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嘉祥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题

作者UID:17982309
日期: 2024-11-13
期中考试
现代文阅读(32 分)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一: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 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在上文所 说的孤立、隔膜是就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 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 社 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少。我想我们很可以说,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 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 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 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 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 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 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 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 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 生的社会; 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前者是礼俗社会, 后者是法理社会。生活上被 土地所囿住的乡民, 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 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 并不是由于我 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 出来的结果。这过程是《论语》 第一句里的“习”字。“学”是和陌生事物的最初接触,  “习”是陶 炼,  “不亦悦乎”是描写熟悉之后的亲密感觉。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 我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规 矩的自由。这和法律所保障的自由不同。规矩不是法律, 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从俗即是从心。 换一句话说,社会和个人在这里通了家。

“我们大家是熟人, 打个招呼就是了, 还用得着多说么?”——这类的话已经成了我们现代社会 的阻碍。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 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 所以得讲个明白; 还要怕口说无 凭, 画个押, 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这不是见外了么?”乡 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这信任并非没有根据的, 其实最可靠也没有了, 因为这是规矩。西洋的商人到现在还时常说中国人的信用是天生的。类于神话的故事真多: 说是某人接到了大批磁器, 还是他 祖父在中国时订的货, 一文不要地交了来, 还说着许多不能及早寄出的抱歉话。 —— 乡土社会的信用 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这自是“土气”的一种特色。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的在一个地方生下 根, 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 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 从容地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 像母亲对于 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 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 还能听出没有 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

(节选自《乡土中国》,有删减)

材料二:

乡土情结作为中国人集体潜意识里的一种心理状态, 主要由农耕文明和儒家思想演化而来, 其基 本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其一, 归隐山林的乡土情结。归隐山林源于志士或诗人对世俗社会人情世故的厌恶, 更是对乡土

自然的内心向往。他们远离尘世的喧嚣,而甘享乡居的宁静。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是最形象的注解。

其二, 思念故乡的乡土情结。“露从今年白, 月是故乡明。”“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 亲。”思乡思亲本身就是一种浓厚的乡土情结, 正是这种乡土情结的存在, 即使“少小离家老大回”, 但乡音始终未改。对于故土,国人始终是难以割舍的。

其三, 衣锦还乡的乡土情结。《史记•项羽本纪》中写到: “富贵不归故乡, 如衣锦夜行, 谁知之

者! ”项羽为何自刎乌江?这句诗中可窥其因。衣锦还乡的乡土情结是人的欲望和价值扩大化的一种 体现。因为在很多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中,事业的成功只有得到乡人的认可才是最大的荣耀。

(选自高申贵《关于中国人乡土情结的文化思考》)

材料三:

乡土作为人类诞生的摇篮, 成了人类共同拥有的童年记忆。当人类成群结队地拥向文明发达的城 市之后, 人们的情感与乡土仍然有着不能阻断的精神联系, 乡土成了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 也是滋补 作家的肥沃土壤。马克 ·吐温对家乡密西西比河的乡村生活的描摹, 福克纳对美国南方风情画般的描 绘, 以及屠格涅夫、契诃夫、托尔斯泰对俄罗斯的广阔草原、森林和乡村生活的由衷赞美, 都已证明 乡土像母亲一样孕育了诸多作家和他们的作品。在中国, 从乡土小说的奠基者——鲁迅、茅盾、沈从 文、废名,到后来的汪曾祺、孙犁、莫言等,他们始终痴情地关注着那片充满苦难与温情的乡土。

一般意义上的“乡土文学”作家是以农村生活为描写对象,这是相对于其他生活领域 (如城市、 军营、知识界等) 而言的。这些“乡土作家”特别地关心乡间外观上和一般生活形式上区别于其他生 活领域的特色, 他们努力追求自己笔下乡间的独特性, 并一律带有较为浓重的“乡恋”色彩。与此不 同, 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一个中国古老、充满苦难的乡村, 它不是历史主义者眼中的某个特定阶 段的乡村, 而是一块永恒的土地, 被时间滤去了历史附着在乡村生活表面的短暂性特征, 其生活呈现 为最基本的形态: 吃、喝、生育、暴力、死亡……他努力书写高密东北乡人的贫苦, 写出他们的艰难 抗争, 写出他们虽贫困却有着不屈的精神、美好的道德与淳朴善良的人性, 表现了作家按照自己心目 中的理想家园去整合现实、祈求故土复兴的美好愿望,成就了他的诺贝尔文学奖的高度。

(节选自黄志刚《莫言小说乡土情结探源》,有删改)

现代文阅读Ⅱ

与陌生人交流

铁凝

①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上学的路程大约十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 小吃店买早点。

②那年我十三岁,念初中一年级。正是“深挖洞,广积粮”的时候,因此一入学便开始了拉 土、扣坯、挖防空洞。我正在发育的身体,乐观地承受着强重的体力劳动,而我的脑子则空空荡 荡。

③每日的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看炸馃子的 师傅麻利、娴熟的操作。站在锅前负责炸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 着油条,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那用来控油的钢丝笸箩。因为油是珍贵的,控油这一关就显得 格外重要。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属于自己业务范围的事——翻动、捞起,但她的操 作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来时,我发现她 长得非常好看,她那新鲜的肤色,那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栗色头发,那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 切……在我当时的年岁,无法用词汇去形容一个成年女人的美,但一个成年女人的美却真实地震动 着我,使我对自己充满自卑,又充满希冀。

④关于美女,那时我知道得太少,即使见过一点可怜的图片,也觉得那图们分外遥远、虚渺。 惟有这炸馃子的姑娘,是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她使我空荡的头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 发现我原本也是个女性,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

⑤以后的早晨,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 姿态,她擦汗的手式,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在脑后 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和她之间的距离。当寒冷的冬季我戴上围巾又故意拉下几缕头发散出 来时,我的内心立刻充满愉快。日子在我对她的摹仿中生着情趣,脑子不再空荡,我觉出一个新的 我自己正在我身上诞生。

⑥后来我们搬了家。直到几年后我返回城市,又偶尔路过那家小吃店时,发现那姑娘还在。五 印的铁锅仍旧沸腾着,她仍旧手持细长的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栗色头发已经剪短,短发在已染上 油斑的白帽子边沿纷飞。她还是用我熟悉的那姿式擦汗。她抬起脸来,脸色使人分不清是自然的红 润,还是被炉火烤得通红。她没了昔日的愉快,那已然发胖的身形也失却了从前的灵巧。我站在锅 前,用一个成年的我审视那更加成年的她,初次怀疑起我少年时代的审美标准。因为,站在我面前 的实在只是一名普通妇女。她的声音略显沙哑,眼光疲惫而又烦躁。好像许多年来她从未有过愉  快,只一味地领受着这油烟和油锅的煎熬。

⑦又是一些年过去,一个不再幼稚的我却又一次光顾那家小吃店了。记得是秋天的一个下午, 门口只有一只安静的油锅,于是我走进店内。我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 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 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他求地交给了这店、这柜台。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 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四十来岁。

⑧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 我 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

⑨“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 ”我说。

⑩“现在没有。 ”她漠然地告诉我。

⑪“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 ”我说。

⑫“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 ”她打断我。

⑬“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您……”

⑭“你到底想干什么? ”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⑮“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

⑯“嗯? ”她意外地转过脸来。

⑰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又为我和她那无法契合的对话感到没趣。 但我忘不了她那声意外的“嗯”,和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我多么愿意相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 对她的赞美。

⑱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个小吃店。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 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 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 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

⑲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 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再去唤起她那爱美的 心意。

⑳当你克服着虚荣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里处处会充满陌生的魅力。

(有删减)

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文言文阅读

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 梦长庚星, 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① ,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曰:  “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 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  “子,谪仙人也! ”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沉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② 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脩,与知章、李适之、 汝阳王璡、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 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 道寻阳, 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 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节选自《新唐书 ·李白传》,有删减)

【注】①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② :huì,洒。

语言文字运用(14 分)
语言文字运用Ⅰ

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面向现实人生的伦理学说,其生命力和重要影 响主要是日常应用。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与西方哲学及文化      。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 多德,到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都热衷于构造一个能够解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 严密理论系统,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问题等。从孔孟、老庄,到中国的程朱、陆王等,他们即使也包括对认识论、方法论和辩证法的思考, 却并不      , 层层追问 “是什么、为什 么 ”,而只是       地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并且其所探寻的问题多半集中在社会人生方  面,主要涉猎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等。

这种不仅讲究“学”,更看重“用”,不仅讲究“知”,更看重“行”的理念,也就是“      ”的思想,在有关君子及君子文化的论述中尤为突出。 ( )《论语》中的这类论述,无不鲜明体现出儒家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洋溢的“实用理性”精神。这种重行动、轻言词,重实 践、轻思辨的观念,使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都不是把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悌等只是 作为一种理论或学术来探讨,而是作为一种值得遵循并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推向社会、推向大众。 其结果就是要在全社会尽可能多地培育和塑造君子人格,并以其为引导带动各阶层大兴君子文化、 大倡君子之风、大行君子之道。

写作(70 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