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北京市海淀区2022届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日期: 2025-03-29 高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在河南郑州和偃师的商朝都城遗址,都发现了大规模的城墙,城内发现了宫殿建筑基址、军事防卫设施和祭祀场所,而生产活动的痕迹则非常少见。这说明商朝时( )
A、 原始的农耕活动尚未形成
B、 都城屡迁主要是在逃避战争
C、 不同都城间存在分工合作
D、 城市主要功能是军事和政治
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24426亿元,比2015年增长10256亿元,稳居世界第二,科技进步对 GDP的贡献率达到60.2%,若干领域在国际上从“跟跑”“并跑”跃升到“领跑”。这表明我国( )
A、 开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 正在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C、 已跻身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
D、 基础设施的建设走在世界前列
古代美洲的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观察下图,下列对其描述正确的是( )

A、 玛雅人在①处建造了大量金字塔庙宇
B、 阿兹特克人在②处发明“浮动园地”
C、 印加帝国在③处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
D、 印第安人在④处开凿了巴拿马运河
1944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规定各会员国货币对美元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到1971年,这一制度发生变化。观察如图,这一变化反映了( )

A、 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建立
B、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C、 欧盟的成员国追求经济一体化
D、 区域经济集团竞争激烈

材料分析题

论述题

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3/4以上的产业企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的9个省区,除山西、云南、四川在抗日战争时期产业得到小幅发展外,其他六省基本没有近代产业。

1953—1990年中国三大地区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时间

投资总额 / 亿元

占全国的比重 %

东部

中部

西部

备注

“一五”时期(1953 — 1957)

612

41.8

26.6

21.2

其余部分为不 分地区的投资 所占份额

“二五”时期(1958 — 1962)

1307

30.7

30.6

26.8

“三五”时期(1966 — 1970)

1209

24.9

28.2

38.5

“七五”时期(1986 — 1990)

16184

56.5

28.8

14.7

投资总额含外 资和民间投资

材料二   2000年中共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并产生效益,完成了“送电到乡”“油路(柏油路)到县”等建设任务。2000—2013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投资年平均增长比东部地区快4.6个百分点。2012—2018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速高出全国增速1.8个百分点。十八大以来,加强区域发展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接,积极构建东西南北纵横联动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形成优势互补,引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以东西部区域经济的均衡与发展为视角,解读新中国成立以来西部经济的发展。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