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5-01-11
中考模拟
    (14分)
     (16分)
活动二:说浙江风光

为邀四方宾客共赏浙江山川之美,学校拟做一份导游手册。901班选择台州隐静寺和金华赤松山作为推荐景点,请你根据下面的诗文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甲】题台州隐静寺

〔唐〕王建

隐静灵仙寺天凿,杯度飞来建岩壑。

五峰直上插银河,一涧当空泻寥廓。

崆峒黯淡碧琉璃,白云吞吐红莲阁。

不知势压天几重,钟声常闻月中落。

【注释】杯度:南朝宋高僧。

【乙】

淳熙十五年,南至后一日,与二三友访吕兄仲平之庐。

后二日,呼儿觅藜杖,命友戒行囊。缓步出北郭五里许,山光野色,渐与人相应接,而晴光亦时着人。又二里许,至季氏之庐。所居依山,茂林清池相映带。季民兄弟与其知友陈岩夫,亦赍袱被,欲共宿山中。又行十里,至小石桥。望赤松山,积霭横翠,蔚然深明。复行三里许,入山门。长松偃蹇道旁,若不肯与世士为伍。至桥亭,坐于老木之上。与涧横石,激为清湍,澎湃汹涌。人籁俱息,心目为之醒然。复曳杖入“桃源”,暝色已满岩谷矣。徙倚“枕流”,四际溟蒙,天水一色,泉声松韵,殆若暴风急雨之骤至。徐行察之,又若车马卒奔而未有所止也。云间时有疏星,点缀林杪,与水影相照,清澈无底。坐而假寐,神清如游钧天,而不自知,夜将半,始就寝。梦魂所历,盖亦非人间世也。

(选自吕祖谦《游赤松山记》,有删改)

注释:①南至:冬至。②赍:携带。③偃蹇:高耸。④徙倚:徘徊,来回地走。

【封面设计】

    (19分)
活动三:说“零碳”亚运

校学生会宣传组将制作“零碳亚运”宣传短片,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相关资料。请你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一:

零碳(carbon neutral)是全球最流行的词汇之一,目的是减缓气候变化。“零碳”并不是不排放二氧化碳,而是通过计算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设计方案抵减“碳足迹”、减少碳排放,达到“零碳”——即碳的零排放。

材料二:

在杭州的亚运场馆里,活跃着一群神秘的工程师。他们要做的不是建高楼,也不是设计程序,而是要和看不见的“碳”,来一次隔空battle——为杭州亚运会12座特级和一级场馆降碳。他们就是“零碳”工程师。

放眼亚运会场馆,个个都是“大家伙”,无论是建筑、基础设施,无时无刻不在排放着二氧化碳。如何做到“零碳”?“其实就是抠出来的。”“零碳”工程师陈若鹏说。

首先是抠细节。目前亚运场馆尚未进入使用期,场馆里的变压器负载率普遍较低。秉持着“能省一点是一点”的态度,他建议将双路用电全部切换至同一路,降低变压器损耗。等正式投用后,再切回双路用电,不会对场馆造成影响。

此外,他给出了分区亮灯的建议,把比赛区、观众区、进场区的灯划分开来,尝试做感应式开关。不用电的情况下是可以进入休眠状态的,“只要有人在室内活动,灯就会启动照明。”

那偌大的场馆里,哪里的节能措施不到位?哪些设备最耗电?要想把这些理清楚,一个人能应付的过来吗?“零碳”工程师倪飏笑着扬了扬手机说:“我们还有帮手呢,‘双碳大脑’!”在“双碳大脑”上,场馆用能结构、负荷特征等数据是现成的,是否属于高耗能的结论却不是现成的。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需要结合实际来看。倪飏现场做了演示,在对照具体的用能设备使用情况后,他发现部分区域的空调已经安装调试完毕,但用电设备仍未关闭。在他的指导下,已经完工区域的用电设备及时关停,相应地,“双碳大脑”上的能耗数据稳步下降。

站在数据的肩膀上去分析,节能降碳的这张网才能织密。“零碳”工程师的意义,就在于守住了绿色亚运场馆的大门。

(来源:《浙江日报》2021-11-15,有删改)

     (18分)
活动四:说“挑战”力量

在推选“最具挑战精神”人物活动中,第四组同学想要推荐下文的冯帆,请一起完成推荐任务。

在那儿

刘慈欣

冯帆站在救生艇上,目送着蓝水号远去,他原准备在其上度过一生的。另一边,在太空中的巨型飞船下面,海水高山静静地耸立着,仿佛亿万年来它一直就在那儿。

当感觉到救生艇的甲板在水坡上倾斜时,冯帆纵身一跃,跳入被外星飞船的光芒照得蓝幽幽的海中。

他要成为第一个游泳登山的人。

现在,已经看不到海山的山顶,冯帆在水中抬头望去,展现在他面前的,是一面一望无际的海水大坡,坡度有45度,仿佛是一个巨人把海洋的另一半在他面前掀起来一样。

冯帆用最省力的蛙式游着。他大概算了一下,从这里到顶峰有13公里左右,爬坡不比平地,不进则退,登上顶峰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冯帆不后悔这次努力,能攀登海水珠峰,本身已是自己登山梦想的一个超值满足了。

这时,冯帆有某种异样的感觉。他已明显地感到了海山的坡度在增加,身体越来越随着水面向上倾斜,游起来却没有感到更费力。回头一看,看到了山脚的已经落下了帆的救生艇,仍然稳稳地停在水坡上,没有滑下去。他试着停止了游动,发现自己也没有下滑,而是稳稳地浮在倾斜的水坡上!冯帆一砸脑袋,骂自己是白痴:既然水坡上呈流体状态的海水不会下滑,上面的人和船怎么会滑下去呢?现在冯帆知道,海水高山是他的了。

外星飞船的引力与地球引力相互抵消,使得斜坡面方向的重力逐渐减小,这种重力的渐减抵消了坡度,使得重力对水坡上的物体并不产生使其下滑的重力分量。

冯帆继续向上游,随着重力的减小,身体变轻了,游动变得更轻松。冯帆游泳时溅起的水花下落的速度变慢了,水坡上海浪起伏和行进的速度也在变慢。

随着风力的增长,水坡上开始出现排浪。[A]在低重力下,海浪的高度增加了许多。形状也发生了变化,变得薄如蝉翼,在缓慢的下落中自身翻卷起来,像一把无形的巨刨在海面上推出的一卷卷玲珑别透的刨花。海浪并没有增加冯帆游泳的难度,浪的行进方向是向着峰顶的,推送着他向上攀游。随着重力的进一步减小,更美妙的事情发生了:[B]薄薄的海浪不再是推送冯帆,而是将他轻轻地抛起来,有一瞬间他的身体完全离开了水面,旋即被前面的海浪接住,再抛出,他就这样被一只只轻柔而有力的海之手传递着,快速向峰顶进发。峰顶就是风暴眼,是平静的!

冯帆已经掌握了在浪尖飞跃的技术,他从一个浪峰跃向另一个浪峰,又“攀登”了20分钟左右,已经走过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浑圆的峰顶看上去不远了,它在外星飞船撒下的光芒中柔和地闪亮,像是等待着他的一个新的星球。

冯帆进行了最后的一次飞跃,他正在被吹向气旋的中心。当冯帆飘进风暴眼时,风力突然减小,托着他的无形的气流之手松开了,冯帆向着海水高山的峰顶坠下去,在峰顶的正中扎入了蓝幽幽的海水中。

冯帆在水中下沉着,过了好一会儿才开始上浮,这时周围已经很暗了。当窒息的恐慌出现时,冯帆突然意识到了他所面临的危险。入水前的最后一口气,也支撑不到自己浮上水面,死亡的恐惧压倒了一切。就在这时,他发现身边有几个银色的圆球正在与自己一同上浮,最大的一个直径有一米左右,冯帆突然明白这些东西是气泡!低重力下的海水中有可能产生很大的气泡。他奋力游向最大的气泡,将头伸过银色的泡壁,立刻能够顺畅地呼吸了!冯帆乘着上升的气泡升上天空,升上了海面。在低重力下他冲上了水面近一米高,再缓缓落下来。

不管怎么样,冯帆想,我登顶成功了。

(节选自《刘慈欣作品集·山》有删改)

注释:①山:外里飞船入侵地球,拉起海水形成一座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海水高山。②冯帆:海洋地质工程师。大学时曾组织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最后全队四人死亡,自己成为队中惟一的生还者。毕业后为逃避山来到太平洋上,以船为家。③蓝水号:即“蓝水号”考察船,冯帆的海上工作地。④巨型飞船:外星人的飞船。

    (5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