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物理试卷库

北京市海淀区2023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日期: 2025-04-01 中考模拟 来源:出卷网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4分,每题2分)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 )
A、 焦耳(J)
B、 帕斯卡(Pa)
C、 牛顿(N)
D、 瓦特(W)
关于能源以及能量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潮汐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 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 风力发电的过程中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D、 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因此各种能源都是取之不尽的
下列措施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
A、 将新鲜的草莓装入保鲜盒中并冷藏
B、 将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C、 将湿头发用电热吹风机吹干
D、 将水泥地面上的积水向四周扫开
下列实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将热牛奶倒入玻璃杯中,玻璃杯温度升高
B、 经阳光暴晒后的柏油路面,其温度升高
C、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
D、 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在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B、 光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m/s
C、 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平面镜中所成像就越大
D、 —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颜色的光
如图是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赛中的场景。在完成接力的过程中,后方运动员乙用力向前推前方运动员甲,甲在冰面上加速滑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在冰面上加速滑行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B、 甲在冰面上加速滑行的过程中,所受的合力不为零
C、 甲能够加速滑行,是因为甲受到惯性的作用
D、 乙用力向前推甲时,乙对甲的力大于甲对乙的力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调节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直到烛焰在光屏中央成一清晰的像(图中未画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此时光屏上呈现的是倒立放大的像,幻灯机就是根据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
B、 若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只在靠近透镜的左侧位置放一个适当的远视镜片,则仍可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C、 若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线处,则光屏向左移动可接收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
D、 若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线处,则光屏向右移动可接收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

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6分,每题2分。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实验探究题(共28分,16、18、20、21、23题各4分,17题2分,19、22题各3分)

科普阅读题(共4分)

请阅读《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并回答问题。

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

2023年4月12日21时,有“人造太阳”之称的中国“环流器”实验装置,成功实现了403s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中国“环流器”是我国探索受控核聚变的重要装置。人们对核聚变的研究源于对太阳能源的认识。太阳主要由氢元素和氨元素组成,太阳中心区的温度高达1500万摄氏度、压强约为标准大气压的3000亿倍、密度约为150g/cm3在此极端条件下,氢原子的所有核外电子几乎都摆脱了原子核的束缚,这些失去电子的氢原子核,有的能克服原子核间很强的静电排斥力而靠得足够近,聚合成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并释放出一定的能量。

核聚变与已经实现和平利用的核裂变相比,其优越性不仅在于同样质量的核材料核聚变释放的能量要比核裂变多4倍以上,更为可喜的是,地球上直接和间接发生核聚变的材料氘核()在海水中储量丰富,同时核聚变更为安全、清洁。

如果要使核聚变得到和平利用,就要使核聚变反应平稳受控进行。要实现受控核聚变,需要将超高温状态下的核燃料,长时间约束在一个非常小的空间内。但是地球上没有任何容器能够承受如此高的温度。为此科学家们想到了利用磁场来约束,其主要结构类似于一个两端相连的闭合通电螺线管,线圈用超导材料制成,可产生强大的电流和磁场,如图所示。由于核燃料在超高温状态下已经变成了带电粒子,磁场对运动的带电粒子可以产生力的作用,因此超高温状态下的核燃料可以被“托举”在磁场中,避免与容器直接接触。

目前,关于受控核聚变的研究工作还在继续,每一次进步都为未来的“人造太阳”注入一缕光芒。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题(共8分,25、26题各4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