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历史试卷库

河北省邯郸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历史5月模拟测试(二模)试题

作者UID:7026178
日期: 2024-06-29
高考模拟
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非选择题(共4小题,55分。其中第16题12分;17题13分;18题18分;19—21题任选一题作答,12分)
家具代表了一种文化形态,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传统和不同价值观念影响了家具设计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式家具的狭义概念指明至清前期材美工良、造型优美的家具,尤其从明代嘉靖、万历到清代康熙、雍正这二百年间,不论从数量还是从艺术价值来看,称之为传统家具的黄金时期是当之无愧的。明代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交易日益盛行,银两的价值也愈高。加上过去实行的“轮班”和“住坐”制,工匠以逃亡来反抗,迫使封建主不得不放弃限制人身自由的榨取方式,逐步准许工匠以银代役。……周起元《东西洋考》序说:“我穆庙(指隆庆帝朱载垕)时除贩夷之律”……明清硬木家具,有很大一部分是用进口木材造成的。……万历时戈汕著的《蝶几谱》,详述可用特制的十三具三角形几,错综变化,摆出一百多个样式来……好事文人已经把家具的使用发展成为一种家具游戏了。

——摘编自王世襄《明式家具研究》

材料二:民国家具是就风格而言的一类家具,特指开始于清代晚期,兴盛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一直流行到五十年代初,以清代家具为工艺基础,在造型和装饰上吸收西洋(少量东洋)风格的一类家具。

——孙光瑞,张学彬《民国家具风格特征研究》

图1 民国书柜    图2 民国建筑(天津梁启超故居)    图3 红木广座椅

图4 红木酒柜(海派)    图5 花梨樟顶箱柜    图6 陈列柜    图7 棋牌桌

图8 沙发    图9 民国卧室家具    图10 穿衣镜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宋仁宗继位之初“赋役未均,田制不立,因诏限田”,但“终以限田不便,未几即废”。欧阳修试图在河北、河东、陕西等“民有遗力,地有遗力”之地实行“营田”:“官贷其种,岁田之入与中分之,如民之法募吏之习田者为田官,优其课最而诱之”,并实行官方代为买牛和“免其役”的优惠政策。后又招募流散农民和组织闲置劳动力——乡兵,开发京西荒地,改变“尽禁沿边之地,不许人耕”的消极的边防政策……

朝廷采纳欧阳修建议,实行“千步方田法,括定民田,首括一县得田二万六干九百三干余顷,均其赋于民”……针对农业人口流失问题,欧阳修提出“乡兵本农也,籍而为兵,遂弃其业。今幸去农未久,尚可复驱还之田亩,使不得群游而饮博,以为父兄之患。倘若能使乡兵皆耕,而久废之田利又数倍,则岁谷不可胜数。”

此外,欧阳修还提出“休其本以胜之”的辟佛主张,主张在农民“不耕休力之时,而教之以礼”……针对“民户贱卖其田,或逃而去”,欧阳修反对“量国用而取之民,未尝量民力而制国用”,主张遵循传统的“量入以为出”的古训,上爱其下,下给其上,使不相困。随着政治形势的发展,欧阳修被排斥出朝廷,改革被废止。

——摘编自铁爱花《试论欧阳修的农业改革思想与实践》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