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兴宁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4-07 期中考试 来源:出卷网

本卷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如图为“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示意图”,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中国坚定站在社会主义阵营
C、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下图是 1945年雅尔塔会议后英国漫画家绘制的漫画《TAKE MEIN,MISTER?》(带我进去吧,先生?)。 该漫画意在揭示雅尔塔会议( )

A、 体现了集体一致原则
B、 瓦解了反法西斯战线
C、 凸显了大国主导地位
D、 清算了法西斯的罪恶
古希腊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由最优秀的人来统治比由最良好的法律来统治是否对城邦或国家更有利....在由彼此平等的人组成的城邦中,一人凌驾于全体的公民之上,对某些人来说显得有悖于自然。”由此可知,亚里士多德( )
A、 正确揭示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实质
B、 指出公民政治素质影响雅典民主制度发展
C、 肯定民主取代专制是社会发展趋势
D、 认为法治比人治更能顺应自然和平等原则
宋代的路分设漕、宪、仓、帅四司,其职责涉及民、财、刑、军及监察等各方面,可以说宋代所创的路级体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方行政制度。这是因为(   )
A、 监察机构逐渐固定为行政机构
B、 官僚选拔和考核较前代更成熟
C、 地方分权制衡加强了中央集权
D、 监察台谏合一强化了君主专制.
法国启蒙运动中,拉.布吕耶尔即认为“专制之下无祖国”,霍尔巴赫认为,“如果自由、财产、安全消失了,祖国也不存在了”,“真正的爱国主义只能在人人自由、平等、和睦的社会中找到”。据此可推知(   )
A、 自由平等思想在欧洲得到广泛传播
B、 启蒙运动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
C、 专制王权国家演变为近代民族国家
D、 家国认同促进国家主权意识加强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以土地制度为基础,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西汉实行编户制度,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的依据,农民从此向封建国家承担田租、算赋和口赋、徭役、兵役,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隋朝及唐朝前期的租庸调制则是封建社会前期税收制度的集成和创新。唐中期以后采用了“两税法”,以财产和土地为征收的准则,统一了税收制度。宋朝时期,王安石构建的“方田均税法”,反映了公平税负的思想。明中期直至清初实行“一条鞭法”,把过去的所有征收项目合并起来征收,化繁为简,从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到清雍正年间,实行地丁合一政策。

——金玉佳《中国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田赋仍是清政府的主要来源,田赋在财政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关税、盐税等工商业税在国家赋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海关受帝国主义控制,关税的增加是以牺牲关税主权为代价的。北洋政府时期,赋税制度仍然维持着“田赋、关税、盐税、厘金”的赋税结构,由于军阀割据对经济的阻碍,逐步明确划分了中央税和地方税。国民政府建立以后,整顿了关税和盐税,废除了当时的厘金,形成了中央以关税、盐税、统税为主,地方以田赋、营业税为主的赋税结构,对城市工商业课征的间接税超过历史上的田赋,逐渐上升为主要的税收。抗战期间,中国领土的逐步沦陷使中央的各项税收锐减,国民政府实行了战时财政体制。三年内战期间,国民党南京政府加重对人民的榨取,苛捐杂税不断加剧,将中国的经济带到一个濒临崩溃的境地。

——赵永文《中国近代赋税制度变迁研究》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