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浙江省高考生物历年真题汇编3——细胞的代谢

日期: 2025-03-30 二轮复习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实验结果推知,甲图细胞是有活性的
B、 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C、 丙图细胞的体积将持续增大,最终胀破
D、 若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材料,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剧烈运动会导致骨骼肌细胞产生较多的乳酸
B、 制作酸奶过程中乳酸菌可产生大量的丙酮酸和CO2
C、 梨果肉细胞厌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ATP
D、 酵母菌的乙醇发酵过程中通入O2会影响乙醇的生成量
下列关于研究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及特性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温主要通过改变淀粉酶的氨基酸组成,导致酶变性失活
B、 稀释100万倍的淀粉酶仍有催化能力,是因为酶的作用具高效性
C、 淀粉酶在一定pH范围内起作用,酶活性随pH升高而不断升高
D、 若在淀粉和淀粉酶混合液中加入蛋白酶,会加快淀粉的水解速率
用果胶酶处理草莓,可以得到比较澄清的草每汁;而利用稀盐酸处理草莓可以制得糊状的草莓酱。果胶酶和盐酸催化果胶水解的不同点在于( )
A、 两者催化果胶水解得到的产物片段长度不同
B、 两者催化果胶水解得到的单糖不同
C、 两者催化果胶主链水解断裂的化学键不同
D、 酶催化需要最适温度,盐酸水解果胶不需要最适温度
下列关于腺苷三磷酸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1个脱氧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B、 分子中与磷酸基团相连接的化学键称为高能磷酸键
C、 在水解酶的作用下不断地合成和水解
D、 是细胞中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
下列关于酶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酶的催化效率"实验中,若以熟马铃薯块茎代替生马铃薯块茎,实验结果相同
B、 “探究pH对过氧化氧酶的影响”实验中,分别加入不同pH的缓冲液后再加入底物
C、 "探究酶的专一性"实验中,设置1、2号试管的目的是检验酶液中是否混有还原糖
D、 设温度对蛋白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方案时,可选择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反应产物
渗透压降低对菠菜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影响如图所示,图甲是不同山梨醇浓度对叶绿体完整率和放氧率的影响,图乙是两种浓度的山梨醇对完整叶绿体 ATP 含量和放氧量的影响。CO2以HCO3-形式提供,山梨醇为渗透压调节剂,0.33 mol·L-1时叶绿体处于等渗状态。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等渗相比,低渗对完整叶绿体 ATP合成影响不大,光合速率大小相似
B、 渗透压不同、叶绿体完整率相似的条件下,放氧率差异较大
C、 低渗条件下,即使叶绿体不破裂,卡尔文循环效率也下降
D、 破碎叶绿体占全部叶绿体比例越大,放氧率越低
需氧呼吸必须有氧的参加,此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

A、 在细胞溶胶中,参与糖酵解过程
B、 与丙酮酸反应,生成 CO2


C、 进入柠檬酸循环,形成少量 ATP
D、 电子传递链中,接受氢和电子生成H2O 

苹果果实成熟到一定程度,呼吸作用突然增强,然后又突然减弱,这种现象称为呼吸跃变,呼吸跃变标志着果实进入衰老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呼吸作用增强,果实内乳酸含量上升
B、 呼吸作用减弱,精酵解产生的CO2减少
C、 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处理,可延缓呼吸跃变现象的出现
D、 果实贮藏在低温条件下,可使呼吸跃变提前发生
下图为植物细胞质膜中H+-ATP酶将细胞质中的H+转运到膜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转运过程中H+-ATP酶不发生形变
B、 该转运可使膜两侧H+维持一定的浓度差
C、 抑制细胞呼吸不影响H+的转运速率
D、 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也会发生图示过程
为研究酶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的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反应小室应保持在适宜水温的托盘中
B、 加入各组反应小室中含有酶的滤纸片的大小和数量应一致
C、 将H2O2加到反应小室中的滤纸片上后需迅速加入pH缓冲液
D、 比较各组量筒中收集的气体量可判断过氧化氢酶作用的适宜pH范围
将某植物叶片分离得到的叶绿体,分别置于含不同蔗糖浓度的反应介质溶液中,测量其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图中光合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绿素含量消耗的二氧化碳量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测得的该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小于该叶片分离得到的叶绿体的光合速率
B、 若分离的叶绿体中存在一定比例的破碎叶绿体,测得的光合速率与无破碎叶绿体的相比,光合速率偏大
C、 若该植物较长时间处于遮阴环境,叶片内蔗糖浓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与图中B-C段对应的关系相似
D、 若该植物处于开花期,人为摘除花朵,叶片内蔗糖浓度与光合速率的关系与图中A-B段对应的关系相似
下列关于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的厌氧呼吸产生的ATP比需氧呼吸的多
B、 细胞的厌氧呼吸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嵴上进行
C、 细胞的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过程中都会产生丙酮酸
D、 若适当提高苹果果实贮藏环境中的O2浓度会增加酒精的生成量
下列关于淀粉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动物和微生物能产生淀粉酶
B、 固相淀粉酶比水溶液中的淀粉酶稳定性更高
C、 枯草杆菌 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比唾液淀粉酶的高
D、 淀粉被淀粉酶水解形成的糊精遇碘-碘化钾溶液不显色
葡萄糖岀入哺乳动物红细胞的跨膜转运方式属于易化扩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转运过程伴随着载体蛋白的形状改变
B、 红细胞内葡萄糖浓度越高,转运速率越大
C、 易化扩散的转运方向是由载体蛋白决定的
D、 易化扩散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和排出物质的方式
在“乙醇发酵实验”活动中,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用澄清石灰水检测CO2 , 装置简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溶液为澄清石灰水,乙溶液为酵母菌和葡萄糖混合液
B、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会产生CO2
C、 若向混合液中通入空气,酵母菌的乙醇发酵速率会减慢
D、 若水浴温度过高使乙醇的生成速率下降,其原因是乳酸脱氢酶活性下降
下图是 ATP-ADP循环图解,其中①和②表示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细胞在黑暗条件下,过程①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B、 人体细胞中,过程①所需的能量来自淀粉的氧化分解
C、 生物体内各种吸能反应所需的能量均来自过程②
D、 在睡眠或运动状态下,人体细胞中的过程①和②均能达到平衡
哺乳动物细胞在0.9%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高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
B、 在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 在低于0.9%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
D、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
为研究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如下表所示:(    )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实验的可变因素是催化剂的种类
B、 可用产生气泡的速率作检测指标
C、 该实验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D、 不能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
将豌豆根部组织浸在溶液中达到离子平衡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液通氧状况与根细胞吸收Mg2+的量无关
B、 若不断提高温度,根细胞吸收H2PO4-的量会不断增加
C、 若溶液缺氧,根细胞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会抑制NO3-的吸收
D、 细胞呼吸电子传递链阶段产生的大量ATP可为吸收离子供能
各取未转基因的水稻(W)和转Z基因的水稻(T)数株,分组后分别喷施蒸馏水、寡霉素和NaHS03 , 24 h后进行干旱胁迫处理(胁迫指对植物生长和发育不利的环境因素),测得未胁迫和胁迫8 h时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已知寡霉素抑制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ATP合成酶的活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寡霉素在细胞呼吸过程中抑制线粒体外膜上[H]的传递
B、 寡霉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作用部位是叶绿体中的基质
C、 转Z基因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且增加寡霉素对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
D、 喷施NaHS03促进光合作用.且减缓干旱胁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
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
B、 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的要大
C、 乙→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
D、 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
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中的能量均来自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
B、 ATP-ADP循环使得细胞储存了大量的ATP
C、 ATP水解形成ADP时释放能量和磷酸基团
D、 ATP分子中的2个高能磷酸键不易断裂水解
以酵母菌和葡萄糖为材料进行“乙醇发酵实验”,装置图如下。下列关于该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将温水化开的酵母菌悬液加入盛有葡萄糖液的甲试管后需振荡混匀
B、 在甲试管内的混合液表面需滴加一薄层液体石蜡以制造富氧环境
C、 乙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推知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了CO2
D、 拔掉装有酵母菌与葡萄糖混合液的甲试管塞子后可闻到酒精的气味

综合题

实验探究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