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2023年九年级历史第二次中考适应性考试试卷

日期: 2025-03-30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选出以下各题中最符合题意的一个答案,在答题卡答题区域内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以下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其中“?”处应为(   )

A、 平定噶尔丹叛乱
B、 设置驻藏大臣
C、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 实行金瓶掣签
毛主席的诗词反映着中国革命的艰辛与壮烈历程,以下诗词的创作背景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
A、 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B、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D、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下列关于中古世界的亚洲和欧洲历史的叙述,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B、 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C、 查理曼编纂了《查士丁尼法典》,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
D、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卢浮宫博物馆对公民开放之初的藏品多是宣扬革命的当代画作,如《攻占巴士底监狱》、《处决路易十六》等。两幅画作体现的革命(    )
A、 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B、 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C、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D、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个小题1分,共5分。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把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

综合问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第36小题10 分。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把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

管子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经济举措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根据下列篇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篇目一:人口变化

材料中国古代(西汉-清)人口分布变化

时间断面

西汉(2年)

西晋(280年)

唐代(742年)

北宋(1102年)

南宋(1208年)

明代(1460年)

清代(1820年)

南方地区人口占比

24.04%

48.11%

44.24%

63.42%

53.98%

58.33%

65.97%

一一摘编自龚胜生等《两千年来中国经济重心变迁的量化分析》

篇目二:技术改进

材料宋代南方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改进情况(部分)

项目

材料出处

项目一:生产工具

宋代两浙路使用的曲辕犁非常先进,而且有的还加装了钢刃农具“料刀”,谓之“开荒裂刀”用来垦辟荒田,铁搭,是另一种重要农具, "南方农家或乏牛犁,举此斫地,以代耕垦”。

摘编自漆侠《中国经济史.宋代经济卷》

项目二:水利技术

宋人在江南,沿海筑海塘,丘陵修中小型水库蓄水,围湖围海,大规模开辟“水利田”,在两浙及江东地区,高地采用设置堰闸等方法引水。低田则采取浚治河渠等手段解决其积水等问题。

摘编自方健《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之一:农业篇》

项目三:种植技术

唐以前,江南实行土地轮耕。约唐中期开始,水稻插秧技术推广,土地实现连作。宋代实行稻麦复种技术,即水稻收获后复种冬小麦,农作物实现了一年两熟。

摘编自韩茂莉《论北方移民所携农业技术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篇目三:物种传播

材料直到十六世纪中 期,玉米就巳传入中国。明清时期传入的农作物还有花生,成为主要的油料作物,马铃薯传入我国后,分布之处多为贫瘠冷凉山区。明代中叶,烟草自菲律宾传入中国,它不仅损害了吸食者的健康,同时侵占了大量的良田。

——摘编自林力杰《明清时期福建农业发展与农业商品化》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7小题10分,第38小题10分,共20分。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把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