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站】走进科幻世界——虚构中的真实生活
【解说词】“我们现在是躺在一只潜水船的脊背上,按照我可能的判断,这船似乎有点像一条巨大的钢鱼。”(《海底两万里》)旅行的第四站,我们坐上好奇心的船,插上科幻的帆,来到充满未知的神奇世界。“循环”、“无限”,在这些充满科幻色彩的文字中探寻虚构中的真实,科幻中的人性。
【材料一】
(取材于2022年01月21日《文汇报》,图片中的文章内容无需阅读)
【材料二】
《开端》何以热播?珍视那些降落在平凡人身上的能量
《开端》成为2022年首个爆款剧,开分就冲上8.2,评分人数超过20万。全剧只有15集,讲述男女主角遭遇公交车爆炸,不断进入时间循环反复遇险后,抽丝剥茧、找出真凶,试图拯救全车乘客的故事,叙事严谨,层层递进,仅第一集就发生了六次时间循环。
脱胎于网络小说,想象充沛、包罗万象的“无限流”题材几乎首次被中国观众看到和接受。同时,剧情和人物的动机又十分符合真实生活的情况和逻辑。剧中每个人物的遭遇、情感的生发、情与理的挣扎都真切地出现在观众的现实生活中。引发了观众的广泛共情。
生活解题:条件与选择
总体而言,《开端》的叙事始终围绕一个“选择”的问题,或者说,在创作者眼中,在喜爱《开端》的观众心中,生活本身就时刻围绕“选择”展开。
两个陷入循环的主角李诗情和肖鹤云所争论的问题,不得不要作出的艰难选择,都是观众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的。观众对剧集的好评和喜爱,正说明,这些问题也是这些观众自身正在面对和思考的,能够体会主人公的处境并认同他们的选择。
叙事如同解数学题一样展开,这是《开端》的叙事尤为新颖之处。每次进入“循环”,主人公完成任务的时间多了一分钟,同时也获知了更多信息。进入循环的实质是进入了另一重情境,因此,循环其实是向观众展示了不同生活情境下,如何做选择的问题。在多重因素的编织中,循环、选择变成了如同做数学题一样的层层推理,或许距离结局和真理还有很远的距离,但是通过信仰、价值、知识、经验的逐步加成,实现自身的成长,主人公和观众终将拨云见雾、解开谜团。
告别“悲情”的“英雄”
在一次次循环中,主人公了解更多情况,这也让他们更有能力获胜。这与网络游戏的机制高度相似。当今社会,扁平化叙事成为网络游戏与网络小说的惯用写法。主人公通过加载技能,在既定的程序下升级打怪,玩家、读者,以及观众们都能达到“爽感”,获得审美愉悦。
在这样的创作逻辑下,《开端》令人欣喜的是,尽管两位主人公在爆炸中反复牺牲,“英雄”的底色却不再是“悲情”的了。这无疑展现出了强大的鼓舞力量。在既往的文艺作品中,观众所熟悉的英雄往往要走向“舍小我为大我”的牺牲,预设整体的保全和个体的完整是不能两全的,由此达到悲剧的审美效果。《开端》中细致展示了三个少年如何权衡条件,由此进行全面的价值观传输,而并不是集中在简单的、不计后果的“勇气”方面。无论是情绪稳定的李诗情,还是因为“看上去有能力”而被选中的卢笛,这样的新英雄设定也是应运而生的产物。新英雄是自信、强大且技能满点的普通人。
《开端》的热播不仅是因其叙事严谨、制作精良,更核心的是强价值观输出。其内容表达契合大众文化的主流消费者的价值和情感诉求,其中既有他们面对重复劳动的无可奈何,也有他们掌握一定知识,怀有热情,有价值建构的冲动。这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冲突。
《开端》的背景设定在2019年,那个时候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还没有发生。然而,虽然它不设定在疫情背景,却在当下被广泛接受,它的流行无疑准确观照了疫情背景下的社会现实:面对的情况复杂,但依然坚定努力。尽管艰辛曲折,结果终将指向现实问题的解决和正义价值的实现,抗疫的现实也似乎如此。人是有能力的人,不再是大事件中不知所措的个体。观众所珍视的,正是这种降落在《开端》中平凡人身上的能量。
【材料三】
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增至5.14亿,用户使用率为72.4%;网络视频是第一大休闲娱乐类互联网使用方式,各大视频网站已备案的网剧多达4430部,同比增长60.6%。网剧正日渐主流化。
——选自“新华网”《“网剧热”只是幻觉?你out了!》
【材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