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多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12-23
期末考试
基础与运用(共32分)
阅读理解题(共43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四小题。

钴鉧潭西小丘记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①。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②,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③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④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予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⑤,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

(选自《永州八记》)

【注释】①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石头围成一道阻水堰,中间留有空洞,以安放竹笱。②突怒偃蹇:骤然突起或兀然高耸的样子。③嵚(qīn)然:山势高峻的样子。④罴(pí):棕熊。⑤沣(fēng)、镐(hào)、鄠(hù)、杜:均为古地名,其中沣、镐分别为周文王、周武王建都处。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冠”之礼法知多少

    ①现代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含有“冠”的词语,比如“衣冠楚楚”“怒发冲冠”“桂冠”“夺冠”等。在古代,“冠”是贵族所戴“帽子”的总称。如果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冠”的习俗,便不难发现,“冠”总与礼法制度有关联。

    ②《礼记》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指古时男子到二十岁要举行冠礼。周代的“冠礼”,是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空庙里主持的成年礼,仪式上还要请来宾为他取“字”。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布冠(用黑麻布做的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biàn)(用白鹿皮做的冠),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赤黑色的平顶冠),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古代少年男子一经加冠,社会和家庭就会按成人的标准要求他。

    ③在古代,“冠”一般只有贵族男子方能佩戴。《释名》中说:“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士人指的是贵族,庶人指的是百姓。《晋语》云:“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可见,贵族非常看重他们的“冠”,“冠”成为贵族的常服,也成为他们身份的标志。据《左传》记述,卫国内乱,子路被人砍断了系冠的缨,他说:“君子死,冠不免。”于是停下战斗来“结缨”,结果被对方杀死。

    ④古人凡遇重要场合必须戴冠,否则就是违礼。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接见臣属有时不拘戴冠之礼,但碰到耿直而敢于进谏的都尉汲黯却不敢随随便便。有一次,武帝接见臣下时没有戴冠,恰逢汲黯入宫奏事,武帝便急忙躲进帐中不敢见他。可见,“冠”具有庄严正大的意义,即使是帝王也不可随意亵渎。

    ⑤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需要佩戴不同的“冠”。“冠”有正名分、别次序的礼法制约功用。《周礼》中记载,从君王到大夫,随着爵位、官职的由高到低,冠上的丝带、玉饰和彩饰也渐次递减,从而形成形制上的差异。人们只能选择与自己身份相符的“冠”来佩戴,如果违反了这种礼制,便是僭越,甚至会招来杀身之祸。据《左传》记载,子臧因为戴了不合身份的“鹬冠”,终被诱杀。

    ⑥戴什么样的“冠”还因不同的场合而各有定规,如田猎或征伐戴“皮弁”,祭祀戴“爵弁”等等。这些做法形成惯制,又成为一种带有强制性质的法规。据《左传》记载,卫献公召见臣子孙文子、宁惠子,两人穿戴整齐应召前来,卫献公却跑到园囿里去射大雁,迟迟不见他们。孙、宁两人去找献公,献公没有按照礼法摘去打猎戴的皮弁就同他们说起话来,结果两人大怒,进而谋反。

    ⑦综上所说,可知古人关于“冠”的礼法制度有相当复杂的内容:戴不戴“冠”以及戴什么样的“冠”,与人的年岁、身份,以及所处场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在直观上表现为人们戴冠所需遵循的种种礼法,而深层含义则定以“冠”作为礼制的象征,用来节制人们的言行举止。

(作者:曹保顺选文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

曹婆婆的面

明前茶

    ①曹婆婆在菜场旁开这家只有十平方米的小面馆,已经 18 年,她是安徽宁国人,与菜场上专卖西红柿和甜椒的王伯是老乡,两人都是四十八九岁时到南京来帮长子带新生儿,忐忑不安地来到陌生城市,从此没有离开过。

    ②王伯来了没两年,就嫌大城市家家户户家门紧闭,没有唠嗑的人,又闻不见泥土与菜蔬的气息,没意思,吵着要回宁国老家种菜。无奈之下,儿子替老爹在菜市场租了一个两米长的小摊位,鼓励他兑菜来卖。儿子又把老妈从老家接了来,让老爹可以换个手,有个伴。

    ③卖菜人守摊一天,往往出门前来不及吃饭,要等到下午一两点顾客稀疏,才能吃到第一顿饭。菜贩们饿坏了,也渴坏了,一大海碗汤面,稀里哗啦吃下去,人才能从累蔫了的状态中缓过来。王伯叫了一个月外面小餐馆的面,味精多,配料少,受不了,鼓励老乡曹婆婆出来开面馆,给菜贩们一碗“壮壮实实,可以扛大半天”的面吃。起先,曹婆婆还犹豫,她虽然下面手艺得到全家人的赞许,却从来没有做过生意。王伯指点她:“摊位离不了人,菜场生意多数是送面上门。所以你的小面馆,门面可以租小点;卖菜的人,到了下午五点半就要出清陈货,准备上新货,你送面的时候留个电话,需要什么菜蔬,人家都半卖半送给你,这样降低成本,面馆肯定能赚钱。”

    ④见曹婆婆不吱声,王伯又说:“你回去思量思量哦,咱们若是没自己的事可忙,光忙儿孙的事,等到孙子大了、住校了,跟你没话说了,任你从前神气得像龙王三太子,也会跟被拔了筋一样没精神。”

    ⑤曹婆婆被说愣了,想了两天,终于在离菜场只有十米远的地方,盘下店面开了个螺蛳壳大的小面馆,水牌上只有三种面:肉丝面、鸡蛋面、猪肝面,配菜每天都换,全看曹婆婆昨日傍晚在菜贩那里买到什么落市菜。买到菜秧,下菜秧面;买到青椒,下青椒面;买到瓠子和西红柿,下瓠子西红柿面;若是买到十来把虹豆,那得等上 20 天,才能吃到口舌生津的酸豇豆面。曹婆婆手巧,酸豇豆酸萝卜自己腌,豆辫酱自己发酵自己炒,连小块皮肚都自己炸。顾客买了猪腿肉做绞肉,猪皮片下不要,肉贩子就送给曹婆婆,过她递钱过来的手,说:“明儿我的面,加勺酸豇豆就成,压压这一案板的肉腥气。”

    ⑥曹婆婆的面,从不放味精、老抽、荤油,下得清清爽爽,面像美人的髻子一样松松绾起,一丝不乱。上面盖着一大勺浇头,热气腾腾。她店里的水牌旁边特意挂着一个小木牌,上面用毛笔字写着:烂糊面另嘱。意思是若是你点面的时候不说,面端上来一定刚刚断生,滚圆的面条咬开来,面芯子还是白的。曹婆婆有句口头禅:没有铁打的手脚和肠胃,做不了贩菜营生。她发现,菜贩子没有一碗面,是能一口气吃完的,往往划拉两口,不是要接待散客,就是要招呼附近饭店着急忙慌来补货的大客户。面稍微下软点,这一来一去就泡烂了,叫人毫无胃口。因此,汤醇,油滚,面有骨子,是曹婆婆百试百灵的口味。

    ⑦面下出来,曹婆婆秒速放进一个双层篾篮,挎上,给菜贩们一一送到摊位上。菜贩们伸出皲裂的大手接过,笑道:“闻见曹姐的面,才晓得饿。”曹婆婆忽起顽皮心,回道:“    。”菜贩们都嘻嘻发笑,知道曹婆婆嘴硬心软,18 年的牵肠桂肚,她放不下他们,他们也放不下她。这不,听说贩卖小龙虾的摊贩,忙了两个月都没赶上吃一碗龙虾面,曹婆婆得了空,立刻称了 5 斤小个头的青壳龙虾在处理,虾仁归虾仁,虾脑归虾脑,准备等会儿,趁那卖虾摊主穿校服的儿子回来了,就给那家人送面去。

    ⑧曹婆婆说:“总要让那孩子知道,有人看重你爹娘这一夏的忙碌,惦记着他们。他们这会儿忙得又黑又瘦,只剩两只眼睛精光发亮,这种精神, 那孩子也应该看得到吧。”

(选自《扬子晚报》2020 年 7 月 20 日)

写作题(共45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