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重庆市重点高中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11-13
开学考试
现代文阅读(34分)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中国传统博物学和西方自然志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之一是观察和研究的内容有重叠,都包含人

类未加干预的自然事物,因此都含有自然知识。孔子在《论语·阳货》中讲到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便直白阐明了“多识”的判断标准中就包含鸟兽草木等自然知识。联系之二是研究的方式方法基本都是观察、记录等经验式的。中国传统博物学自不待言;而西方自然志在西方的知识体系中,是与自然哲学相对的知识类型,“这种知识类型注重对具体的事物的具体考察,而不是研究事物的一般本质。作为唯象研究,着眼于采集、命名、分类工作,而非观念演绎”。可见西方自然志也是经验式的。

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之间的区别,则主要体现在观察研究对象的范围、目的和呈现方式

等方面。首先,中国传统博物学的研究对象为“物”,既可以是自然物,亦可以是人工物,包括了世间万物,甚至包含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在内,而西方的自然志只记录描述自然物。其次,中国传统博物学内含的思想和价值判断与儒家理念相一致,而西方自然志专以认识自然为目的。同时,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在目标和主旨意趣方面的差异也十分显明。

(摘编自王莹《文明互鉴视域下中国传统博物学与西方自然志的差异》)

材料二:

近年来,博物书写越来越受读者欢迎。这类作品以非虚构写作的形式,科普自然知识,传播生态理念,兼具科学性和文学性。

咏物抒怀类博物写作的作者一般是作家、诗人,他们拥有较深文学功底和丰富写作经验,善于把 “热爱大自然”的主题具象化为对万物生灵、一枝一叶的描写,用通感、拟人等手法写出“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意蕴。另一方面,他们不断拓展视野,钻研博物学经典著作,在写作对象、创作手法上吸收博物学记录描摹、对比说明、汇总整理自然万物的方式,为作品增添知识含量。

阿来在散文集《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中,植物学知识信手拈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娓娓道来。每一章主写一种花木,间或有闲笔。比如贴梗海棠一章,记录了初春不同颜色的海棠:“树树怒放的红海棠间,却相间着一丛丛白海棠。红海棠树形高大,花开热烈;白海棠只是低矮浑圆的一丛,捧出一朵朵娴静清雅的白色花。”短短几句,用拟人手法写出红白海棠的独特气质,用颜色对比寓意热情与娴静的性格,灵动可爱。

科普类博物书写将专业内容进行通俗化表达。作者大多具有相关学术背景,他们用严谨科学的语言和以小见大的写法,将看似枯燥的自然知识饶有趣味地介绍给读者。

这类写作并不容易,往往凝聚着作者多年科学研究的经验,还要用浅白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是

真正的厚积薄发。比如付新华的《萤火虫在中国》,记述作者在天台山、西双版纳、海南等地寻找,研究萤火虫的丰富经历,通过朴实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使读者能够领略小小萤火虫的有趣知识。

不同于既往生态文学“代自然立言”,博物书写更强调让大自然“说话”,呈现自然之美,让读

者发自内心地热爱自然、保护自然。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博物书写在记录自然之美、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生态保护意识方面,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编自艾莲《博物书写,让大自然“说话”》)

材料三:

博物书写从中国文学传统来看有其深厚的渊源。有的明清小说就涉及了当时钞关货币、丝织品、

食品水果、车马船交通工具等。《红楼梦》则成为博物书写的顶峰,红学研究也有从人物到博物的趋向,饮食、中药、建筑、器皿等物都有了不少研究成果。博物概念的再度兴起,与生态主义、环境意识的觉醒有关。作家关注自然中各种植物、动物,是对生态的回归,很多博物书写都在表达这样的生态思维。还有一些物的书写是对现代文明的深度反思,这些书写在介绍新鲜事物的时候,更多带有一层焦虑和担忧,是现代性反思的延伸。

博物书写还具有一种参照价值,物往往具有恒常性,见证着人的变迁。王安忆的《天香》中关于

物的书写就有此意味。物同时是人的延伸,是人的情感的寄托与归宿。当然,物极必反。有些作家存在对物过分崇拜的心态,由“物”滑向一种“物欲”。诸如类《小时代》的青春写作等,充斥着对物的大量细致的描绘。与此同时,博物书写的泛化和滥用也需引起重视。在文本中罗列知识,容易变成一种堆砌,长此以往,文学写作就成为一种百科词条。知识填塞进文本,却表达不了文学的意义。最后,还要警惕那种机械性的重复书写。信息时代,知识的获取太过容易,数据库、信息库无限开放,包括文学传统也是绝对开放的,各种关于“物”的知识进入文本太过容易。

(摘编自刘小波《文学是“人”学,也是“物”学》)

现代文阅读Ⅱ

劈破玉

张一弓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父亲所在的L大学流亡到了豫西一个名叫潭头的村寨。我家住进了紧靠寨门的一 个农家小院。夜深人静时,我经常听到父亲低语:“劈破玉,劈破玉……”

父亲着魔了,定要寻到劈破玉。每当学校放假,他都要挎着一把雨伞,手执一根手杖——农民说那是 可以防鬼驱虫的“降魔杖”,冒着山野上的风雪或是顶着晴空的骄阳,翻山越岭、风餐宿露。

父亲一次次地空手而归,却一次次地带回了使家人一惊一乍的故事。

父亲说,一天傍晚,他路过一座山神庙。庙门里跳出几个“刀客”,刀客瞅着他的长衫说:“你这件

大褂上插着钢笔,想必是那个大学堂里的人了,你来这荒山野岭上窜啥?”父亲说:“我去找宝!”刀客问:“啥宝?”父亲说:“是古人留下的‘劈破玉’。”刀客们说:“‘破玉’是个啥东西?”父亲说: “不能吃,不能用,是明朝留下的!”刀客嗤笑道:“你们大学堂里的人都有神经病,看在孔圣人的面上,去找你明朝的玉吧!”

父亲对母亲说:“可见,刀客也是有良知的!”

母亲问:“‘劈破玉’呢?”

父亲说:“不要紧的,我会找到的!”

寒假,父亲去南阳石桥找玉,在山沟里他遇到一只狼。狼盯着他,他盯着狼。狼霍地跳到他的背后。

他急转身,抡着“降魔杖”,倒退着对狼说:“你看见了吗?我是有备而来的!”狼却不买账,脑袋随着手杖画圈,好像要瞅个空子。父亲急忙取出雨伞,不停地一张一合。狼连连打了几个支棱,不知是何种怪 物,弹簧般纵身一跳,隐入丛林。

母亲吓得面如土色,又问:“‘玉’呢?”

父亲又说:“不要急,我总会找到的!”

L大学剧社要在潭头的小戏台上推出一场戏曲演出,请父亲担任艺术顾问。

汽灯高高挂起时,戏台前广场挤满了人。我八岁了,已经是L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父亲要我 学习山里娃子的野性。我学会了爬树,高高骑在树杈上。

我记得,演旦角的“大腕儿”是外语系的一位男生。他善于打乱时空,大打出手。那一晚演的是《樊

梨花征西》。他饰演樊梨花,同一员黑脸战将激战,大刀不幸脱手,只好用西洋拳法,又久战不胜,只得求和。村民们望着戏台发愣,知识阶层却轰然大笑。父亲也欢畅大笑。我只会在树上跟着傻笑,奋勇鼓掌。

紧接着,出来一位国文系“笑星”。他总是在节目中间穿插上场,头戴尖顶红毡帽,挂白胡子,有点 像圣诞老人,穿的却是打满补丁的长衫,腰束草绳,作苦不堪言状,只念不唱:

“初八、十八、二十八,老两口商量种黄瓜。锅台角上掩个籽儿,案板底下发个芽。擀面杖上拖个秧,影门墙外结个瓜。看着是个大西瓜,劈开是个老南瓜。吃到嘴里泥鳅味儿,吐出来是个癞蛤蟆。”

又是一场哄笑,我又跟着傻笑。父亲大为赞赏说:“谁说西方才有‘荒诞派’?”我听不出深奥的哲理。后来我年岁渐长,屡次看到种瓜者得刺、种蒺藜者得瓜的现象,才想起那位“笑星”所言不谬。

皇天有眼,让父亲在这个小戏台上发现了“劈破玉”的线索。

一个“草台班子”从南阳来潭头演出。一位旦角主演的一出《胡二姐开店》,博得了L大学知识阶层

与潭头民众的一致好评。父亲大喜过望说:“这个戏班不得了,一出戏就唱了七八个鼓子曲牌,还保留着 明、清古韵呢!”

接下来,我发现,一位盲琴师成了台上台下的主宰。他前俯后仰地拉着板胡。坐在他身后的琴手、鼓

手都随着他前俯后仰。盲琴师猛操弓弦,如夜鸟声声啼叫。盲琴师又轻拉弦索,众乐手也随之息声敛气, 只剩下板胡声细如游丝。观众意犹未尽,叫好声经久不息。我看见父亲向后台走去。

父亲回来时已是深夜。他兴高采烈地对母亲说:“找到线索了!你能想得到吗?一个小戏班盲琴师身

怀绝技呀!我向他请教《劈破玉》。他说,只有他的师父柳二胡琴师从南阳李秀才,幸得此曲。我问柳二 胡琴现在何处。他说,洛阳保安处长请他当家庭琴师。”

父亲多方查阅古籍,认定《劈破玉》已有四百五十年以上的历史,由汴梁而入江浙、再由江浙入荆襄、

又由荆襄入南阳,吸收了中原和长江两岸的清曲古韵,进入民国后而不知所终。父亲惟恐再生《广陵散》 不可复得之叹,就要奔赴洛阳。

这时传来惊人消息:鬼子占领洛阳,正向潭头逼进。父母正打点逃难行李,忽听一声叫喊:“鬼子进 寨了!”父母赶忙领着我逃出潭头,钻进山洼。

寨内响起枪声时,父亲才猛地想起,搜集的鼓子曲稿全部丢到了寨子里,又不顾母亲阻拦,只身掂着 打狼的手杖,折回枪声大作的潭头去了。

父亲说,他躲在寨外的山包上,望见第一批鬼子劫掠了潭头而后西去、第二批鬼子正向潭头进发。他

抓紧短暂的空隙潜入潭头,带出了全部文稿。一个溃逃的国军军官随着父亲逃了出来,喘息稍定,就挖苦父亲说:“你为了这堆字纸,命也不要了啊!”父亲发火说:“你说什么?你知不知道,保卫国土是你的 职责,保卫这堆字纸就是我的职责了。”军官惊悚无语,急忙换了便衣,惶惶离去。

次日,我们爬上了老界岭,父亲望着脚下的云海,说:“嗨,劈破玉!”

(节选自张一弓长篇小说《远去的驿站》卷四《琴弦上的父亲》,有删改)

古代诗文阅读(37 分)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初予以子.同为太学官,子袁子录也,予博士也,志同志、行同行、言同言也。后一年,子袁子分教严陵。后一年,予出守临漳相,见于严陵,相劳苦相乐,且相楙以学。子袁子因出书一编,盖《通鉴》 之本末也。予读之大抵搴事之成以后于其萌提事之微以先于其明其情匿而泄其故悉而约其作窕而摦其究遐而迩其于治乱兴亡盖病之源医之方也。予读《通鉴》之书,见事之肇.于斯,则惜事之不竟于斯。盖事以年隔,年以事析,遭其初莫绎其终,揽其终莫志其初,如山之峨,如海之茫,盖编年系日,其体然也。 今读子袁子此书,如生乎其时,亲见乎其事,使人喜,使人悲,使人鼓舞未既而继之以叹且泣也。

嗟呼!由周秦以来,曰诸侯、曰大盗、曰女主、曰外戚、曰宦官、曰权臣、曰夷狄、曰藩镇,国之病亦不一矣,而其源不一哉。盖安史之乱则林甫为之,藩镇之乱则令孜之为也。其源不一哉,得其病之源则其医之方矣,此书是也。有国者不可以无此书,前者有奸而不察,后有奸而不悟;学者不可以无此书,进有行而无征,退有蓄而无宗。此书也,其入《通鉴》之户欤!虽然,觌人之病,戚人之病,理人之药,得人之病,至于身之病,不懵焉不讳焉,不医之距焉。不医而缪其医焉,古亦稀矣。彼暗而此昭.,宜也。切于人纾于身,可哀也夫。

淳熙.元年三月戊子严陵杨万里叙。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序》)

材料二:

夫史,非独纪历代之事,盖欲昭往昔之盛衰,鉴君臣之善恶,载政事之得失,知邦家之休戚, 以至寒暑灾祥,褒贬予夺,无一而不笔之者,有义存焉。然史之文,理微义奥,不如此,乌可以昭.后世?《语》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此则史家秉笔之法,其于众人观之,亦尝病焉。故往往舍而不之顾者,由其不通乎众人,而历代之事愈久愈失其传。前代尝以野史作为评话,令瞽者演说,其间言辞鄙谬,又失之于野,士君子多厌之。《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盖欲读诵 者,人人得而知之,若《诗》所谓里巷歌谣之义也。

(节选自《<三国志通俗演义>序》)

[注]①楙(mào):美盛,兴旺。这里是互相切磋,使学问渊博的意思。②搴(qiān):拔取。这里是选择的意思。③

窕而摦:留有余地而宽敞博大。窕(tiǎo),不充满。摦(huà),宽大。④绎(yì):抽丝,引申为寻究事理或连续不断。 ⑤觌(dí):见,观察。⑥瞽(gǔ):瞎眼,没有识别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19分)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