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吉林省长春市净月高新区2022年九年级历史一模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1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曾感叹自己虽然高贵,但却非进士出身,这是人生最大的遗憾;唐宣宗也羡 慕进士,曾在宫中题“乡贡进士李道龙”。这说明( )
A、 殿试制度成为定制
B、 科举制是唐朝唯一的选官制度
C、 进士身份受到尊崇
D、 下层民众成为进士主要来源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主题应该是(   )
A、 专制统治的加强
B、 特务统治的强化
C、 经济控制的加强
D、 思想控制的加强
时空观念是了解和理解历史的基础。以下示意图中①处可填的内容是(  )  

A、 设置台湾府
B、 签订《尼布楚条约》
C、 平定噶尔丹叛乱
D、 实行金瓶掣签制
史料的价值在于客观真实。我们在研究“平津战役”时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平津战役的遗迹和当时的照片
B、 参加平津战役老兵写的回忆录
C、 历史论著中对平津战役的描述
D、 电影作品《平津战役》
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两个“天安门”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 五四运动戊戌变法
B、 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
C、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D、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虽历经沧桑而能薪火相传、一脉相承、从来没有中断的文明是(   )
A、                  
B、               
C、                   
D、
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这里 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 )
A、 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B、 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
C、 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D、 奠定了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碁础
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000次。后来,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
A、 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方差距
B、 全球化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的理性认识
C、 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D、 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

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文帝令地方官吏务必促使人民回归农业生产,各郡国要劝民进行农桑生产,对劝农成绩 差者给以处罚;借贷种子、口粮给贫民,对其中确有困难而不能按期偿还的贫民,都赦免还贷、遇到 了自然灾害则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

——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二:在苏联,发展生产的首要目的一直不是放在满足广大人民的物质与文化需要上。勃列日涅夫

18 年的改革,以牺牲人民消费品生产为代价,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苏联市场供应紧张。勃列日涅夫 也曾谈到,许多地方“向居民供应食品的困难依然存在”。这种畸形的经济、抑制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苏联经济出现停滞、衰退是不可避免的。

——据陆南泉《苏联走近衰亡的勃列日涅夫时期》整编

材料三: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调整示意图

材料四:邓小平在 1987 年指出:“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 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 给农民自主权。”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五:1979 年,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中国开始了“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随 后在其他省份推广开来。……20 世纪 80 年代初,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甘蔗、肉类等与人民生活密 切相关的产品产量高速增长,中国农业生产的增长率年均高于 9%。农村地区的人均收入也能翻上一番。

——据[美]R.麦克法夸尔 费正清《剑桥中国史》整编

材料六:正如学者们所说,中国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有着自 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农民)以不易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

1978 年开始,农业发展实现了“变”与“不变”……中国农业水平的不断发展,农业农村形势持续稳 中向好,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超过 66%,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57.5%,灌溉面 积达 10.08 亿亩,一半以上的农田旱涝保收,新型职业农民超过 1400 万人,各类新型主体达 330 万家, 农药使用量连续负增长,从传统到现代,农业生产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