试卷

日期: 2025-04-19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将硫、氮化合物从燃料中去除,并限制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的排放量主要目的是(  )
A、 保护臭氧层
B、 治理水体污染
C、 防治温室效应
D、 防治酸雨
下列疾病中,不属于遗传病的是(  )
A、 乙型脑炎
B、 家族性心肌病
C、 精神分裂症
D、 葛莱弗德氏综合征
如图装置所示,将淀粉溶液装于对淀粉不通透的透析袋(非细胞成分透析膜制成)中,并放于烧杯中,烧杯外滴加碘-碘化钾溶液,下列关于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及分析正确的是(  )

A、 几分钟后,透析袋变成蓝紫色,而烧杯液体不变色,是因为碘通过主动转运进入透析袋
B、 12小时后,透析袋呈蓝紫色,而烧杯变澄清,是因为碘进入透析袋并与淀粉结合
C、 12小时后,透析袋呈蓝紫色,而烧杯变澄清,是因为透析膜主动转运碘入透析袋
D、 该实验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的结构特点
下列关于利用光电比色法测定物质含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若盛放亚硝酸盐标准溶液的比色杯的光程2倍于样品溶液,则亚硝酸盐实际浓度等于测量值2倍
B、 分光光度计测量物质选择的光波波长,应是被比色杯中液体有较大吸收的光波波长
C、 待测样品要经过蒸馏水清洗,并进行脱色处理,以减少杂质干扰光吸收值
D、 若测量亚酸盐钠样品在550nm处测定光密度值偏小,可以增大光程,改变光波长
下列对人体细胞分裂、分化、癌变、衰老和凋亡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人体内的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使细胞数目增多的
B、 细胞分化的过程中,细胞内DNA的数量都是不变的
C、 细胞癌变的过程,膜表面的粘连蛋白含量下降导致其无限增殖
D、 细胞凋亡不总是伴随着细胞衰老而发生的,也可发生在胚胎细胞中
如图为划线分离法接种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观察或比较各种细菌菌落形态的最佳区域是①
B、 图中所示的4次划线后,都应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上灼烧
C、 图中所示的4次划线前,都应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上灼烧
D、 图中④区域最可能出现单菌落,①区域不可能出现单菌落
下列关于人体内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睾酮都能作用于全身组织细胞,其化学本质相同
B、 长期缺碘导致的甲状腺肿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保持低水平
C、 胰岛素是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但不是唯一能影响糖代谢的激素
D、 分散在胃肠的内分泌细胞其分泌的激素直接在消化道发挥作用
下列关于进化的相关理论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种群只要不发生突变、没有迁移、保持随机交配并没有发生选择,基因型频率就不会改变
B、 出现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C、 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D、 同地物种的形成可能在一次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
下图为正常红细胞与镰刀型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在不同层次上对比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会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B、 镰刀型红细胞是基因突变引起的,无法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
C、 由图c中可以推断,血红蛋白含有4个游离氨基和4个游离羧基
D、 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别两种血红蛋白的含量区别
下列关于核苷酸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尖分生区细胞中核苷酸分子之间的配对方式有8种
B、 ATP是一种特殊的核苷酸,参与细胞中的转录过程
C、 核糖体中可同时存在8种核苷酸的情况
D、 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中可同时存在8种核苷酸
下列关于胚胎工程中涉及到的技术方法及其应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培养和胚胎移植是胚胎工程各项技术的必须环节
B、 胚胎分割可得到多个遗传物质相同胚胎,可用于研究遗传-环境的相互作用
C、 体外受精得到的胚胎须发育到囊胚阶段才能移植到输卵管
D、 在含有经辐射处理的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体系中,易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
在水溶液环境中磷脂分子可自发形成如图甲、乙所示的不同结构,均可称为脂质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个相同的乙脂质体间能够发生特异性识别
B、 脂质体的物质构成与细胞膜相同
C、 随内容物的增多,脂质体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体积变大
D、 用如图乙所示的脂质体贮存脂肪颗粒
有关下图所示植物幼苗根部的向地生长及茎的背地生长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影响根向地生长及茎背地生长的主要激素是细胞分裂素
B、 甲侧的此激素浓度会促进根部的向地生长
C、 丙、丁两侧的激素浓度与根的生长方向的关系可体现该激素作用的两重性
D、 影响该过程的激素都是由根部合成,并运至其他部位
下图为光学显微镜下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需要对细胞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中图像
B、 细胞由③到④所在的时期,染色体数目不变
C、 该实验中同一视野中两次观察到②的时间即为细胞周期的长度
D、 ⑤是由前期时核膜解体成的小泡组成的,并聚集成细胞板
下图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代表DNA聚合酶,其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到右

B、 ②表示的是核糖体,其移动的方向是从图中的下方向上方移动
C、 ③表示的是mRNA,此时图中存在T-A、A-U、G-C、C-G的碱基配对方式
D、 该图表示原核细胞中④控制⑤的合成过程,核糖体可与DNA直接接触
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抗原—MHC复合体移动到细胞的表面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B、 每一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匹配
C、 抗体通过降解抗原的方式,致使病毒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寄主细胞的能力
D、 注射抗蛇毒血清而获得针对蛇毒免疫力,属于被动免疫
下图为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的序列及切割位置(箭头所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DNA上的碱基随机排列,理论上每4096个碱基对会有一个BamH I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切割位点
B、 若DNA上的碱基随机排列,Not I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位点出现频率较其他三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低
C、 作为基因工程的通用载体,质粒上通常会有多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
D、 BamH I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的DNA无法连接到用Bgl II切割的载体DNA中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呈“S”形曲线增长的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种群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率均可能发生变化
B、 动物种群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1:1,则出生率越高
C、 人类种群只要保持替补出生率,其种群密度就可保持稳定
D、 K值是种群在特定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是种群在特定环境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下列关于DNA研究过程的一系列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32P和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还需进行密度梯度离心
B、 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与R型活菌混合培养于液体培养基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产生
C、 DNA引起细菌的转化效率与DNA分子的纯度有关
D、 15N标记的DNA在14N培养液中复制2次,离心管中会有上、中两条放射性条带
如图为7月份某水库表层的净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与水深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产量的变化特点可能与群落的垂直分布有关
B、 净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与水深呈负相关关系
C、 在相同净初级生产量情况下,水库的次级生产量小于陆地生态系统
D、 人类适度干扰可能提高其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
果蝇的红眼基因(+)对白眼基因(w)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Xw , 亲本雄蝇基因型为BbXwY
B、 F1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wXw
C、 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 亲本产生的含Xw的配子占1/2
下图为某基因型为AaXBY的动物精巢切片细胞分裂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所示的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目均为1:2

B、 细胞甲为次级精母细胞,此时细胞中有3条染色体,6个DNA分子
C、 细胞乙一次分裂异常同时产生的精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aXBY、aXBY
D、 细胞丙分裂会产生两种基因型的4个子细胞
传入神经元可以调节邻近的感觉神经通路,如图所示,其调节机制是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和次级突触后神经元(次级突触后细胞)之间形成突触联系来实现,其中神经元的直径与其功能水平正相关。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传入神经元相比,次级突触后神经元更容易产生兴奋
B、 B途径的次级突触后神经元和传入神经元之间的动作电位频率相比较变化最大
C、 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与传入神经元通过释放的化学递质竞争同种受体达到抑制作用
D、 图中所示的机制可能有助于感觉更精准

综合题

实验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