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11-16
期末考试
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所谓历史虚无主义,是指借口历史认知中存在相对性,而随意歪曲历史真相和抹杀历史认知中既有的真理性的一种非理性倾向。

古人云:"自古有天下国家者,行事见于当时,是非公于后世。""行事"业已定格为史实或真相,是唯一的;"是非"的评判则属价值判断。历史无法重现,后世绵绵,人们的认知也不免见智见仁。尽管如此,人们对历史的认知仍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不容陷入相对主义或随意颠倒历史。列宁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无疑包含着相对主义,可是它并不归结为相对主义,这就是说,它不是在否定容观真理的意义上,而是在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意义上,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

胡适曾指出,历史研究需要坚持两个基本点:一是还其“本来面目”,即求历史的真相;二是评其“是非”,即要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如果不能做到前者,“则多诬古人”;不能做到后者,"则多误今人"。所谓"诬古人",就是歪曲历史,有辱前贤;所谓"误今人",就是误导当下,尤其是天真的青年人。这是十分深刻的见解。历史虚无主义既"诬古人",又"误今人",但其为害之烈,远远超出了学术研究的范围。龚自珍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道尽了国人对国史的珍重与国之兴衰间的依存关系。

(摘编自郑师渠《历史虚无主义既诬古人又误今人》)

材料二:

尽管新诗充满了对“新”的渴望,批评家也认可这种求新的强烈冲动,但是新诗批评在话语层面上,远没有摆脱古典、传统的影响,"新旧同台,古今杂陈"是现代新诗批评话语的重要表现形态。在与西方、时代、传统的三维牵拉中、对古典诗歌、诗论话语的顾视往往带来一种持久的张力。新诗批评话语一直保持了对传统的开放姿态,并没有把自己禁闭在现代的单向维度里

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中为了给湖畔派几位少年诗人的情诗一个地位,特别说到中国缺少情诗,有的只是"忆内""寄内"诗,这是因为他明白,新诗地位的给定或意义的赋予,终在与传统的此照中才有可能实现  说李金发的诗一部分一部分可以懂,合起来却没有意思,仿佛大大小红红绿绿一串珠子,藏起了串儿,得读者自己串着雎明眼人可以看出这足对南宋张炎《词源》中"贫窗词如七宝楼台炫人眼目,拆碎下来不成片段"说法的现代翻版。

在现代新诗批评的场城里,批评家对古典诗歌、诗论话语或正向征引,或反向利用,有时是有忿识的,有时出于游意识的需要,都表明现代诗歌在新旧这一焦点上纠缠的复杂性。双重话语蕴含着双重视野。传统不是简单地向后看就可以遇见的,是向前走迎面撞上的,对现代的实验愈深入,对传统的需要就愈边切。

(摘编自程继龙《现代新诗批评的中国形态建构》)

材料三:

我们亟须在唯物史观的现论指导下,突破"西方中心"论的藩篱,系统、全面地追踪和梳理西方学术的流变与演进,以理性的态度对之作批判借鉴,从批判借鉴不断升华到自主的学术创新。

运用原始史料来进行研究乃是"中国学派"建构的根基。根基不牢的历史研究,势必会如沙中垒塔而难以矗立,其结论必定流于空谈乃至虚妄,更不用说建构学派了。在过去,由于环境闭塞与客观条件限制,我们在史料搜集、运用上多有缺陷。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多与学术信息的扩大,这一缺陷正在不断得到弥补。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历史学并非是史料学。史料并非都是历史事实的忠实记录,即便是最权威的原始资料,也常常精芜并存。占有充足的史料并不意味着拥有对历史的话语权,科学的历史研究绝非是对史料的大量堆砌、机械排比与简单组合。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来甄别、考量、解析与阐证史料,才有可能作出接近历史真实的诠释。

(摘编自孟广林《建构世界史研究“中国学派”》)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永远的门

邵宝健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可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见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的常住人口各为一人。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擦身而过,脚步并不为之放慢。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有幸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就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了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的身材,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庄。衣饰素雅又不失时髦。风韵犹存。她在西街那家出售鲜花的商店工作。邻居们不清楚,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可想而知,梳理的次数极少。背有点驼了。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肩胛,瘦削的手。只是那双大大的眼睛,总烁着年轻的光,烁着他的渴望。

他回家的时候,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蜡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下班回家后,便久久地耽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吸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到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这只花瓶永久性的位置。

除此以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傍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

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斌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秋季的一个雨蒙蒙的清晨。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跳动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那位潘雪娥没有哭,但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里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突然。

人们在整理画师的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他的屋子里尽管灰蒙蒙的,但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过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投开那只老式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上攻守二策状

范仲淹

臣某言:窃观西事以来、每议攻守,未见适中。或曰:"必行进讨,以期平定。"臣谓诸进讨,则兵分将寡,气不完盛。绝漠风沙,迷失南北。馈运楣重,动有钞掠。贼之巢穴,复阻河外,非有奇将,不能远袭。至若寇常并兵来扰一路每有朝旨令人界牵制其如将帅方略非有素定茫然轻进不知所图。但求虚弱之处,以刹窃为功,既不能大振兵威,故不能少分赋势,此进讨幸制之无效也。或曰:“宜用守策,来则御之,去则勿逐。”臣观今之守边,多非土兵,不乐久戍;又无营田, 必烦远馈。久戍则军情危殆,远馈则民力将竭,岁月绵久,恐生他患,此守御之未利也。

臣窃见延安之西,庆州之东,有赋界百余里,侵入汉地。中有金汤、白豹、后桥三寨,阻延、庆二州径过道路,使兵势不接,策应迂远。可攻之地,其在于此。军行入界,乃大为城寨,以据其地。俟城寨坚完,当留土兵以守之。必严其戒曰:"贼大至,则明斥候, 召援兵,坚壁清野以困之;小至,则扼险设伏以待之。"如取下一处,城寨平定,则更图一处,为据守之策。

臣观西戎居绝漠之外,倚远而险,未易可取。国用民力、日以届之,此中原积兵之忧。臣观今之边寨,皆可使弓手土兵以守之,因置营田,兵获余羡,中臬于官。人乐其勤,公收其利、则转输之患,久可息矣。且使其兵徒家塞下,重田利,习地势,顾父母妻子而坚其守。傥朝廷许行此道,庶几守愈久而备愈充。

臣观孝文时,将军陈武请议征讨,孝文曰:"兵,凶器也,难克所愿。今未能销距,愿且竖边设候,结和通使,休宁北陪,为功多矣,且无议兵。"故百姓得息肩于田亩、鸡鸣犬吠,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臣谓国家用攻,则宜取其近,而兵势不危;归守,则必图其久,而民力不 匮。臣谨议。

(选自《范文正集》,何删节)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母亲在十五岁的时候到我们家里来。那时候我们的家道寒微,母亲又多子息,白日里家务忙碌,到晚来背着弟弟在菜油灯下洗尿布的光景,我至今也还记得。母亲因为这样过于劳苦的原故,每年交秋的时候总要晕倒一回,在旧时称为“晕病”。

芭蕉花的故事是和这晕病关连着的。

在我们四川的乡下,相传这芭蕉花是治晕病的良药。母亲发了病时,我们便要四处托人去购买芭蕉花。但这芭蕉花是不容易购买的。因为笆蕉在我们四川很不容易开花,开了花时乡里人都视为祥瑞,不肯轻易摘卖。

芭蕉花的故事便是和我母亲的晕病关连着的。

我们四川人大约是外省人居多,我们的祖宗原是福建的人。我们福建人的会馆是天后宫,供的是一位女神叫作“天后圣母”。

那是我五六岁时候的事了。我们的母亲又发了晕病。我同我的二哥,同到天后宫去,隔着窗看见散馆园内的一簇芭蕉,其中有一株刚好开着一朵大黄花。我们欢喜极了。我们商量着便翻过窗去摘取那朵芭蕉花。我们两人好容易把花苞摘了下来,回到家里了。

我捧着跑到母亲的床前,母亲问我是从甚么地方拿来的,我便直说是在天后宫掏来的。我母亲听了便大地生气,她立地叫我们跪在床前。我们一面挨打,一面伤心。母亲病了要吃芭蕉花。在别处园子里掏了一朵回来,为甚么就犯了这样大的过错呢?

这样的一段故事,我现在一想到母亲,无端地便涌上了心来。我现在离家已十二三年,值此新秋,又是风雨飘摇的深夜,天涯羁容不胜落寞的情怀,思念着母亲,我一阵阵鼻酸眼胀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