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11-14
期末考试
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承受书写的材料,殷商和西周用甲骨(龟甲和兽骨),东周、秦和西汉用简牍(木简、竹简)和縑帛(丝绸) ;此外有范铸文字的钟鼎、凿刻文字的石碑,等等。东汉开始有“纸”。

史载:“蔡伦造纸”。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的经验,改进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破麻布、旧鱼网等含有植物纤维的废品,捣烂、腐蚀、分解,造成纸张,这叫做打浆法。打浆法是造纸的关键技术。从纸浆中提出纯净的纤维,去除杂质、加以漂白,就造成适合书写和绘画的洁白纸张。他主管宫中器物生产,既有改进造纸的要求,又有试验生产的条件,终于造出轻软价廉的“蔡侯纸”,对人类文化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根据他的方法造出的纸,后来被称为“蔡侯纸”。西汉宣帝时候已经有早期的植物纤维纸,不过质地过于粗劣。出土的西汉麻纸证明,不能用于书写。这比“蔡侯纸”早两百年。

“蔡侯纸”之后一百年,又有“左伯纸”,是东汉末年左伯(字子邑,东莱人)所造,进一步提高了造纸技术。东晋以后,纸完全取代简牍。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常用纸抄写古籍。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北魏、隋、唐、北宋等时期用纸抄写的经卷。

造纸术由洛阳一带传到江南,促进了江南的文化发展。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北纸用横帘造,纸纹必横;南纸用竖帘,纹必竖。若二王(羲之、献之)真迹,多是会精竖纹竹纸。用“竹丝帘”捞浆成浆片,把浆片贴在墙上晒干,就成纸张。

东晋葛洪用黄檗造纸防止虫蛀。陈朝(557——589,南北朝)徐陵《玉台新咏序》提到五色华笺,河北、胶东之纸。这时候,既求耐久,又求美观,造纸技术又前进了一步。为了扩大生产,造纸原料因地制宜。在产藤的地方用藤角造纸,是新的发展。唐宋时期,蜀纸最有名。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蜀中多以麻为纸。苏东坡《东坡题跋》中说,成都浣花溪水清滑异常,以沤麻楮作笺纸,洁白可爱。明清时期,作用较大的纸是:竹纸、毛边纸和宣纸。其中宣纸是在造纸历史中有着特殊地位的纸。它的优点是物美,不是价廉。出产于安徽泾县等地,集中在宣城销售,因此称为宣纸。

宣纸的生产过程包括:浸泡、灰掩、 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条操作要求,经过一年才能造成。唐代宣纸是贡品,受到书画家的喜爱。明朝是宣纸鼎盛时期。清朝宣纸分为棉料、皮料、净料三大类,并有单宣、央汞宣、罗纹宣等二十多种。清末以来,洋纸竞争,纸业衰落。宣纸具有特色,勉强推持。今天中国和日本的书法家,不少人仍旧经常使用宣纸。

公元2世纪,正当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时候,中国和西域之间的交通开通了。纸张沿丝绸之路出口到当时的西方,造纸术经西域传到阿拉伯,再传到北非和西班牙,最后传到西欧。长期间,欧洲人以为植物纤维纸(所谓褴楼纸)是德国人或者意大利人所发明。现在由于文献记载和考古出土的物证,承认纸是由中国人首先发明的。

(摘编自周有光《说纸》)

材料二: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介” 早已有了本体意义。“媒介” 构成了这个时代的语用环境,同时也成为时代之中主体交流与沟通的核心枢纽。它是信息的载体,也是艺术的载体,更是情感的载体,甚至它不再仅是“载体”,而是一种新的交往“主体”。

在一般认识中,媒介就是信息的载体。对于阅读来说,重要的是信息本身,而非其载体。可是,自从进入电子媒介时代以来,人们对媒介的认识就出现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北美媒介环境学派对“什么是媒介”有着极为深刻的论述。从加拿大传播学家哈罗德·伊尼斯提出“传播的偏向”开始,媒介被看作是超越了一般信息载体的特殊文化形态。此后,麦克卢汉、波兹曼、梅罗维茨等学者又纷纷提出见解,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种:

“媒介即讯息”。这是伊尼斯的学生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1964)中提出的重要论述,它扭转了传统注重媒介内容而忽视媒介形式的弊端。而事实上,当今社会的媒介之重要早已超越了具体讯息,成为一种参与主体塑造, 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形态。因此,“认识媒介”与古布腊神庙上“认识你自己”的铭文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媒介即隐喻”。这是麦克卢汉的学生尼尔·波兹受在《娱乐至死》(1985) 中提出的基本观点。“隐喻” 具有强大的暗示作用,它意味着媒介在讲述现实的同时,也赋予了其叙事本身更高的权威,使人们误以为媒介叙述的“现实”才是现实,是比真实更真实的拟态环境。“媒介即隐喻”这就需要人们具有高度的媒体讯息识别能力,勘破“隐喻”背后的秘密,从而真实地把握真实。

“媒介即情境”。这是波兹曼的学生约书亚·梅罗维茨在《消失的地域》(1985) 中提出来的。梅罗维茨把媒介看作场景(情境),而不同的场景会导致不同的社会行为,尤其新媒介将导致新的场景,从而诞生新的社会关系。

这三种媒介认识具有一以贯之的师承立场,那就是把“媒介”看作是具有价值偏向的、并非冷冰冰而纯然客观的文化形态,或曰引导性力量。也就是说,“媒介” 本身有着值得深刻挖掘的内涵,甚至可以认为它具有本体意识,它在故意引导受众朝着某种方向前进。因此,“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就不能只注重媒介内容,更要注重媒介所营造的整体氛围,以及这种氛围可能导致的价值立场。

(摘编自林玮《“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本体意义:一种传播共同体的视角》)

现代文阅读II

第六回刘姥姥 进荣国府(节选)

按荣府中一宅人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虽事不多,一天也有一二十件,竟如乱麻一般,并无个头绪可作纲领。正寻思从那一件事自那一个人写起方妙,恰好忽从千里之外,芥荳之微,小小一个人家,因与荣府略有些瓜葛,这日正往荣府中来,因此便就此一家说来,倒还是头绪。你道这一家姓甚名谁,又与荣府有甚瓜葛?且听细讲。

方才所说的这小小之家,乃本地人氏,姓王,祖上曾作过小小的一个京官,小名狗儿。狗儿亦生一子,小名板儿,嫡妻刘氏,又生一女,名唤青儿。一家四口,仍以务农为业。因狗儿白日间又作些生计,刘氏又操井臼等事,青板姊妹两个无人看管,狗儿遂将岳母刘姥姥接来一处过活。这刘姥姥乃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儿女,只靠两亩薄田度日。今者女婿接来养活,岂不愿意,遂一心一计,帮趁着女儿女婿过活起来。

因这年秋尽冬初,天气冷将上来,家中冬事未办,狗儿未免心中烦虑,吃了几杯闷酒,在家闲寻气恼,刘氏也不敢顶撞。因此刘姥姥看不过,乃劝道:“姑爷,你别嗔着我多嘴。你皆因年小的时候,托着你那老家之福,吃喝惯了,如今所以把持不住。在家跳蹋会子也不中用。也到底想法儿大家裁度。我倒替你们想出一个机会来。当日你们原是和金陵王家连过宗的,想当初我和女儿还去过一遭。他们家的二小姐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如今现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听得说,如今上了年纪,越发怜贫恤老,舍米舍钱的。要是他发一点好心,拔一根寒毛比咱们的腰还粗呢。”

狗儿利名心最重,听如此一说,心下使有些活动起来,便笑接道:“她姥既如此说,况且当年你又见过这姑太太一次,何不你老人家明日就走一起,先试试风头再说。”刘姥姥道:“嗳哟哟!可是说的,倒还是含着我这付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说毕,大家笑了一回。当晚计议已定。

次日天未明, 刘姥姥便起来梳洗了,带了板儿进城,找至宁荣街。来至荣府大门石狮子前,只见簇簇轿马,刘她姥便不敢过去,且掸了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蹭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板凳上,说东谈西呢。刘姥姥只得蹭上来问:“太爷们纳福。”众人打量了他一会,便问“那里来的?”刘姥姥陪笑道:“我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烦那位太爷替我请他老出来。”那些人听了,引着刘姥姥进了后门,至一院墙边,指与刘姥姥道:“这就是他家。”又叫道:“周大娘,有个老奶奶来找你呢,我带了来了。

周瑞家的在内听说,忙迎了出来,问:“是那位? ”刘姥姥忙迎上来问道:“好呀,周嫂子!”周瑞家的认了半日,方笑道:“刘姥姥,你好呀!你说说,能几年,我就忘了。请家里来坐罢。”刘姥她一壁里走着,一壁笑说道:“你老是贵人多忘事,那里还记得我们呢。”说着,来至房中。周瑞家的命雇的小丫头倒上茶来吃着。又问刘姥姥:“今日还是路过,还是特来的?”刘姥姥便说:“原是特来瞧瞧嫂子你,二则也请请姑太太的安。若可以领我见一见更好,若不能,便借重嫂子转致意罢了。”

周瑞家的听了,便已猜着几分来意。只因昔年他丈夫周瑞争买田地一事,其中多得狗儿之力,今见刘姥姥如此而来,心中难却其意,二则也要显弄自己的体面。听如此说,便带着刘姥姥逶迤往贾琏的住处来。

只见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坑,坑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销着金心绿闪最大坐褥,旁边有雕漆痰盒。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只见周瑞家的已带了两个人在地下站着呢。这才忙欲起身,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的问好,又嗔着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说。刘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数拜,问姑奶奶安。凤姐忙说:“周姐姐,快搀起来,别拜罢,请坐。我年轻,不大认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辈数,不敢称呼。”周瑞家的忙回道:“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凤姐点头。刘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

凤姐儿笑道:“亲戚们不大走动,都疏远了。知道的呢,说你们弃厌我们,不肯常来,不知道的那起小人,还只当我们眼里没人似的。”刘姥姥忙念佛道:“我们家道艰难, 走不起,来了这里,没的给姑奶奶打嘴,就是管家爷们看着也不像。”凤姐儿笑道:“这话没的叫人恶心。不过借赖着祖父虚名,作了穷官儿,谁家有什么,不过是个旧日的空架子。俗语说,‘朝延还有三门子穷亲成’呢,何况你我。”说着,又问周瑞家的回了太太了没有。

周瑞家的道:“太太说了,今日不得闲,二奶奶陪着便是一样。若有甚说的,只管告诉二奶奶,都是一样。”刘姥姥道:“也没甚说的,不过是来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亲戚们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没甚说的便罢,若有话,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样的。”一面说,一面递眼色与刘姥姥。刘姥姥会意,未语先飞红的脸,欲待不说,今日又所为何来?只得忍耻说道:“论理今儿初次见姑奶奶,却不该说,只是大远的奔了你老这里来,也少不的说了。”

“今日我带了你侄儿来,也不为别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连吃的都没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没个派头儿,只得带了你侄儿奔了你老来。”说着又推板儿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来?打发咱们作煞事来?只顾吃果子咧。”风姐早已明白了,听他不会说话,因笑止道:“不必说了,我知道了。”于是过东边房里来。又叫过周瑞家的去,问他才回了太太,说了些什么?周瑞家的道:“太太说, 他们家原不是一家子,不过因出一姓,当年又与太老爷在一处作官,偶然连了宗的。这几年来也不大走动。当时他们来一遭,却也没空了他们。今儿既来了瞧瞧我们,是他的好意思,也不可简慢了他。便是有什么说的,叫奶奶裁度着就是了。”凤姐听了说道:“我说呢,既是一家子,我如何连影儿也不知道。”

说话时,刘姥姥已吃毕了饭,拉了板儿过来,咂嘴道谢。凤姐笑道:“且请坐下,听我告诉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论亲戚之间,原该不等上门来就该有照应才是。但如今家内杂事太烦,太太渐上了年纪,一时想不到也是有的。况是我近来接着管些事,都不知道这些亲戚们。二则外头看着虽是烈烈轰轰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艰难去处,说与人也未必信罢。今儿你既老远的来了,又是头一次见我张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我还没动呢,你若不嫌少,就暂且先拿了了去罢。”

那刘姥姥先听见告艰难,只当是没有,心里便突突的,后来听见给他二十两,喜的又浑身发痒起来,只管千恩万谢的。拿了银子钱,随了周瑞家的来至外面,刘姥姥便要留下一块银子与周瑞家孩子们买果子吃。周瑞家的如何放在眼里,执意不肯。刘姥姥感谢不尽,仍从后门去了。

正是:得意浓时易接济,受恩深处胜亲朋。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有删改)

古代诗文阅读(55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东坡先生墓志铭(节选)

予兄子瞻,谪居海南。四年春正月,今天子即位,推恩海内,泽及鸟兽。夏六月,公被命渡海北归。明年,舟至淮、浙。秋七月,被病,卒于毗陵。吴越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吊于家,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太学之士数百人,相率饭僧慧林佛舍。呜呼!斯文坠矣,后生安所复仰?公始病,以书属辙曰:“即死, 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辙执书哭曰:“小子忍铭吾兄!”

公生十年,而先君宦学四方。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 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嘉佑二年,欧阳文忠公考试礼部进士,疾时文之诡异,思有以救之。梅圣俞时与其事,得公《论刑赏》,以示文忠。文忠惊喜,以为异人,欲以冠多士。

通判杭州。公干其间,常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少安。高丽入贡使者凌蔑州郡,押伴使臣皆乘势骄横,至与钤辖亢礼。公使人谓之曰:“远夷慕化而来,理必恭顺。今乃尔暴态,非汝导之,不至是也。不悛,当奏之。”押伴者惧,为之小戢。吏民畏爱,及罢去,犹谓之学士,而不言姓。

自密徒徐。是时河决曹村,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公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公履屦杖策,亲入武卫营,呼其卒长,谓之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宜为我尽力。”卒长呼曰:“太守犹不避涂潦, 吾济小人,效命之秋也。”执挺入火伍中率其徒短衣徒跣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堤成水至堤下害不及城民心乃安。然雨日夜不止,河势益暴,城不沉者三板。公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而守,卒完城以闻。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讫事,诏褒之,徐人至今思焉。

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夷、权齐古之贤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铭曰:

苏自栾城,西宅于眉。

世有潜德,而人莫知。

……

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皆迁于南,而不同归。

天实为之,莫知我哀。

(有删改)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