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历史试卷库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日期: 2025-03-29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36.0分)

 请根据图片内容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 

A、 多彩的文学成就
B、 繁荣的经济发展
C、 开放的社会风气
D、 开放的对外政策
 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选项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B、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C、 641年,文成公主入藏
D、 唐玄宗册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
 下图是有关民族政权并立存在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④②③①
D、 ②③④①
 《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表明(  )
A、 元朝疆域与唐朝疆域范围相似
B、 元朝在对边疆管理上更趋一体化
C、 元朝赋役负担远远重于唐朝
D、 元朝疆域辽阔,各地联系紧密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朱元璋立下这条祖训的目的是(  )
A、 继承前朝制度,维护政治稳定
B、 分封诸子为王,以藩王代替丞相
C、 将丞相之权分付与厂卫机构
D、 防止朝臣专权,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天工开物》记载了农业、手工业各生产部门的生产技术,包括谷物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盐、制糖、制陶、榨油、造纸、冶炼、兵器、舟车制造和珠玉采琢。由此可知《天工开物》(  )
A、 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理论基础
B、 堪称“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C、 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D、 是明朝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童谣见证历史。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
A、 岳飞抗金
B、 文天祥抗元
C、 戚继光抗倭
D、 马可•波罗来华
 某博物馆计划推出清朝某专题展览,准备了多种资料,其中有如下所示三件文物。据此判断,该展览的主题是(  ) 

A、 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B、 驻藏大臣的实权越来越小
C、 驻藏大臣全权管理西藏政教事务
D、 清朝政府只掌管西藏地方军务
 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秦汉时期——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 隋唐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
C、 宋元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社会变化
D、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0分)

 古往今来,经济繁荣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靖康之乱”后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不仅为南方带来了丰富的劳动力,还带来了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此外,为应付连年增长的财政、军事需求,南宋朝廷极为重视南方的经济发展,推行一系列有益于经济发展的政策。这一时期,南方在农业、手工业、商业上都得到巨大发展,全面超越北方。从文献记载可知,南宋时期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浙江、福建、江西和四川等地,《宋史》载,“犹席东南地产之饶,足以裕国”。 

——邹锦良、杨晓鹏《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及其现代思考》

材料三:在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则是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也大致于同时引进。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材料四:《盛世滋生图》(局部)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材料一: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关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 

材料二: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王建《凉州行》

【辽宋夏金元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裂变和重生】 

材料三:

虽胡人亦汉服,谓之汉官,执政者则曰南宰相、南枢密。重熙五年(1036年),辽兴宗亲临礼部贡院试进士。

——余靖《武溪集》卷18《契丹官仪》

西夏

元昊效仿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西夏文字。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布女真文字,发展生产,金承辽后,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材料四:元朝时候,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时间的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材料五: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构建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中央行政机构 

材料二:宋朝宰相办公的场所政事堂设在内廷,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同平章事、平章事,在宰相之下设参知政事,初为副相,后来地位提高,宰相出缺时,可以代行宰相职权。又设审官院、三班院、审刑院等机构,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

材料三: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一般是依据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历史传统来确定,即所谓“山河形便”。从元朝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以及经济区域联系,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四:明朝考试制度的变化 

                                 

考试要求:

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以《四书集注》为标准。

考试答卷对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的文字,称为“八股文”。

材料五:……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官吏执勤)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清]赵翼《檐曝杂记》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