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四川省2022届高考历史押题试题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10-03
高考模拟
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族”一辞当今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聚和象征。芮逸夫先生指出,一个民族的构成,体质的、语言的及文化的吸引混合,虽是重要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因素乃是“愿意合在一起”。费孝通先生认为导致民族融合的具体条件,主要是处于社会和经济的需要。“如果要找一个凝聚力的来源,我认为农业经济是一个主要因素。”

材料二:清朝前期真正开启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消除了千百年来自“三北”(东北、北部与西北)的“边患”,变成和平的边疆;把一个横行大草原的强悍的蒙古族变为能与其他各族共处的和谐民族,把一个远离中华传统文化的藏民族拉近了距离,密切了与汉满民族的关系。清代继承和发展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以新的民族“大一统’’观念为指导,较成功地解决了二千多年来困扰历代王朝的边疆“内患”问题,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至清代最后完成,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发展的一个大结局。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提出“以中国人治中国。中国者中国(汉族)人之中国”。孙中山强调“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认为中国亡于鞑虏已二百多年”现在的国“已经不是我汉人的国了”,因此要“将满洲鞑虏从我们的国土上驱逐出去,发誓要建立一个真正汉民族的国家”。1923年后,他在宣言文章或演说中多次使用“中国各民族”、“国内之弱小民族”、“中国以内各民族”、“诸民族”等表示中国境内存在着多民族的词汇。并有“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能自决自治”,“以本国现有民族构成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国家”“团结国内各民族,完成一大中华民族”等提法。

——据《孙中山传》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瞿秋白,1899年生于江苏省常州,少年好学,才华横溢。1917年考入北京俄文专修馆学习,1920年以《晨报》特约记者身份赴苏采访,先后撰写多篇通讯,对苏俄的情况以及党的建设等做了系统阐述,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书,书名定为《饿乡纪程》真实地报道了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的苏俄现实。回国后担任《新青年》等刊物主编,发表大量政论文章,论证中国革命问题,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做出开创性贡献;后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在党的四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妥领导人之一。1927年8月,在大革命失败的历史关头,主持召开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为挽救党和革命做出重要贡献。1931年遭受王明“左”倾错误路线迫害,被解除中央领导职务,之后他到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和鲁迅并肩战斗,一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留下了五百余万字的著迷。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留在即将沦陷的瑞金坚持游击战争,任中共中央局宣传部长。1935年在福建省长汀县被捕,面对国民党员宋希濂反反复复地以师生情谊的劝降,他断然拒绝,死意坚决。1935年6月18日9时,瞿秋白唱着《国际歌》,从容就义,年仅三十六岁。

——据《瞿秋白传》等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