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高中生物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4.2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同步检测

日期: 2025-03-31 同步测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表观遗传特点的是(   )
A、 可以遗传
B、 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
C、 可能引起疾病
D、 可能导致基因组碱基的改变
下列关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对应的关系
B、 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C、 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但会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D、 基因的结构不发生改变一定不会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下列关于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而控制性状
B、 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C、 基因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发生选择性丢失
D、 表观遗传是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的甲基化、组蛋白的乙酰化,可能会抑制该基因的表达
B、 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C、 表观遗传由于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故不能将性状遗传给下一代
D、 外界因素会影响DNA的甲基化水平,如吸烟会使人体细胞内DNA的甲基化水平升高
2013年,我国科学家发现斑马鱼子代胚胎可继承精子DNA甲基化模式,在世界上首次以实验证明精子的表观遗传信息可以完整遗传。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下列关于表观遗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表观遗传的调控机制只有DNA甲基化
B、 可遗传性是表观遗传的特点之一
C、 同卵双胞胎之间的微小差异是表观遗传修饰调控的结果
D、 表观遗传现象是指基因表达发生改变但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
研究发现,蚁群中的两种工蚁“守卫蚁”和“觅食蚁”从形体大小到角色分工都截然不同,但它们的基因却几乎一样。引起这些差异的不是基因的序列本身,而是对同一遗传指令的不同“解读”程度。某种药物的使用可使“守卫蚁”的行为发生转变开始觅食。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两种工蚁的差异说明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B、 “守卫蚁”开始觅食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
C、 药物使“守卫蚁”觅食表明外界因素干扰基因表达
D、 工蚁的行为转变现象有利于蚁群适应环境的变化
最新研究发现,线粒体DNA可以插入核DNA中,且被插入线粒体DNA的核DNA会遗传给子代。在大多数情况下,机体自身会识别插入的线粒体DNA,并在甲基化的过程中使其沉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线粒体DNA进入细胞核的通道可能为核孔
B、 线粒体DNA的插入可能不会导致基因突变的发生
C、 甲基化改变了线粒体DNA的碱基序列,使其不能表达
D、 线粒体DNA插入核基因组DNA中可能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经典遗传学认为生物的变异是由于DNA碱基序列改变导致的,而表观遗传学是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表现型改变的现象。下列不能用表观遗传进行解释的是(   )
A、 遗传信息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患某种遗传病的可能性相似
B、 两株柳穿鱼的花形态结构不同,但该性状相关基因的序列相同
C、 由于喂食导致体型变化的线虫所生后代不接触该食物,但体型仍不变
D、 基因型相同的蜂王和工蜂,两者在体型、寿命、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
①藏报春甲(aa)在20℃时开白花,②藏报春乙(AA)在20℃时开红花,③藏报春丙(AA)在30℃时开白花。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由①②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决定的
B、 由①③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由基因型和环境共同决定的
C、 由②③可知环境影响生物的性状表现
D、 由①②③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表明某小鼠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当A基因的部分碱基被某些化学基团(如-CH3)修饰后,其表达受到抑制(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修饰可以遗传给子代
B、 该修饰不会导致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C、 该修饰可能会影响RNA聚合酶与基因的结合
D、 该修饰不会对生物的表型产生影响
表观遗传是某些基因中碱基序列不变,而是通过影响基因表达与活性的各个环节导致细胞与个体表型改变的现象。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表观遗传可由某些碱基的甲基化引起,发生的表型变化可以遗传给后代
B、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可用表观遗传来解释
C、 吸烟会使人细胞内DNA甲基化水平升高,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D、 染色体上的蛋白质发生甲基化不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玉米的A基因控制叶绿素合成,若无A基因或者无光照,则无法合成叶绿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型为AA的个体均能合成叶绿素
B、 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后代在光下均能合成叶绿素
C、 在缺镁的土壤中,A基因控制的叶绿素合成量不受影响
D、 合成叶绿素是A基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水毛莨在水中和在空气中生长的叶形不同,在水中水毛莨的叶为针叶形,而在空气中却生长为宽叶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毛莨出现针叶形与宽叶形的差异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 水毛莨在不同环境下的叶形不同体现了生物的适应现象
C、 同一株水毛莨中叶形的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D、 这一事例说明了生物的性状并不完全是由基因决定的
纯种黄色(HH)小鼠与纯种黑色(hh)小鼠杂交,子一代小鼠却表现出不同的毛色: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一系列过渡类型。研究表明,H基因上有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该序列有多个位点可发生甲基化修饰(如图所示)。当没有发生甲基化时,H可正常表达,小鼠为黄色。反之,H基因表达就受到抑制,且发生甲基化的位点越多,基因表达被抑制的效果越明显。结合上述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实验表明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B、 甲基化修饰导致H基因的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产生了不同的等位基因
C、 基因型是Hh的小鼠体毛的颜色随H基因发生甲基化的位点的増多而加深(黑)
D、 纯种黄色体毛小鼠与纯种黑色小鼠杂交,正常情况下子一代小鼠的基因型都是Hh
生物基因发生甲基化修饰可出现表观遗传现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两株柳穿鱼植株的基因型相同,花形不同,可能是基因甲基化造成的
B、 基因甲基化造成同卵双胞胎的基因碱基序列发生变化,使同卵双胞胎间具有微小差异
C、 一个蜂群中,蜂王和工蜂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但二者在形态结构等方面不同,可能跟表观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D、 亲本基因发生了甲基化修饰导致表型发生改变,而改变后的性状可以在后代出现
如图为某生物皮肤细胞内黑色素的合成过程(三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对性状的控制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皮肤细胞中基因A不能表达,则基因b也不能表达
B、 若皮肤细胞缺乏图中酶①,则物质甲不能合成,物质乙也不能合成
C、 缺乏基因B或缺乏基因C都会导致皮肤细胞不影响合成黑色素
D、 该图表示的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与囊性纤维化的控制方式相同
香稻米之所以香气浓郁,是因为其含有多种挥发性有机物质,其中2-AP是香稻米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2-AP的积累量与水稻的香味强度密切相关,2-AP的合成和代谢途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型为BB的植株中,一个基因B发生隐性突变后,水稻无法表现出香味性状
B、 基因型为ff的植株中,一个基因f发生显性突变后,水稻的香味强度会提高
C、 图示过程体现了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D、 基因型为bbFF、bbff或BBFF的水稻可能会有少许香味
如图为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程a,b分别表示转录和翻译
B、 镰刀型红细胞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1突变
C、 基因1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性状的
D、 人体不能合成黑色素可能是基因2不能表达

综合题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