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化学试卷库

山东省德州市武城县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

日期: 2025-04-01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下列历史典故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杵成针
B、 火烧赤壁
C、 滴水成冰
D、 愚公移山
下列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出现的诗词能用分子不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
A、 春:春江水暖鸭先知
B、 夏:过雨荷花满院香
C、 秋:月落乌啼霜满天
D、 冬:北风吹雁雪纷飞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色火焰
B、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D、 铁片在稀盐酸中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2021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研发新工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B、 生态园林建设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
C、 加大化石燃料的开采使用,有利于“碳中和”
D、 利用太阳能发电
20 ℃时,把36 g氯化钠放入64 g水中,使其充分溶解(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对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B、 溶液中Na+和Cl-个数一定相等
C、 溶液质量为100 g
D、 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9∶25
下列措施中,一定能把饱和溶液转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是(   )
A、 降低温度
B、 增加溶剂
C、 增加溶质
D、 充分搅拌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关事实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含碳量不同
B、 硫和磷的元素种类不同:质子数不同
C、 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氧原子个数不同
D、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人们常在可燃物建筑材料中添加阻燃剂以防止火灾。是一种常见的阻燃剂,在380℃时分解成水蒸气和耐高温的MgO,并吸收大量的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 分解吸热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C、 分解的产物能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D、 分解的产物均为氧化物
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
C、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填空题

综合题

计算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