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2022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质量监测(二模)试卷

日期: 2025-03-28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咸阳塔儿坡战国秦墓新发现的金饰品表面有多处焊接的绳索纹和金珠,焊接金珠的工艺最早出现于两河流域和地中海沿岸。据此可以推测( )
A、 分封制促进区域间交流
B、 西方科技处于领先地位
C、 战国时期中外已有联系
D、 中国自古崇尚科学精神
欧美的历史学家曾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这是可以断言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府发动这次战争,除了保护鸦片走私以外,其更深层次的意图是(   )
A、 变中国为其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B、 用武力冲破清政府闭关锁国的障碍
C、 争取同清政府建立平等的贸易关系
D、 将先进的工业文明成果推广到中国
20世纪初,清政府统一全国学制,“仍以忠君和尊孔为先……大幅度增加西方教育中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内容”。当时中国教育( )
A、 开始出现新式学校
B、 呈现出新旧并存特点
C、 掀起尊孔复古思潮
D、 举起民主、科学旗帜
“一缕曙光映红了嘉兴的一艘游船,十三名水手劈风斩浪将历史推向深远。”对材料中“将历史推向深远”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C、 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政党的领导
D、 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形成
周恩来总理曾郑重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绝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历时3年与邻国并肩战斗的胜利,使帝国主义不敢轻易作武装侵华的尝试。这表明这场战斗(   )
A、 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B、 保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顺利进行
C、 开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的新局面
D、 为新政权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票证是某一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见证与缩影。图一是粮票,图二是股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新时期(   )

A、 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向城市发展
B、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C、 分配方式由国家分配向按劳分配转变
D、 计划经济依然占据主体地位
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帝国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罗马法“最为持久的征服”的主要表现是(   )
A、 编制出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
B、 缓和了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尖锐矛盾
C、 维护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D、 成为现今许多国家法律体系的基础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题10分,32题14分,33题16分,共40分)

贸易在诸多重事件中演了关键角色,见证了历史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茶树原产地、世界各国引种的茶树和饮茶习俗,都源于中国。早在1610年,荷兰人从中国澳门贩茶转运入西欧:1616年,中国茶叶运销丹麦;1657年,中国茶叶在法国市场销售;1785年,海运华茶在美国销售。随着南亚印度、斯里兰卡等国茶业的兴起,以及东非肯尼亚、乌干达、南美阿根廷、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原苏联等国家茶业发展,茶叶成为世界种植业、加工业,逐渐扩大了世界茶叶贸易规模和水平。

——摘编自《世界茶叶贸易概况》

材料二:

1658 年

伦敦《政治快报》刊登了一则茶叶广告,称饮茶可以改善体质,这是英国最早的关于茶的记载。

1669 年

英国政府授权英国东印度公司专营茶叶贸易,从中国大量进口茶叶到欧洲市场。

1786年

一名法国人到英国旅行时注意到:即使是贫困百姓家,也能和富裕人家一样,一天喝两次茶。因为廉价而且能够迅速补充能量,茶叶特别受工人阶层的欢迎。

18世纪末

英国从中国进口的茶叶量达到了230万磅,与这个世纪的头一年相比,足足增长了200倍。

1851年

英国人将中国的茶树和制茶技艺带到印度,茶叶在印度和锡兰被大面积种植,欧洲红茶市场摆脱了对中国产地的依赖。

——摘编自[英]麦克法兰《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材料三:至于武夷北苑,夙著茶名,饥不可食,寒不可衣,末业所存,易荒本务。自各国通商之初番舶云集,商民偶沾其利,遂至争相慕效,满山遍野,愈种愈多……刻近年以来,外洋印度等处产茶日多,行销日滞,富商大贾,历次亏折,裹足不前。

——摘编自卞宝第(晚清官员)《卞制军政书》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