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四川省达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监测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09-19
期末考试
现代文阅读(共32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国风节目再出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文艺创新源泉

2022年央视春晚及各地方春晚中,精彩国风节目的再度出圈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众的审美水平也在视听享受中得到了提高。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文艺创新的重要源泉,这个美好期待正在成为现实。

《只此青绿》带观众“沉浸式”赏画

“远黛秀娥,只此青绿”“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仿佛摊开的活画本,画中人在舞,人在画中舞,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大国气象”……网友用诗句或诗一般的语言表达着自己的观赏体验。

北宋画家王希孟的旷世名作《千里江山图》在春晚舞台上由静而动,身着青绿服饰的舞者,定格以不同舞姿,似山峦起伏,伴着水面波光,一眼入画,给观众带来别样的“沉浸式”赏画体验。热搜、热议、朋友圈转发,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很快爆火出圈。

《只此青绿》好在哪?一言以蔽之,审美在线。每个舞者被变成画中的一抹色彩,用舞蹈的律动呈现长卷中铺排的富有节奏感的青绿,真正让传世名作活了起来。作品胜在编导的创意、舞者的表达、AR等虚拟视觉技术和服化道的完美辅助,更胜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众多国宝级文化遗存。

“新春奇妙游”延续经典IP

2021年春节期间《唐宫夜宴》爆火之后,河南卫视充分利用“中国节日”IP优势,相继推出了“奇妙游”系列精品节目。今年,“河南春晚绝美牡丹仙子”“又被河南春晚拿捏了”等话题引发网友热议,“奇妙游”系列节目又一次出圈。《神州门神》融合中国古典舞、中华武术与当下流行的街舞元素;《黄河泥娃》以国家级非遗泥塑技艺开篇,借小泥人的视角,讲述黄河文化根脉传承……传统与创意碰撞,不断带来视听冲击。

这些节目直击人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做到了守正创新。对于河南来说,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传统文化资源取之不尽,主创人员不仅充分利用了文化资源优势,更在内容上、形式上做到了时代化,将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把文化变成舞台故事,把故事讲到观众心里。

春晚舞台再燃国风热潮

2022年春节期间,各地春晚舞台再燃国风热潮,既反映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普遍提高,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也反映出文化复兴带动了大众审美的提升。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宝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以及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美学精神。只有把传统之美注入美的艺术之中,作品才有灵魂,思想和艺术才能相得益彰,作品才能传之久远,中华文化才能保持生命力。

但需注意,此类节目中,还存在部分节目同质化、过分依赖科技而忽视内容等问题。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正如《只此青绿》以及去年的《唐宫夜宴》,它们的出圈在于舞者生动地诠释了名画或舞俑的写意之处、唯美之处,技术的助力并未脱离作品内容。

(摘编自《光明日报》)

实用类文本阅读

孙晶岩:我想为中国奥运留史

2022年2月,北京冬奥会的赛事如火如荼,孙晶岩的作品《走向世界的人们》《中国冬奥》《冬奥来了,中国蓄势待发》相继问世,人民文学出版社更是重磅推出其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冬奥》。

孙晶岩从2017年开始,为采写冬奥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无数次走近冬奥的幕后英雄,她说:“我们不仅要重视金字塔的顶端,更要关注、关爱到金字塔的底座,我想通过这部书唤起更多人对这些幕后英雄的关注和关爱。”

中华读书报(以下简称中):北京是世界上唯一举办夏奥会和冬奥会的“双奥”城市,您也是中国唯一一位全景式记录“双奥”的作家吧?时隔多年,您的心态、体力和创作方法与过去有何不同?

孙晶岩(以下简称孙):由于长期坚持体育运动,时隔多年,我的体力没有变,连轴转采访不觉得累。由于近年来注重读书,走出国门看世界,心态上少了浮躁,多了思考;创作上有了国际视野,同时注重文学性,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中:您写《中国动脉》走了16000里路,写《西望胡杨》跑遍新疆,写《中国冬奥》采访了国内外200余位与冬奥运动相关的人员。您觉得这种“地毯式采访”是必须的吗?

孙:非常必要,我的采访不是问出来的,而是悟出来的。军事地形学是我踏勘战争遗址的金钥匙,不到现场根本捕捉不到当年的刀光剑影。采访冬奥会也是如此,在孟庆余教练的小屋,我仔细观察他的日常用品,找孟教练的弟子深谈。我在长春农村学校采访体育老师和学生,在延庆比赛场馆采访建设者。我写的很多内容都是独家报道。人与人之间直接对话是可以互相激发的,能捕捉到很多独特的细节,如果只是电话采访或者上网浏览是根本做不到的。

中:虽然您很早就写过体育题材,也出版过北京奥运会的作品,但是对于冬奥会的一些项目也未见得都熟悉吧?您是如何克服写作中的困难的?

孙:采访冬奥会之前,我对冰雪运动一窍不通。我就从零开始,认真读世界冬奥会历史的书籍,前往冰雪运动强国实地考察,与冰雪运动爱好者聊天,熟记各个国家的冰雪运动强项。作品要上去,作家要下去,虚心当好学生才能写好冬奥会。

中:14年前,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曾评价您的采访“最为深入、最为刻苦”。《中国冬奥》这本书中依然能看到您勤奋拼搏的足迹。支撑您一路写下来,最大动力是什么?

孙: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是一个热爱文学的作家,让我夜以继日地写作丝毫不觉得累,我有三件质量很好的毛衣肘部都磨破了,这是长期伏案的结果。我已经出版了20多部书,共计800多万字,写作已经成为我生命存在的方式,定力和毅力来自于热爱。

中:奥运题材涉及到方方面面,对作者的知识储备、沟通能力、吃苦精神等都有很高要求。多数人看到真实感人的文章,却不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采访“双奥”,您也吃了不少苦头吧?

孙:物质上的苦不算苦,比如早晨四五点爬起来开车赶路,几天几夜连轴转忙采访,在暴雨狂雪中奔波摔得身上到处都是泥,冒着疫情的风险走南闯北。吃苦是我的工作,我想为中国奥运留史,困难再多也心甘情愿。

 (摘编自《光明日报》)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初识蒹葭在故乡

查干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即芦苇,是最早入诗的水生植物。余初识芦苇,是在童年的故乡。每个人心中所珍藏的尤物和念想,各有不同,在我,山水和草木皆是,芦苇尤甚。

我生长在蒙古高原的扎鲁特山地。山地地势高,气候寒冷,不过四季是分明的,节令总是依时而至,像准时赴约的恋人。家乡的芦苇,是报春者之一,春风一拂,就急着往上蹿。它色泽微黄,且嫩,有着惊人的生命张力。于是,家乡的胡鲁斯泰湿地,一夜间就变了颜色,那颜色是属于春天的。在蒙古语里,“胡鲁斯泰”意思是有芦苇的地方。胡鲁斯泰湿地离我们家不远,我学会走路后,便与它亲近起来。从此,芦苇是我从春到秋,一睁眼就可以看到的植物。万千植物竞春而生,为何先入眼的总是芦苇?这不仅仅是视觉的选择,更是心灵的选择吧。

作为水生植物的芦苇,似乎比其他植物长势要快。阳光和春风,到了胡鲁斯泰,就格外地忙碌起来,尤其对芦苇和菖蒲更是呵护有加。水禽和蛙类兴奋地绕湿地飞翔,鸣叫,追逐,把春的气氛一次又一次地推向高潮。水禽们的巢,是筑在芦苇枝头的。苍鹭的筑巢功夫最为出色,它们把生长中的芦苇枝头拼接起来,织成巢,高高在上,甚为壮观。凡湿地,芦苇必是主要角色,是领班。它给为数众多的水禽、蛙类、昆虫提供生命之需。也因此,我对芦苇有了好感,延续至今。中华大地上的山山水水神奇如画,我所到之处,都让我留下了不可不珍藏的记忆,然而最难忘的还是芦苇繁生之地,总觉得那里也是故乡。

有一年到洞庭湖,时值晚秋,登岳阳楼时太阳刚刚升起,整个岳阳城仿佛都在烟水中漂浮。举目眺望,八百里洞庭水依然悠悠地流着,水光把三湘大地照个通亮。远处的那一个小小岛屿,山峦起伏的小小岛屿,就是君山岛了。有人说,来到岳阳,要做三件事:一登岳阳楼,二观洞庭水,三游君山岛。夏季上岛,要走水路,也就是乘船。而晚秋时节,水退路出,可乘车而去。登岛之后,我第一眼看到的,便是那湖洲上的万亩芦苇荡。晚秋时节的芦花美若霞,在秋风的吹拂下,形成无边的金色涟漪,缓缓推向水天连接处。君山岛,被人称为“爱情岛”,这里的芦苇,风雨千年初衷未改,依旧守卫在这一片水域,春绿秋黄,以它们的白发诉说着衷情。苇荡上空,水禽们云片似的飞动,蔚为壮观。那是苍鹭,第一眼我就认出了它们,觉得它们也曾在家乡的湿地留下清脆的鸣声。

天津宁河是已故作家柳萌的家乡,他在世时,曾几次邀我去看看。他的家乡的确不俗,有山有水有河有海。更令我惊奇的是,他家乡那一片连天的芦苇荡。我没有想到在离北京这么近的地方,有如斯壮阔的芦苇生长地,不得不羡慕他家乡的丰富与阔绰。细细看来,这里的芦苇荡比君山岛的还要大还要深,芦花的色彩也更丰富多样。风一起,掀起连天的苇浪。而浪花间的水禽家族,多得惊人,那种自由踱步的神态,像极了绅士,让人忍俊不禁。柳萌兄笑着说,这里的水禽,不惧人,仿佛都是自由王国里的皇亲国戚。这些芦苇形成这么浩荡的规模,如一片巨大的叶子,横躺于北方大地,这是上天的赐予。这里离我的家乡不远,芦苇的品种,或许是相同的?

一年看不到芦苇,就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好在住家楼下就是河边,植有不少芦苇、菖蒲、红蓼,在晚秋时节,还可前往圆明园探望芦苇。玉玲珑馆、狮子林、福海、湖心岛等景区的芦苇规模可观,给这个荒芜沉静的园林注入了不少活力。我是每年都要去几次圆明园的。我喜欢它的浩阔与野气,喜欢它所深藏的往日辉煌和风云故事,然而我很少去看它残破的遗址和沉睡的石头,那是我们心灵的伤疤,只能储存,不可触摸。在这里,唯芦苇,是让人愉悦的景物。它们似乎与我有心灵的交流,它们的沉静,它们的色泽,它们无言的招摇,给我以慰藉。步入湖心岛,那长长的、曲曲弯弯的栈道可以让你与芦苇亲近,能听到它们均匀的呼吸和喃喃的自语。而芦苇丛中传来的禽鸣与蛙鼓,许是它们诉说衷情的另一种方式吧。

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课外文言文阅读

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 其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注解】:①本文为嘉佑七年(1062)苏轼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作。②这三个典故分别是:周成公得一异禾,便作《嘉禾》一篇;汉武帝在汾水得一宝鼎,于是改元为元鼎;叔孙领兵大胜北狄,俘秋君侨,即给儿子取名侨如。③扶风:即凤翔府。

语言文字运用(18分)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