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日期: 2025-04-19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8小题,共24分)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瘫痪  憔悴  睫毛  花枝招展
B、 喉咙  抖擞  啜泣  哄堂大笑
C、 骇骨  嘹亮  妥当  人声顶沸
D、 荫蔽  尴尬  枯涸  絮絮叨叨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 应/
B、 感/气              
C、 参/钦
D、 憔/纯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开学季来临,北京画院也推出了一张“开学”海报,画面中齐白石笔下被大人牵着的小孩在哭闹着,令人忍俊不禁
B、 一个国家要有文化主体性,才能去吸收其他文化的精华,否则,分辨能力就会差了,随声附和的东西也就会更多了。
C、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一个各得其所的窗口,国人藉此看世界,老外也藉此看中国。
D、 小陈搭建的数字农业服务平台为减少洪灾对果农的影响,助销葡萄五百万斤,看到这一数字,他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首颗由我国高校学生自主设计、研制与管控的纳卫星。
B、 我国重新修订《食品安全法》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被称为“最严食品安全法’”。
C、 因为《夺冠》聚焦中国女排的拼搏故事,展现了中国女排的精神,所以备受关注。
D、 一阵汽笛声响,“奋斗者”号在实现了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后,胜利返航。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中在迎神会上描写的无常,名为鬼实为人,借鬼讽人,伸张正义。
B、 《西游记》的主要情节是围绕着“大闹天宫”和“西天取经”这两大故事展开的。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不过也有一些降妖伏魔的故事,套路类同,情节简单。
C、 清代作家吴承恩的《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多彩的神魔世界,各路神佛妖魔都写的栩栩如生,鲁迅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
D、 《朝花夕拾》写的虽大多是个人生活,但也展现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与风气。
下面理解性默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诗中表现对个人身世和时代变化的悲叹和感慨的诗句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九度闻”。
B、 李商隐在《夜雨寄北》诗中通过想象表现了他对妻子无尽思念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现了其思乡之情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D、 谭嗣同《潼关》将水、山写活了,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入的少年意气的诗句是:“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是(  )
A、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B、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肃瑟,洪波涌起。
C、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姜江水流。       
D、 枯滕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小题,共5分)

   (共11题,33分)

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完成练习。

材料一

筷子是中国独创的餐具,迄今至少使用了3000多年。最早的筷子是以毛竹制成,助我们完成摄食大事的。后来又有用兽骨、木头、象牙等制作的筷子。《史记〉》 中就有“纣为象箸而箕子唏”的记载,意思是说纣王生活奢靡,使用的筷子都是象牙制成的,箕子为之哀叹,替国家的前途担忧。

明清时期,南方水上人家因期盼快而安全地到达目的地,将“著”称为“快儿”。此名迅速传开,寄托了人们对“行船畅快无阻”的美好愿望。又因筷子多用竹木制成,久而久之,后人就给“快”加了个竹字头,称作“筷子”了。

筷子实际上是手的延伸,细细的两根筷子,捏在手.上,大拇指和食指负责固定,中指和无名指则起到分合筷子的作用,能截、能夹、能撮、能扒。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

筷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一头圆、一头方,圆象征天,方象征地,这是中国人对自然最朴素的理解。在许多地方,筷子可作为新婚礼物,寓意成双成对、快生贵子。朋友之间,常以“折筷盟誓”来显示团结的力量。在中国传统节日中,十双筷子寓意十全十美、团团圆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说:“中华民族是个优秀的民族,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发明了筷子,如此简单的两根东西,却高妙绝伦地应用了物理学上的杠杆原理。筷子是人类手指的延伸,手指能做的事,它都能做。不怕高热,不怕寒冻,真是高明极了。”

(取材于施芳、李阳波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近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蔡建强教授指出,如果筷子选择不当、超期使用、存放不当、清洗不当等,都会导致筷子滋生细菌,从而引发腹泻、呕吐等现象,甚至可能引发各种疾病。

蔡建强提醒大家,由于家庭筷子使用频率高且长期用水清洗,导致筷子的含水量特别高,很容易滋生细菌,同时由于普遍交叉使用及清洗,很容易诱发各类胃肠疾病及肝炎等。因此,在使用筷子时,每天都要观察一下,筷子表面是否附着斑点,特别是霉斑。如果筷子上出现非竹子或木头本色的斑点,表示该筷子很可能已经发霉变质,不可继续使用。

(摘编自李颖《家中筷子长期使用有何危险?》,《科技日报》) 

阅读《四季分明》,完成练习。

四季分明

程丽则

①隆冬的深圳街头依然保留着夏的痕迹,我第一次在这样的季节里穿着丝袜、短裙来来去去,感觉好极了。乍回到寒风萧萧的南京,我忍不住频频回首,不料友人却对我说:南京城冬天冷,夏天热,可是它四季分明,每一季都让你为生命的力量而感动。

②年复一年,我行走在北京西路(注:南京城内一条街道的名称)上,两行笔直的银杏树是一道四季分明的风景线:初春的细雨淋湿了它们柔弱的嫩芽,不知不觉中绿就覆满了枝头;夏日的它们是比不上法国梧桐的大家气派,却也亭亭玉立,碧荫如盖;秋风渐起是它们最美的时节,短短一季凝聚了一生的精彩,片片金黄的“小扇儿”在晴空下潇洒飞扬又无声飘落,簇簇白果已珠圆玉润待字闺中;冬季来临,它们淡妆素裹,脱尽繁华,只留下干干净净的枝条与风雪共舞。

③有人说南京没有春天,那是因为人们恨这里春光短暂,缕缕梅香携春来到紫金山下,经不得几番风雨,白玉兰、樱花已是落红满地,乍暖还寒之中,草也绿了,叶也绿了,南京的春天,活脱脱是十六七岁少女的花季,转瞬即逝。

④夏季说来就来,刚到五月满城就飘起美丽的裙子,到了七月,更是热得浓烈、热得深沉,仿佛一场爱得死去活来的恋情,让人大汗淋漓,透不过气来。

⑤秋风中的南京,天特别蓝,云特别白,有大雁飞过,有菊黄枝头,有艳阳高照,有雨丝缠绵,那千姿百态如人到中年历经甘苦,展现出成熟的魅力,欲说还休的无奈。

⑥一夜大雪装饰了辽阔的天地,校园里许多来自南方的新同学兴奋地在大操场厚厚的雪层上打滚,这是在他们十八岁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惊讶四季变化的奇光异彩,第一次惊讶冬天如此美丽。

⑦红红绿绿,冷冷热热,四季分明的南京给了我们生命的启示,生命中的春夏秋冬赋予我们圆满的人生。

⑧透过今夜雪色迷蒙,隐约可寻春影萌动,那是一年四季的轮回。

    (1题,50分)

     (3题,共8分)

以下对于鲁迅《朝花夕拾》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花夕拾》原来集名是《故事新编》,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10篇。
B、 朝花夕拾的“朝”是早上的意思,“夕”是晚上的意思。对朝花夕拾书名进行分析:早上的花晚上来捡,就是成年时回忆往事。
C、 《朝花夕拾》中的《藤野先生》写出了鲁迅“弃医从文”的动因。
D、 《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写出了阿长得纯朴善良以及愚昧。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西游记》中牛魔王、铁扇公主和红孩儿是一家人,牛魔王和镇元大仙是亲兄弟。
B、 在阅读名著《西游记》的时候,可以综合运用精读和跳读。
C、 章回体长篇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居士,又称射阳山人 ,明代人。
D、 《西游记》启示我们:人生就要有所追求,为了实现理想而披荆斩棘,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以超强的韧劲和斗志战胜一切困难,直至达到胜利的终点。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