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

作者UID:10640886
日期: 2024-06-25
期末考试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4分,第33题12分,共40分。)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政策,在政治制度、社会变革、农业生产、外交方面一系列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2017年的世界政党大会上,多国领导人表示,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国政党的成功经验对于他们领导自己的政党和促进本国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把实现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政纲,新民主主义社会只不过是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到1952年,无论是在工业还是商业上,国营经济已经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并在数量上也取得优势,规模较大的私营工厂只能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这个事实促使中共领导人做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决策,并考虑走“和平转变的道路”。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下册)》 

 材料三:1958年毛泽东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1982年邓小平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 

 ——费正清(美国)《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当前,世界面临着许多全球性问题的威胁。中国领导人在继承和发展新中国各个时期重要外交思想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关系理论和实践成果,……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体现了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指明了国际社会的前进方向。 

 ——摘编自阎德学、华桂萍《新时代中国外交理论的创新性发展》(2020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初十年(1949-1959年),……中国与美国之间没有任何商务往来……。1972年,中美之间开始有一些有限的贸易关系,中美贸易额9200万美元,到1978年猛增至11,89亿美元,1981年达54.78亿美元,1986年增至80亿美元,1988年135亿美元,接近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0%。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1981-1983年中美贸易出现波折,主要原因是美国继续对台军售。上个世纪90年代后,美国当局又把中美相互给予的最惠国待遇与所谓中国“人权问题”挂钩。中国加入世贸以后,中美贸易摩擦频次增多。与此同时,中国对美国商品技术和资金等方面有巨大的需求,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的产品日益依赖,双方的经贸交往互补性很强。中美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卢荣忠、孙忠《中美贸易的特点及其发展前景》 

材料三:2018年美国宣布对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深层次来看,美国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为了利益第一的原则,垄断其仅有的科技优势,不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快速发展,而采取各种遏制战略阻止包括中国在内的他国的崛起。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主任纳瓦罗曾直言不讳地指出,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就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说:这才是美国加征关税的真正目的和美国的关切。 

 (注:《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对本国制造业从低端到高端化提出的一个远景计划) 

 ——刘英《醉翁之意不在酒·中国经济时报》2019年5月20日 

 材料四:2021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与拜登总统通电话时指出: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中美合作可以办成许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一场灾难。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