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单元测试

日期: 2025-03-29 单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下列不符合绿色生活理念的是(  )
A、 植树造林
B、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C、 总使用一次性木筷
D、 节水用水
保护生物圈,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下列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使用节能台灯
B、 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C、 经常使用一次性餐具
D、 绿色出行
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A、 生活污水排入河流
B、 开发兴建城市
C、 保护森林
D、 开垦荒地
下列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符的是(  )
A、 退耕还林
B、 填湖建房
C、 张网捕鸟
D、 毁林开荒
下列关于人口过度增长对全球环境影响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造成资源消耗加快
B、 导致环境容纳量增加
C、 造成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
D、 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下列哪种气体被认为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
A、 一氧化碳
B、 臭氧
C、 二氧化碳
D、 氢气
酸雨形成的原因是(  )
A、 森林火灾频繁
B、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太多
C、 全球的降雨量过多
D、 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等酸性物质造成的
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下列行为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的是(     )
A、 海汰高耗能企业
B、 绿化美化环境
C、 在田间焚烧秸秆
D、 发展新型可再生能源
爱护植被,绿化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封山育林以提高森林覆盖率
B、 开展广泛持久的义务植树活动
C、 严禁在草场上过度放牧牛羊
D、 砍伐森林以扩大楼房修建面积
2022年2月2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2年六五环境日宣传主题为“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下列观点或做法与环境日主题活动不相符的是(   )
A、 开展陡坡种粮、围海造田活动
B、 过量的碳排放会加剧全球的温室效应
C、 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D、 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和爱护
如图是漫画《手下留情》:筷子一次性,树木难安宁,劝君手留情,护绿记心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B、 我国的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 保护森林资源,爱护人类家园
D、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相关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
B、 步行、骑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有利于减轻大气污染,保护生活环境
C、 “低碳生活”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D、 环境能影响生物,所以生活中我们要禁止一切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保护地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是(  )
A、 工业废气不经过处理就排放
B、 参与环保宣传,植树造林
C、 随意焚烧固体垃圾
D、 果园中大量喷洒农药
“低碳生活,保护地球”应从点滴小事做起,下列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
A、 垃圾分类,合理利用
B、 选用步行、骑自行车等绿色方式出行
C、 用电子贺卡代替纸质贺卡
D、 多用纸张,过度包装
“我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 对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B、 关停所有钢铁、水泥等污染大气的行业
C、 对生态林进行合理采伐利用
D、 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光能、水能等清洁能源
下列有关居室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室内多放些或、花,特别是有香味的花
B、 光线强比弱好,时间一长就适应了
C、 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污染,减少疾病的有效方法
D、 冬春季节不宜多开窗,以防含有流感病毒等的空气进入而感冒
我国各省区每年按一定计划进行“退耕还林”,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
A、 保护农业生产
B、 促进经济发展
C、 发展旅游事业
D、 改善生态环境
现在微塑料已经成为新污染物,已经进入海洋生物体内。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
A、 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B、 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 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
D、 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下列人类活动中,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 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量
B、 追捧野味餐饮行业
C、 大力引进外来物种
D、 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判断题

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读图理解题(共1题,共6分)

资料分析题(共2题,共13分)

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5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