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12-24
期中考试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2021年2月,北京正式启动“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同年底,北京的备案博物馆达到204家,其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8家,如故宫博物院、北京自然博物馆等。在备案博物馆中有很多为记载某一行业历史及发展成果,展示行业文化而创建的行业博物馆,且大部分都是行业的“领军馆”,如中国铁道博物馆、北京汽车博物馆等。

早在2020年4月,北京公布的“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就提出:发挥北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国字号”博物馆的带动作用,提升首都博物馆、孔庙和国子监等市级博物馆的影响力,打造京报馆、京华印书局、临汾会馆等一批富有老城文化内涵的纪念馆、展览馆、主题博物馆,布局更多“小而美”的特色博物馆。近两年来,北京市相关部门更从资金扶持、人才培养、展览社教等方面为博物馆发展提供切实帮助。这些举措解决了众多小微博物馆在发展中遇到的资金、人手、经验等方面的问题。

北京各区政府还注重将相关政策向“类博物馆”倾斜,积极推进“类博物馆”建设。所谓类博物馆是指具有或部分具有博物馆收藏、展示和教育等性质与功能的场馆,包括名人故居、军史馆、校史馆、厂史馆、村史乡情馆、陈列馆、规划馆、特色艺术馆等。如通州区就建设了一大批形式多样、种类丰富的类博物馆,以记录村落历史,展示地缘文化。

而今,北京已拥有204家备案博物馆和500余家类博物馆。至此,北京形成了纵横交织、经纬缜密的博物馆布局。北京,这座独具历史文化风骨的城市,正朝着建设彰显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博物馆之城大步迈进。

材料二:

博物馆拥有特殊的教育资源,是教育的重要阵地,被誉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传统的博物馆教育形式主要有讲解员现场讲解、举办公众讲座、发放导览手册等。如今,很多博物馆在尝试探索更新颖的博物馆教育方式,如故宫博物院开设《藏品有话说》系列音频栏目,北京汽车博物馆开展学科课程活动,中国科学技术馆开设天宫课堂等等。各式各类的主题活动、体验项目、专业课堂使博物馆教育更加立体化,也更加符合受众的需求。“到博物馆学习去”,成为很多家长和孩子假期活动时的主要选择。

“来博物馆的主要目的”——这是某位大学生在朋友圈晒出文创产品时配的文字。在很多年轻人看来,看展重要,在博物馆里逛文创店、买文创产品同样重要。

如何让文创产品在促进博物馆发展中真正发挥作用?近年来,北京的博物馆做了不少探索和创新。首都博物馆的“首伯牛”,故宫的“皇家猫”,北大红楼的“新青年”……围绕这些IP形象打造的特色文创产品为相关博物馆增加了更多人气。北京博物馆学会相关负责人认为,好的文创产品不仅要选择突显博物馆特色的形象,更要把展品所蕴藏的优秀历史文化内涵挖掘出来,并通过现代化、年轻化的展现形式,吸引更多人关注。

随着更多博物馆开始探索“夜经济”,经历一次“博物馆奇妙夜”成为很多人夜生活的选择之一。2019年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故宫博物院成为京城“最亮”景点。建院94年来,故宫博物院首次举办“灯会”,并首次在晚间对公众开放,被璀璨灯光点亮的紫禁城,吸引了大批参观者。2022年7月12日,北京大批博物馆开展了点亮暑期“夜京城”的活动。各博物馆也开始根据馆内条件,适时延长开放时间,开展夜场文化活动,解决了人们白天因学习、工作忙碌,不能参观博物馆的问题,也让人们有机会感受博物馆在夜晚展现出的独特魅力。

近几年来,数字化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北京的博物馆纷纷开启“云端”大门,让人们可以在网上参观博物馆,参加博物馆开展的各类线上活动。2022年5月的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博物馆云”服务平台上线,204家备案博物馆齐聚“云端”,提供云游览、线上文化教育活动等服务。2022年7月15日,故宫博物院举行了本年度“数字故宫”发布会,在会上公布了故宫数字化建设的进展:推出《紫禁城365》Ap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在此App上欣赏故宫美景,了解古建筑文化。打开“云端”大门,开启了北京博物馆领域数字化的新时代。

(两则材料取材于杨菲菲等人的相关文章)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公讳巩,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人。是时宋兴八十馀年,异材间出。欧阳文忠公赫然特起,为学者宗师。公稍后出,遂与文忠公齐名。其所为文,落纸辄为人传去,不旬月而周天下。

其材虽不大施,而所治常出人上。为司法,论决重轻,能尽法意,由是明习律令。设方略,明赏购,急追捕,且开人自告,故盗发辄得。有葛友者,屡剽民家,以名捕不获。一日,自出告其党。公与袍带酒食,假以骑从,辇金帛随之,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友智力兼人, 公外示彰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至是,州郡肃清,民外户不闭,道不拾遗。

公为人除大患者既如此,至于振理颓坏,纪纲具修,所至皆然也。襄州继有大狱,逮系充满,有执以为死罪者,公至,阅囚牍,法当勿论,即日纵去,并释者百馀人。在洪,会岁大疫,自州至县镇亭传,皆储药以授病者。民军士不能自养者,以官舍之,资其食饮衣衾之具,以库钱佐其费,责医候视,记其全失多寡,以为殿最 , 人赖以生。

公性谨严,正己守廉。于门生故吏,以币交者,一无所受。福州无职田,岁鬻园蔬收其直,自入常三四十万。公曰:“太守与民争利可乎?”罢之,后至者亦不复取也。

公挺立无所附,远迹权贵,由是爱公者少。赖天子明圣,察公贤,谕之曰:“以卿才学,宜众所忌也。”遂留公京师。公亦感激奋励,有所自效。数对便殿,所言皆大体,务开广上意,上未尝不从容领纳,期以大任。一日,手诏中书门下曰:“曾某以史学见称士类,宜五朝史事。”遂公为修撰。既而复谕公曰:“此特用卿之渐耳。”近世修国史,必众选文学之士,以大臣监总,未有以五朝大典独付一人如公者也。公夙夜讨论,未及属稿,会正官名,擢中书舍人,不俟入朝,使谕就职。在职百馀日,不幸属疾,以至不起。始公之进,天下相庆,以为得人,谓且大用。及闻公殁,皆叹息相吊,以谓公之志卒不大施于世,其命也夫!

初,父不幸早世,太夫人在堂,阖门待哺者数十口。太夫人以勤俭经理其内,而教养四弟,相继得禄仕,嫁九妹皆以时,且得所归,自委废单弱之中,振起而亢大之,实公是赖。平居,未尝远去太夫人左右,其仕外,数以便亲求徙官,太夫人爱之异甚。

呜呼!天夺吾兄,何降祸之酷至于斯极也!为弟者不能推原前人德善劳烈,托于当世之文章,以明著之无穷,是罪之大者也。矧公于肇,属则昆弟,恩犹父师,其于论次始终,所不敢废。辄不自知其迷谬,忍痛辍泣,谨述公历官行事如左。

(取材于曾肇《曾舍人巩行状》)

【注释】①殿最: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下等称为“殿”,上等称为“最”。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给树把脉的人

①大路小路连接着村庄,像一棵躺倒的树。爷爷踩在各个分支上,来回转悠。熟悉的老宅大多已经荒芜,找不到可以说话的老人,他只好去察看村子里的树。

②八十六岁的爷爷像只啄木鸟一样,抚摸那些树皮、树干,不时敲击着,为这些树诊脉,又像是在叫醒它们。许多个上午,他腰间别一把斧头就出了门。将那些断定活不过来的树木砍掉,再拖回家。爷爷会说,这棵老梨树已经有五年没发芽,肯定是活不过来了。一棵四季都光秃着脑袋挺立的树木,不知道藏了多少村庄的故事,那故事一定比一个人的记忆、感受更细密。这棵枯死的树如果不被砍倒,风会将它的细枝一点点吹掉,虫蚁会将它的躯壳慢慢吞噬,像古老的传说逐渐丧失了细节。这棵树在偶然的一天停留在柴垛前,等着斧头来分离,树干用来熬粥、做饭,树梢用来引火。斧头是无情的执行官,它轻易就能辨别出树木的年轮、种类。接着,柴禾被整齐码放在柴垛里,此后,在阳光里慢慢修行,让身体里仅有的一丝湿气借着光线攀升。

③在爷爷眼里,给树把脉是门学问,拾柴也是。拾柴者码放的柴垛能看出一个人的品性。那些在山里用斧头大开杀戒,把一片树木不由分说地砍倒,等着晒干再拉回家当柴禾的人是无德的,他们依靠伤害大山来提高效率。而那些把柴禾胡乱码放的人过日子的心是潦草的,随意的。我不知道这话是对还是错,但爷爷坚信自己的经验。

从山林里拾取柴禾就像为一个人剪去长了的指甲,这是我们这些山民与大自然之间最简单也最直接的一种交流。农闲的时候,总是有人一次次跑进深山老林,也像我爷爷那样,为一棵棵灌木把脉,将枯枝带回家。勤快的人家,柴垛码放得格外整齐,高高的,像是一面墙。柴垛是他们精神深处的地图。

⑤我父亲更愿意与果树亲近,他喜欢给果树把脉,喜欢看它们开花、结果,接着在冬天里沉默。每年春天,他都会带一把剪刀,察看院子里、田地里那些果树的花朵,开得过于稠密的,要帮忙疏花,像是告诫这棵树,莫要贪心。开得过稀的,父亲就要在心里对自己说,要再等一等。他牢记上一年秋天许多果实的味道,要对树木施行“魔法”:进行嫁接,让甜果子来救治苦果子。原有的树木必须舍弃一段枝条,在断截面上切出小口,再把拿回来的树枝插进去,用布条牢牢绑住,过不了多久,这截树枝便像一个年幼时被领养的孩子,在新树桩上没心没肺地长叶、开花、结果。一截优质的陌生枝杈就这样被收养到了一棵果树的身体里。甘甜的味道是有魔力的,很容易就驱散了原来树里的苦涩。大约是两棵树伤口形成的记忆,让这树有了某种顿悟,味道变得丰富。那是甜和涩两种基因的较量,而结果多是喜庆的大团圆。结过苦果子的树枝总是被砍掉,当作柴禾,这一棵树苦涩的档案就这样被剔除了。

⑥当然,“魔法”也有失败的时候,新结出来的果子复制了甜果子的外表,却保留了酸涩的味道。对此,父亲是有耐心的,他说,还有来年。我记得有棵嫁接成功的苹果树,单个苹果能达到七八两重,味道甘甜,每年,我们一看见这树开花,它的味道便会泛上舌尖,馋得我们咽口水。但有一年,苹果树只开了一朵花,它被挡在树干的一侧,像这棵树的小小心事。我是后来才知道:一棵果树也是会变老的。果实仿佛是它们与这个世界对谈的语言。我看见那些衰老的树冠这一年只开花,不结果,下一年,不开花了,再后来,连叶子都不长了。这棵树已经悄悄地离去了,但它们还是习惯性地撑着一小片天。父亲总是不忍心下斧头将它砍掉。他感叹柿子树是多么长寿,从山下去往城里的道路两侧,那些柿子树还像五十年前一样茂盛,它们每年都信守承诺,准时点起橙色的灯笼。父亲说,要是把柿子树长寿的基因嫁接到别的树上就好了。但最后那些死去的果树,还是进了柴垛。当电视里说果木当柴禾做的饭更加香甜的时候,他总是一脸质疑地看看我们家的炉子。

⑦爷爷有个习惯,儿孙们哪个做了饭请他吃,他便早早来到他们的院子,劈柴。斧头与柴禾碰撞的声音在小院里一声一声响起,不急不躁,这特有的节奏,让听了的人心安。

⑧这一年的春天,我从远方回来探望生病的父亲,特地告诉爷爷,中午给他做饭吃。他在饭前,拖了一棵干枯的榆树回来。这让我想到一只鸟衔来一截树枝递给它的幼鸟,想着想着,泪流满面。爷爷却像往常一样,把这棵树分成一段段柴禾,码放得整齐。

⑨父亲从医院回来,左半边的身体瘫痪,爷爷却表现得出乎意料地平静,他依旧在阳光下劈柴,在某些夜晚,也轻轻抚摸父亲瘫痪的那一侧,那样子,像是在给一棵树把脉。之后的日子,爷爷每天来看父亲的手、脚,似乎在推断这棵“树”到底能否发芽。

⑩父亲坐在轮椅上,有凉风的日子,忽然抬起头看天,说,太阳太大了,它要是像果子一样,每年都从不同的树上冒出来,人就能将它随手摘下取暖了。他很长时间里都接受不了身体瘫痪的事实,他也总是望着那些身体康健的人,脸上流露出复杂的神情。

⑪爷爷劈的那些柴禾最后喂养了炉子,炉火奔腾着,似乎在粉碎、吞噬一段不愿被人知晓的秘密。接着,我看到烟囱向天空铺设了一条淡蓝色的路。它歪歪斜斜,似有似无,这大概就是灵魂的样子吧。父亲抬起头看着这些炊烟布满院子的上空,始终想问什么,而烟只是上升,并不作答。他低下头,看看柴垛,没有斧头的时候,柴也是沉默的,只有在接连几天的雨后,它们才显现出自己的不安分, 长出一只只黑色的耳朵。

⑫院子里,父亲前一年栽下的两棵石榴树还未发芽,我们都说已经死了,只有他坚持说,它们还活着。果真,几天之后,两棵树的根部冒出了红色的嫩芽。他还断定结出来的石榴一定是甘甜的。我们也告诉自己,耐心等着,等着那甜从未来某一天慢慢跑到舌头上。

(取材于刘云芳的同名散文)

语言文字运用
写作题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