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仿真模拟卷

日期: 2025-03-28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选项涂黑。)

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毛泽东等7人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7人中,共产党员4人,民革党员2人,民盟盟员1人。这表明,即将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    )
A、   从产生过程和人员的组成看都具有民主性质
B、 是新中国建设事业领导核心和最高权力机构
C、 标志着中国大陆实现了领土统一和人民解放
D、 标志着中国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
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对新中国成立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在首都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
B、 毛泽东在典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C、 典礼上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第一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D、 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到1957年底,一五计划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56项工程”已开工的达135个,钢材自给率已达86%,机械设备自给率达60%以上。这说明一五计划(    )
A、 建立了国家工业化初步基础
B、 改变了工业倚重沿海的布局
C、 完善了国防工业体系的框架
D、 培养了大批工业化建设人才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曲线图,其中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发展状况(    )

A、 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B、 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 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D、 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加入WTO之后,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积极参与规则谈判和制定、推动改革,引领新兴议题,是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参与者”。这说明,中国加入WTO(    )
A、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B、 极大推动中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C、 标志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 中国智慧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最早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会议是(   )
A、 中国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963一1964年, 中国与当时尚未建交的阿根廷、 乌拉圭、巴西开展了足球交流活动。 1964年10月,周恩来总理接见了墨西哥体育代表团。该时期我国体有交流活动( )
A、 有利于改善当时中国外交环境
B、 推动了中国与亚非各国友好交往
C、 为“求同存异”方针奠定基础
D、 反映了中国外交取得了丰硕成果
中共十九大提出了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军目标。下列措施中与这一目标不符的是(    )
A、 扩大人民军队规模,增加人民军队数量
B、 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C、 成立五大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D、 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图片展。请根据图片选择最恰当的一条标语(    )

A、 95年英雄前辈长征精神永远传承
B、 95年磨砺利剑科技强军常换新颜
C、 95年不忘初心传承红色服务人民
D、 95年披荆斩棘本色不改为国为民
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湮灭于世界民族之林。20世纪末,中国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主要得益于(    )
A、 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B、 新中国成立使人民当家作主
C、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D、 改革开放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深圳市建设有深水港货运码头、国际客运邮轮中心、国际机场、火车站、四通八达的地铁,各区都建设有长途汽车客运站,市内公交线路密布。这些交通设施的建设说明(    )
A、 改革开放先行示范取得新成就
B、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充满活力
C、 海陆空水综合立体交通网形成
D、 落实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现代城市街头各种送外卖的车辆络绎不绝,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挑选附近的各种美食,并享受上门送餐服务,这为许多上班族节省出更多的工作、休息时间。这一现象反映了(    )
A、 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B、 城市生活方式受互联网影响
C、 城市交通建设推动了快餐行业发展
D、 经济发展丰富人们饮食结构

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4分,第32小题14分,第33小题12分,共40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现代史大事年表

时间

历史事件

194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0月

抗美援朝战争开始

1953年

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64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1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恢复

1972年

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1972年9月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此时,美国再也不能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了。中国对美国改善中美关系的表示,作出了积极的反应。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美国代表团访问中国。“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轰动了世界。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一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部编《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请回答:

“无兵不安”“忘战必危”。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在英勇的经过了考验的人民解放军的基础上,我们的人民武装力量必须保存和发展起来。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

材料二: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着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材料三:成立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举措,必将成为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稗,载入人民军队史册。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上的训词

材料四: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应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目标下来认识和推进,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

——自《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