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9月第一次月考试卷

日期: 2025-04-15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54分)

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 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 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 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 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论及“汉承秦制”,有学者指出:“尽管表面上与秦及其制度划清了界限。但汉朝实质上重建了秦的中央集权官僚政治。”下列项中能够体现上述认识的是(    )
A、 分封诸侯王,郡国并存
B、 划分监察区,建立十三部刺史
C、 限制相权,建立“中朝”决策机制
D、 设司隶校尉,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罗马从共和体制向帝国体制转变的主要特征是( )

A、 公民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起来  
B、 最高决策权从元老院转入元首手中
C、 平民获得了担任各种公职的权利
D、 版图从意大利半岛扩展至地中海沿岸
如图所列为12世纪前期法兰西卡佩王朝路易六世在位期间的若干举措。这些举措旨在(   )

A、 推动城市崛起
B、 加强国王权力
C、 建立民族国家
D、 发展庄园经济
20世纪初,英国首相阿斯奎斯说:“我们现在有一个牢固确立了两百年的传统,即归根到底,王位的占有者接受其大臣的建议并据此行事。”这一传统的确立,使一个以小农业和手工业为主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成为欧洲各国效仿的对象。各国效仿的理由是(    )
A、 英国经济上的成就得益于其制度设计
B、 殖民主义深刻影响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 英国“光荣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政治制度的诞生
D、 英国启蒙思想奠定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政治的理论基础
晚清时期,中国人惊奇地发现西方物理学揭示的一些原理,与《墨子》记载有相似之处。自秦汉以来几乎被人遗忘的《墨子》重新引起国人的关注与研究。这一现象表明(    )
A、 墨学复兴促进传统科技转型
B、 传统科技与近代科技一脉相承
C、 西学东渐促进了墨学的复兴
D、 中国古代的科技以实验为基础

材料分析题

康有为的思想轨迹康有为是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1879年前后,他开始通过翻译的书报接触西学,并在游历香港、上海过程中,认识到西方文明的优势,逐渐形成了改革思想的架构。变法失败后,他游历世界,思想发生了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定宪法,同受治焉。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自戊戌至今,出游于外者八年,寝卧寝灌于欧、美政俗之中,较量于欧、亚之得失。中国数千年之文明实冠大也,然偏重于道德、哲学,而于物质最缺然。百年来欧人之强力占据大地看,非其哲学之为之也,又非其民权、自由致之也,以物质之力为之也。物质固形式之末,然中国之急务。方今竞新之世,有物质学者生,无物质学者死。吾遍览欧美十余国,校量中西之得失,以为救国至急之方者,则惟在物质一事而已。以吾考之,惟有工艺、汽电、炮舰而已。故军兵炮舰者以之强国,在物质;工商者以之足民,亦在物质。且同光数十年来。所开之新器局,所皆官办也。不奖励民厂,而欲待官厂为之,共能与欧洲列强敌乎?

——改编自康有为《物质救国论》

[历史的“变与不变”]

小楚同学参加了以“历史的变革与延续”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

◆于不变之中,而寓变之制;因已变之势,而复创造之规。——顾炎武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马克思

材料

◆赵宋官制虽承前代,如宰相大抵类似于唐,而宋则又以枢密使、参知政事为副宰相。若外官,则宋与唐大有别。藩镇(节度使)之权既夺,大约统率所部者有安抚使、转运使诸官职。——摘编自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具有鼎革之义;对于临时政府组成人选,宋教仁等主张全用革命党,不用旧官僚,但最后不得不妥协。临时政府各部总长名单中,同盟会会员仅居陆军、外交、教育三部,其余六部均为立宪派或旧官僚。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1789年7月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之后,国民自卫军总司令拉法耶特侯爵将象征法国王室的白色与巴黎民众武装的色彩(红色与蓝色)结合,创设三色徽章作为国民自卫军帽徽。不久,法国国王到巴黎接受了三色帽微,表示对革命形势的认可。此后,红白蓝三色配置在全国流行,三色帽徽、三色服饰成为革命者的标志。几经演变,三色旗成为法国国旗。

——摘编自沈坚《三色旗和高卢雄鸡》

通过研读,有的同学看到了历史的变革,有的同学看到了历史的延续,有的同学看到了二者间的复杂关系。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