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3-30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在外来军事的挑战下开始向近现代社会艰难转型。”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A、 外来侵略使中华民族空前团结
B、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 鸦片战争促使清政府统治瓦解
D、 鸦片战争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构建“学科思维导图”,有助于形成“关联化的知识”、“理解性的记忆”、“结构化思考”、“可视化思维”的历史学习能力。如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时绘制的思维导图。由此思维导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 太平天国运动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
C、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D、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性质
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在下列探究黄海大战的史料中,第一手史料是(    )
A、 小说《黄海大战》
B、 电影《甲午中日战争》
C、 日本人拍摄的黄海战役时的照片
D、 民间留传下来的对黄海大战的描述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材料体现了变法(    )
A、 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
B、 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C、 虽最终失败但挽救了中华民族危机
D、 在思想文化上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
近年来,民意信息逐步进入政府决策咨询程序,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民主进程。下列事件不利于民主进程的是(    )
A、 三民主义的提出
B、 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统治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下图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刊物。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    )

《劳动界》              《劳动音》                  《劳动者》

A、 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
B、 成为队伍庞大的革命政党
C、 确定最低纲领是建设共产主义
D、 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党组织
下图是《中国湖南、湖北农会组织情况》。农会人数变化是因为(    )

A、 两湖地区遭受西方列强侵略最严重
B、 大革命期间国共两党进行社会动员
C、 湘赣边秋收起义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D、 国民党政府连续“围剿”农村革命根据地
下列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

A、 国民革命运动
B、 工农武装割据
C、 开辟敌后战场
D、 解放战争胜利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鏖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其“舵手一易齐桨橹”是指(    )
A、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
B、 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C、 遵义会议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D、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宁
如图反映的是某历史书籍的内容,其中缺少的部分应是(    )

A、 中共三大召开
B、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 红军长征的胜利结束
D、 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如图中数字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期间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下列选项中,数字对应事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
B、 ②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C、 ③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
D、 ④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如果下列图片可以归纳出一个学习主题,你应该把它确定为(    )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B、 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
C、 国共关系的变化
D、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历史观点(    )
A、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B、 1913年,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C、 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31小题13分,32小题13分,33小题14分,共40分)

中国近代历史,中国人民面对列强的侵略,不断的展开抗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撕裂的国土】

材料一:如图一、二所示

【哭泣的城市】

材料二:1858年11月18日,恩格斯在纽约每日论坛报发表的《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文称:“由于开放五个通商口岸,使广州的一部分贸易转移到了上海。其他的口岸差不多都没有什么贸易,而汕头这个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又不属于那五个开放的口岸”(《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38页)……19世纪中期的汕头地域面积虽然只有2平方公里,但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然条件非常优越。随着樟林港的衰落,汕头港逐渐取代了樟林港的地位,成为潮汕地区中心港口。……另一名谈判代表依尔近公爵也说:“可能这次签订条约将汕头辟为商埠”。由此可见,列强各国早就想把汕头变成为其非法牟利的“合法”贸易商埠。

——《“汕头商业意义的口岸”由来浅说》汕头日报5月13日

【团结中抗争】

材料三: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共同目标下,工人、农民、青年学生以及商人、妇女等各个阶层的广大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当时的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北伐战争的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以到处如入无人之境”。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四:日本发动对华全面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力量,特别是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关头时那种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结果……他们……深深地陷入中国全民族抗战的泥潭中无法自拔。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便前赴后继、奋勇前行,带领中国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革命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阶级基础】

材料一:中国无产阶级最早产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外国在华企业中,随后又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清朝官办的企业和70年代兴起的民族资本企业中……到1914年,增加到100万人以上。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已达200万人以上。

——《中国共产党历史》

【思想基础】

材料二: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运动是互为因果的。新文化运动使青年们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对国家危亡境遇的警觉,更使青年们认真考虑……以什么思想来救中国。……经过五四运动,介绍、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水到渠成】

材料三: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

——《百年中国》

【走向胜利】

材料四:中国向何处去?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实现“中国梦”的核心领导力量。这样的领导地位,不是自然而然实现的,而是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选择中逐步确立的。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几百个政党中脱颖而出,就在于她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武器。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都能够科学地指明正确方向,并紧紧与最广大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拥有了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依靠力量。

——《光明日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