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的思想轨迹康有为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1879年前后,他开始通过翻译的书报接触西学,并在游历香港、上海过程中,认识到西方文明的优势,逐渐形成了改革思想的架构。变法失败后,他游历世界,思想发生了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自戊戌至今,出游于外者八年,寝卧寝灌于欧、美政俗之中,较量于欧、亚之得失。中国数千年之文明实冠大也,然偏重于道德、哲学,而于物质最缺然。百年来欧人之强力占据大地看,非其哲学之为之也,又非其民权、自由致之也,以物质之力为之也。物质固形式之末,然中国之急务。方今竞新之世,有物质学者生,无物质学者死。吾遍览欧美十余国,校量中西之得失,以为救国至急之方者,则惟在物质一事而已。以吾考之,惟有工艺、汽电、炮舰而已。故军兵炮舰者以之强国,在物质;工商者以之足民,亦在物质。且同光数十年来。所开之新器局,所皆官办也。不奖励民厂,而欲待官厂为之,共能与欧洲列强敌乎?
——改编自康有为《物质救国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