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闳出生于广东香山的贫困农家,幼时就读于澳门的一所教会学校,学习英语和近代自然科学课程又兼习《四书》《五经》。后来容闳在校长的资助下进入美国马萨诸塞州一所学校就读,阅读了大量西方著作,尤爱读《爱丁堡评论》(苏格兰启蒙派的重要阵地)。1854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耶鲁大学,决心用自己的新知识改造旧中国。
容闳回国后,把改造中国的希望寄托在太平天国身上。1860年他拜会洪仁玕时提出创办新式学校,创立现代银行、金融制度等建国之策。但经过一番考察,容闳对太平天国相当不满和失望。1863年,容闳受曾国藩“三请”,帮助建立制造来复枪的工厂。容闳认为,中国最需要的不是制造枪炮的工厂,而是制造“机器母厂”。曾国藩采取这一建议并付诸实施。1854年至1872年,历经18年的不懈努力,容闳最终促成首批30名官派幼童留学生赴美。留美幼童受到西方文明影响后发生巨大变化,被顽固派诬告为“毫无管束,遂致抛荒本业,纷纷入教”。1881年,首批留学生被强令回国。人数不多的留美幼童在中国近代困难重重的转型中起了非同小可的作用。
1898年,容闳参加了保国会成立大会。后来,容闳认识到难以在体制内改革清政府,于是走向了暴力革命,积极筹款支持革命派。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给他写亲笔信,邀请他担任要职。
阅读材料,提取信息,结合所学,阐释容闳的个人经历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要求:信息提取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