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高考生物五年真题汇编17——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

日期: 2025-04-01 二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人在幼年时期若生长激素(GH)分泌不足,会导致生长停滞,发生侏儒症,可通过及时补充GH进行治疗,使患者恢复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临床上可用适量GH治疗成年侏儒症患者
B、 血液中GH减少,会导致下丘脑分泌的GH增多
C、 GH发挥生理功能后就被灭活,治疗期间需持续补充GH
D、 GH通过发挥催化作用,使靶细胞发生一系列的代谢变化
下列关于人体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雌激素可抑制女性皮下脂肪的积聚
B、 睾酮是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的重要条件 

C、 雌激素可促进卵泡的生长和卵子的成熟
D、 睾酮不足会影响男性的机体代谢率
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个神经元都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B、 每个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外周都包有髓鞘
C、 同一个神经元所有部位的表面膜特性都相同


D、 运动神经元产生的神经冲动可沿轴突传送给效应器

研究人员利用电压钳技术改变枪乌贼神经纤维膜电位,记录离子进出细胞引发的膜电流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图a为对照组,图b和图c分别为通道阻断剂TTX、TEA处理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EA处理后,只有内向电流存在
B、 外向电流由Na+通道所介导
C、 TTX处理后,外向电流消失
D、 内向电流结束后,神经纤维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关于神经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H区神经细胞受损伤,患者不能听懂话
B、 主动运输维持着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差,这是神经细胞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C、 内环境K+浓度升高,可引起神经细胞静息状态下膜电位差增大
D、 谷氨酸和一氧化氮可作为神经递质参与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
人体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调节中枢的所在部位。下列有关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下丘脑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B、 下丘脑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C、 下丘脑参与水盐平衡的调节:下丘脑有水平衡调节中枢
D、 下丘脑能感受体温的变化;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
B、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
C、 乙酰胆碱是一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经扩散到达突触后膜
D、 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时,Na+外流使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电位
B、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
C、 神经递质在载体蛋白的协助下,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
D、 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神经细胞
下列关于胰蛋白酶和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都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
B、 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 发挥作用后都立即被灭活
D、 都能在常温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食欲肽是下丘脑中某些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它作用于觉醒中枢的神经元,使人保持清醒状态。临床使用的药物M与食欲肽竞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但不发挥食欲肽的作用。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 食欲肽以胞吐的形式由突触前膜释放
B、 食欲肽通过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发挥作用
C、 食欲肽分泌不足机体可能出现嗜睡症状
D、 药物M可能有助于促进睡眠
人体甲状腺分泌和调节示意图如下,其中TR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表示促甲状腺激素,“+”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寒冷信号能直接刺激垂体分泌更多的TSH
B、 下丘脑通过释放TRH直接调控甲状腺分泌T3和T4
C、 甲状腺分泌的T4直接作用于垂体而抑制TSH的释放
D、 长期缺碘会影响T3、T4、TSH和TRH的分泌
分布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它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参与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药物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乙酰胆碱分泌量和受体数量改变会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发挥作用
B、 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抑制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受体发挥作用
C、 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数量改变会影响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
D、 注射阿托品可影响胆碱能敏感神经元所引起的生理效应

综合题

实验探究题

为探究酒精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系列实验。

实验材料: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间脑蟾蜍,小滤纸片,任氏液,0.1% 、0.2%和 1%酒精,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NA),酚妥拉明(phentolamine,PT),1%硫酸溶液等。

(要求与说明:间脑蟾蜍是指切除了大脑和部分间脑、相关机能正常的蟾蜍;任氏液为两栖类的生理盐水;3 种酒精浓度分别对应人血液中轻度、中度和重度酒精中毒的浓度;酒精、NA和 PT均用任氏液配制;NA是一种神经递质;PT是NA受体的抑制剂。实验条件适宜)

实验过程与结果或结论:

 

过程

结果或结论

实验1

①取蟾蜍坐骨神经-胖肠肌标本,分别检测动作电位大小、动作电位传导速率和肌肉收缩张力;②以1%酒精连续滴加标本5min 后,再分别检测上述指标。

结果: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2

①用1%硫酸刺激间脑蟾蜍一侧后肢的中趾趾端,测定屈反射时长,然后用任氏液清洗后肢和间脑断面;②分别用含有50 μL的任氏液、不同浓度酒精的小滤纸片处理间脑断面,每次处理后重复①。

结果的记录表格:________________。

结论:酒精会显著延长屈反射时长,其数值随酒精浓度升高而变大。

为了进一步研究酒精延长屈反射时长的机理,选取实验2中某一浓度的酒精用于实验3。

实验3

①取5组间脑蟾蜍,用任氏液、NA、PT 和酒精等处理;②用1%硫酸刺激间脑蟾蜍一侧后肢的中趾趾端,测定屈反射时长

结论:NA 与其受体结合,显著延长间脑蟾蜍的屈反射时长;酒精通过NA受体参与的途径,显著延长间脑蟾蜍的屈反射时长。

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