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考三模生物试卷

日期: 2025-04-01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烟草叶肉组织发育初期,胞间连丝呈管状结构,能允许相对分子质量达5万的蛋白质通过,而发育成熟后,胞间连丝呈分支状,只能允许相对分子质量小于400的物质通过。烟草花叶病毒依靠自身的p30运动蛋白,调节烟草细胞间胞间连丝的孔径,进而侵染相邻细胞并从一个细胞进入到另一个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能起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作用
B、 烟草花叶病毒无细胞结构,其核酸中含磷酸脱氧核糖和四种含氮碱基
C、 烟草花叶病毒p30运动蛋白突变体可能会失去侵染烟草植株的能力
D、 烟草叶肉组织在发育过程中,能通过改变胞间连丝的结构来调节运输物质的速率
溶酶体起源于高尔基体,其内pH大约为5,含多种酸性水解酶。溶酶体膜上嵌有大量的质子泵(一种运输质子的载体蛋白)和其他载体白,膜蛋白高度糖基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溶酶体内核酸酶的合成开始于游离核糖体,其泄露进入细胞质基质可能会失活
B、 溶酶体上的质子泵可通过协助扩散运输质子进入溶酶体,使溶酶体内呈酸性
C、 溶酶体膜上较多的载体蛋白有助于将水解的产物运往细胞质基质
D、 溶酶体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能起到了避免被蛋白酶水解的作用
亲核蛋白是指在细胞质内合成后,需要或能够进入细胞核内发挥功能的一类蛋白质。亲核蛋白由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过程如下图所示,其中核输入受体a亚基、核输入受体β亚基、胞质纤维、Ran均为相关蛋白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解旋酶、ATP合成酶等亲核蛋白均以该方式进入细胞核
B、 亲核蛋白依次识别并结合核输入受体α亚基、核输入受体β亚基后再由胞质纤维运入细胞核
C、 Ran与核输入受体α亚基的结合与分离过程需要GTP提供能量
D、 核输入受体α亚基、核输入受体β亚基、Ran可往返核孔重复利用
小脑症基因(MCPH1)功能缺失的隐性突变体雌性小鼠甲表现为不育,其孕育的后代在胚胎期会停止有丝分裂;Chk2基因突变可以抑制这一不育表型,Chk2是一个细胞周期检查点蛋白激酶,当DNA受到损伤时,Chk2基因被激活,合成Chk2蛋白激酶从而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隐性突变引起的MCPH1功能缺失可能导致小鼠甲的DNA损伤
B、 Chk2基因突变使小鼠产生后代时发生变异的概率增大
C、 若繁殖过程中无基因突变,小鼠甲的母本可能为小脑症基因的杂合体
D、 小鼠甲与显性纯合体杂交孕有出的后代是可育的
研究发现,除了以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化学突触外,在可兴奋细胞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电突触。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突触小体内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结构是对称的,膜上有允许带电离子和局部电流通过的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递质阻断剂可以阻断兴奋通过电突触的传递
B、 体内产生的兴奋在两种突触上的传递都是单向的
C、 兴奋在化学突触上的传递消耗能量,在电突触上的传递不消耗能量
D、 兴奋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比化学突触快,有利于不同神经元同步化兴奋
已知细胞分裂素(CK)、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调节种子萌发的机理如图所示,其中A、B、D、G均表示植物体内的基因,B基因表达会导致种子休眠。基因表达产物对相关基因产生一定的生理效应,图中“—”表示抑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裂素可解除种子休眠,使种子进入萌发状态
B、 赤霉素可能通过促进淀粉酶的合成,提高了种子内还原性糖的含量
C、 脱落酸通过抑制B、G基因的表达来抑制种子萌发
D、 在调节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效果相反
人类偏肺病毒(HMPV)是一种呼吸道病原体,通过对自身遗传物质的N6—甲基腺苷(m6A)修饰来降低宿主免疫蛋白识别病毒RNA的能力,躲避免疫系统的攻击,进而确保HMPV的复制增殖。动物实验表明,阻断m6A修饰会引发有效的适应性免疫应答,进而预防肺部感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机体通过产生特异性抗体与HMPV结合阻止其在体液内增殖
B、 HMPV的RNA发生m6A修饰有利于病毒侵染呼吸道细胞
C、 通过诱变产生去m6A修饰的HMPV可以作为疫苗预防肺部感染
D、 再次注射HMPV疫苗可增强记忆细胞增殖从而实现有效的免疫治疗
环境的变化决定了生物的分布与种类,生物的生存又影响了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下列与光的生态作用无关的是(   )
A、 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
B、 树林中林下植物的种群密度
C、 弃耕农田上的乔木成为群落的优势种
D、 太阳光能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起点
生殖对策指生物繁衍后代时所面临的各种抉择。r-对策是处于不稳定的环境、以更多的能量用于高生殖率来适应环境的生物的对策。K-对策是处于较稳定环境、以较少的能量用于生殖,而用较多的能量用于自身个体生长的生物的对策。下图是两类不同生殖对策的物种在群落演替中的消长情况统计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落演替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协同进化的过程
B、 在群落中相对比例出现差异的原因是r-对策生物的出生率越来越低造成的
C、 根据生殖情况,银杏和大熊猫均属于K-对策的生物类群
D、 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相比,顶级群落的特征是总生产量与总呼吸量大体相等
成层现象是森林群落中各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环境之间相互竞争和相互选择的结果,是群落的垂直结构的最直观的特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的成层缓解了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等资源的矛盾,也提高了群落的光能利用率
B、 动物的成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还与阳光、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有关
C、 土壤中的水分和矿质营养状况,是决定森林植物地下部分分层的主要因素
D、 森林各层次中植物的不同生态特性和生活习性增强了不同物种个体之间的竞争
研究发现,小鼠四倍体胚胎具有发育缺陷,只能发育成胎盘等胚胎以外的结构。ES细胞能够诱导分化形成所有的细胞类型,但很难分化形成胎盘。四倍体胚胎与ES细胞的嵌合体则会使二者的发育潜能相互补偿,可得到ES小鼠,其中的四倍体胚胎只能发育成胚外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2细胞期胚胎用灭活病毒诱导法使2细胞融合,可得到一个含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
B、 嵌合体中的ES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只能分化为胎盘等胚外组织
C、 嵌合体胚胎发育至原肠胚时需移植入与之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子宫内才可以进一步发育
D、 嵌合体发育形成的ES小鼠基因型与供体ES细胞的基因型不同
失温症是指当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时出现的各种症状。失温症的症状取决于体温下降幅度,轻度失温可能造成发抖与意识混浊;中度失温时发抖症状消失,但精神错乱的状况会加剧。在重度失温的情况下,会有反常脱衣现象,也就是患者开始脱去衣物,这也同时增加了心搏停止的风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环境寒冷是引发失温症的主要原因,夏季运动不会发生失温现象
B、 成人中度失温时发抖症状消失的原因是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的调节功能增强所致
C、 重度失温时,人意识模糊感到热,此时皮肤毛细血管中血流量上升
D、 轻度和中度失温时,可通过加大运动量抵御寒冷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多选题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