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广东省茂名市3校联考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2月月考生物试题

日期: 2025-03-28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下列关于珊瑚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身体呈辐射对称
B、 能分泌石灰质物质
C、 体表有角质层
D、 有口无肛门
如图是涡虫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是口,食物残渣从此处排出
B、 身体呈辐射对称
C、 乙是腹面
D、 ②可吞食猎物
蛲虫病主要症状是使人体肛门奇痒难耐,下列与蛲虫的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    )
A、 身体细长,呈圆柱形
B、 体表有角质层
C、 有口有肛门
D、 消化管结构复杂
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鼠妇,下列关于鼠妇所属动物的动物类群及特征,以下四位同学的观点,正确的是(    )

A、 体表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属于软体动物
B、 身体有分节,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属于环节动物
C、 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属于节肢动物
D、 有很多足,善于爬行,属于爬行动物
蝗虫能大量繁殖、集群和迁飞,所到之处农作物被大面积毁坏,造成“蝗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蝗虫口器适于取食植物性食物
B、 蝗虫通过气管进行气体的交换
C、 外骨骼可保护其不被天敌吃掉
D、 蝗虫可通过飞行扩大危害范围
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是所有的鸟类都能够飞行
B、 鸟类发达的胸肌牵动两翼完成飞行运动
C、 吸气和呼气都能在肺和气囊内进行气体交换
D、 由于鸟类的体温恒定,从而扩大了鸟类的分布范围
人体的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
A、 动力作用和支点作用
B、 杠杆作用和动力作用
C、 支点作用和杠杆作用
D、 支点作用和动力作用
如表是某学校生物小组的同学们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时获得的数据,下列关于该实验及该表数据分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时间

2分30秒

1分20秒

40秒

A、 实验前使小鼠处于饥饿状态
B、 小鼠一旦学会了走迷宫,就一定不会忘记
C、 小鼠“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多,用时就越多
D、 小鼠获取食物的时间一次比一次少,说明小鼠的学习能力比蚯蚓强
下列动物的行为需要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是(  )
A、 蜜蜂传粉
B、 乌贼喷墨
C、 飞蛾扑火
D、 蚂蚁搬家
如图所示各种生物都很微小,但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却存在较大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
B、 ②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 ③没有细胞结构
D、 ①②③都有成形的细胞核
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识别变质的食品。下列对变质牛奶识别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新鲜的牛奶上层出现较多的清水
B、 酸奶不凝结,呈水状
C、 鲜牛奶没有了原有的风味和口感
D、 酸奶中发现有一些乳酸菌
幽门螺杆菌是寄生在人体胃内的一种细菌,可能引起胃癌,对这种细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用孢子繁殖
B、 有真正的细胞核
C、 没有细胞壁
D、 自己不能制造有机物
游客每年都能在江苏盐城——睹丹顶鹤的曼妙舞姿,保护丹顶鹤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
A、 制定法律,禁止人们狩猎和买卖 
B、 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 
C、 迁出原地,在动物园中保护 
D、 应用基因工程,进行人工繁殖
下列分类单位中包含动物种类最多的是(   )
A、 哺乳纲
B、 猫科
C、 食肉目
D、 猫属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最根本区别是(    )
A、 是否产生生殖细胞
B、 是否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C、 是否产生果实
D、 是否开花
下面是技术人员繁育植物时常用的几种方法,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组织培养,可培育出新品种
B、 ②是嫁接,可以改良植物性状
C、 ③是压条,能保留母体优良性状
D、 ①②③都属于营养繁殖方式
麻皮蝽俗称“臭大姐”,是生活中常见的昆虫。如图是其发育过程简图,下列关于麻皮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
B、 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差别很大
C、 其生殖方式为卵生
D、 若虫的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丝绸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物之一,是由蚕结茧时分泌的蚕丝纺织而成。如图是家蚕发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A、 阶段③→⑦存在蜕皮现象
B、 家蚕的发育方式是完全变态发育
C、 与蝗虫相比,家蚕特有的发育阶段是⑧期
D、 农业上可通过延长⑧期来提高蚕丝产量
凹耳蛙是我国特有物种,外貌与普通青蛙相似,耳部凹陷形成外耳道是其独特的特征。下列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凹耳蛙属于变温动物,与蛇一样有冬眠行为
B、 凹耳蛙的发育经历了蝌蚪→幼蛙→成蛙
C、 凹耳蛙能水陆两栖生活,完全用肺呼吸
D、 凹耳蛙的突出特点是体内受精、变态发育
近年来,市场上的双黄鸡蛋越来越常见(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双黄鸡蛋一定能孵化出两只雏鸡
B、 卵细胞由卵白、卵黄、胚盘组成
C、 鸡蛋液中的白色絮状物是系带,起固定卵黄的作用
D、 卵黄上的小白点是胎盘,内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
所有鸟类繁殖后代必须要有的行为有(  )
A、 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B、 求偶、交配、筑巢、产卵
C、 求偶、交配、产卵、孵卵
D、 求偶、交配、产卵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资料分析题

(dù) 虫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具危害性的昆虫,它们可以栖息在森林、城市的绿化树以及日常生活的一些木制品中。

齿小是小虫的一个类群,主要以松科植物(如云杉和落叶松)为寄主。5月下旬,雄虫会降落在寄主植物的树皮上咬开一个入侵孔,然后继续向内蛀食,在树皮下形成一个近圆形的坑道,我们称之为“婚室”或“交配室”。雄虫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聚集信息素,吸引雌虫进入婚室与雄虫交配。受精卵发育成幼虫后,幼虫会继续蛀食树皮构建蛹室并在其内化蛹。

寄主植物在受到齿小攻击时会分泌树脂将其包裹,树脂中的一些化学成分会对齿小蠹产生毒害作用,将其杀死。不仅如此,树脂中的一些挥发性物质还可以起到驱避齿小露及吸引其天敌的作用。

齿小露如何克服寄主的抵抗呢?齿小蠹释放的聚集信息素也会吸引更多的雄虫对寄主植物展开多点攻击,消耗寄主的抵抗能力,提高齿小的入侵成功率。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某些真菌会依靠齿小进行传播和扩散。这些真菌随齿小进入寄主树木内,影响树脂合成、阻碍树脂流动,帮助齿小蠹抵抗树脂的危害,同时也会侵入到树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汲取营养,最终导致寄主树木死亡。

防治齿小大都采用聚集信息素结合诱捕器的害虫管理技术。此技术是将装了聚集信息素诱芯的诱捕器悬挂在齿小蠹的非寄主植物上,同时将具有驱避功能的成分固定在寄主植物上,从而达到保护寄主植物和高效诱捕齿小蠹的双重目的。由于聚集信息素是通过缓释材料向外释放的,持续时间较长,在野外可以使用3个月左右,降低了对人工的需求。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