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浙江省杭嘉湖金四县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份调研测试生物学试卷

日期: 2025-03-29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部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4个经典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孟德尔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总结出自由组合定律
B、 摩尔根的果蝇眼色遗传实验首次将特定基因定位于特定染色体上
C、 肺炎链球菌离体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
D、 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获得了DNA是T2噬菌体主要遗传物质的证据
人类为了更好地利用环境资源,下列人类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是(   )
A、 迁地保护、就地保护,以保护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B、 围湖造田、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提高粮食的产量
C、 垃圾分类、秸秆焚烧,以提高垃圾和秸秆的处理效率
D、 清理淤泥、硬化河道,以拓展水生生物的生存空间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循环往复说明所有的生态系统在物质上都是自给自足的
B、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C、 只有生物能对信息作出反应,因此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
D、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棉花主要害虫)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为了提高转基因抗虫棉的持久性,在转基因抗虫棉田周围种植一定面积的非转基因棉,或将转基因抗虫棉与玉米、豌豆等其他棉铃虫寄主作物混作,均可为棉铃虫提供天然的庇护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 转基因抗虫棉田周围种植非转基因棉,不能降低棉铃虫抗性基因的突变率
B、 我国长江流域棉区全部棉铃虫的抗性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
C、 混作可提高转基因棉的抗虫持久性,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价值
D、 为棉铃虫提供庇护所,可使棉铃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上升速率变缓
下列关于生物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录时不会形成RNA-DNA配对区域
B、 RNA聚合酶结合起始密码子启动转录过程
C、 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的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
D、 所有生物所需的蛋白质都是由DNA上的基因编码的
“唤醒沉睡的种子,调控幼苗的生长。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靠的是雨露阳光,离不开信息分子。”这段文字描述了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如黄瓜)的生命活动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唤醒沉睡的种子”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的相对含量发生了较明显的改变
B、 “繁花缀满枝”过程中,调节多种激素的相对含量可能影响黄瓜雌花和雄花比例
C、 “瓜熟蒂落”过程中,黄瓜体内乙烯相对含量明显增加,脱落酸的含量则明显减少
D、 “靠的是雨露阳光”过程中,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也会影响黄瓜的生长发育
某科研小组拟采用“取材→消毒→接种→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的流程繁殖某种名贵花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外植体经灭菌后,需要用无菌水多次冲洗
B、 愈伤组织是一团无组织结构、松散的薄壁细胞团
C、 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时,有利于生根
D、 用该流程获得的再生花卉幼苗不会出现变异
某研究小组利用百合科植物(2n=16)的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临时装片的制作和观察活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下图所示的①~⑤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像⑤中的染色体缩短到最小程度,图中含有16条染色单体
B、 图像②所示的时期,细胞中先出现染色体,再出现由微管蛋白形成的纺锤体
C、 上图所示的时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①→②→③→④→⑤
D、 装片制作时需要从一侧滴入龙胆紫染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引流,以便对根尖充分染色
普通人在进入空气稀薄的青藏高原时,会出现头痛、乏力和心跳加速等高原反应症状,这与人体细胞呼吸类型发生改变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出现高原反应症状后,人体细胞呼吸供能以厌氧呼吸为主
B、 同一个体中细胞呼吸的CO2/O2比值,在进入青藏高原前后无明显变化
C、 等量的葡萄糖在细胞呼吸中被分解成丙酮酸时,需氧呼吸产生的[H]多于厌氧呼吸
D、 细胞呼吸为合成代谢提供能量,为分解代谢提供碳骨架,是细胞代谢的核心
如图是人体肝脏组织局部切片示意图,其中②和⑤表示组成某种管道的横切面细胞,④表示肝脏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在正常情况下不含胰岛素
B、 ②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C、 ③处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在寒冷时升高
D、 ④中的葡萄糖浓度始终低于①、③和⑤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细胞后,不会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
A、 感染阶段,游离的HIV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
B、 感染阶段,成熟的B淋巴细胞与游离的HIV结合后被致敏
C、 增殖分化阶段,致敏的B淋巴细胞产生形态结构相似的细胞群
D、 效应阶段,特异性抗体会与HIV结合,并将HIV分解
人体皮肤表面存在着多种微生物,某同学为观察自然状态下手掌上附着的微生物,将自己的手掌在配制好的LB固体培养基上轻轻按压,然后将平板倒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h,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对配制的培养基需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 对手掌需要充分清洗并用75%酒精擦拭消毒
C、 可通过观察菌落的形态和颜色初步判断微生物的类型
D、 手掌上的某些微生物未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菌落
刺激某生物离体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及恢复的过程中,由于钠、钾离子的流动而产生的跨膜电流如图甲所示(内向电流是指阳离子由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外向电流则相反)。图乙表示受刺激后的神经纤维膜电位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图甲中的a~b段与图乙中的①~②段时间吻合
B、 图甲中的e点跨膜电位为零,对应于图乙中③点
C、 图乙中的②~④段均处于图甲中的外向电流阶段
D、 增大膜外K+离子浓度,图甲c点对应的动作电位峰值不变
线粒体是半自主的细胞器,有相对独立的复制过程,研究发现内质网与线粒体的分裂有关,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除多种蛋白质外,图中其它各种结构都是生物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B、 马达蛋白将线粒体沿细胞骨架牵引到内质网上,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C、 内质网膜形成细管状结构缠绕线粒体,使线粒体局部收缩,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D、 游离的M蛋白与D蛋白在收缩部位形成蛋白复合物,有助于使线粒体分裂断开
某同学选用新鲜成熟的葡萄制作果醋,其大致流程为:先在果肉匀浆中接种酵母菌,在适宜条件下发酵8天后,选取酒味较重的发酵瓶,再接种活化的醋酸杆菌,适宜条件下发酵5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均以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B、 酵母菌和醋酸杆菌发酵过程中均需通入无菌空气
C、 选取酒味较重的发酵瓶是为了醋酸发酵时底物浓度更高
D、 用重铬酸钾测定醋酸含量日变化时,溶液灰绿色逐渐加深
调查某生态系统中某种水鸟种群数量时,发现第16~20年有大量该种水鸟迁入,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得到如图所示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前4年内该水鸟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等
B、 第8~16年该种群数量增长方式称为“J”形增长
C、 第16~20年内该水鸟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D、 调查期间水鸟数量波动是由自然增长率变化引起的
某弃耕农田中的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见下表。下列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种类   年份

1

4

15

25

40

乔木

0

0

0

14

23

灌木

0

3

4

12

19

草本植物

28

27

26

30

34

总计

28

30

30

56

76

A、 植物的生态位分化,群落对光能的利用率总体不变
B、 40年间,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发生了变化
C、 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物种丰富度呈现“S”形增长
D、 与荒漠群落相比,40年间该地总降雨量较为充沛
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成功实现了对非人灵长类动物进行克隆,获得两只克隆猴——“中中”和“华华”。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中中”和“华华”的培育涉及核移植和胚胎体外培养
B、 ①过程需借助精密的显微操作仪和高效率的细胞融合法
C、 ③过程应包含了动物胚胎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多个过程
D、 与鼠相比,克隆猴更适合作为人类疾病治疗药物实验的模型动物
在淀粉-琼脂块上的5个圆点位置(如下图)分别用蘸有不同液体(如下表)的棉签涂抹,然后将其放入37℃恒温箱中保温一段时间。2h后取出淀粉-琼脂块,加入碘液处理1min,然后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圆点的颜色变化。五种处理的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位置

处理圆点的液体

清水

煮沸新鲜唾液

与盐酸混合的新鲜唾液

新鲜唾液

2%的蔗糖酶溶液

碘液处理后的颜色反应

蓝黑色

蓝黑色

蓝黑色

红棕色

?

A、 对比圆点①和圆点④的结果,说明唾液淀粉酶能降低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B、 圆点②和圆点③的颜色反应结果相同,但是唾液淀粉酶未起效的原因不相同
C、 若实验中发现圆点⑤中呈红棕色,说明了蔗糖酶也能降解淀粉
D、 该实验能说明唾液淀粉酶具有专一性,且其催化作用受温度、pH的影响
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的1个初级精母细胞如图所示,其中甲~丁表示染色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该细胞中染色体甲上的a基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B、 该细胞产生的精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数均为该细胞的一半
C、 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均会发生A和a的分离
D、 若不再发生其它突变,该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可能同时含有B和b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