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广东省中山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作者UID:13090856
日期: 2024-12-22
期末考试
现代文阅读(一)(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认为图像艺术的真实应当满足细节的写实性、形象的典型性以及精神的真实性。他也将这种源于图像的艺术真实观贯彻到了文学写作中,其作品重视现实主义文学利用典型批判现实的功能,但也倾向于自然、如实、全面的图像式真实表达,中国文学史上自此诞生了极具特色的鲁迅式现实主义作品。

文艺期望触动大众,首先应有细节之处的真实感,使得观者得以代入与共情。鲁迅在《祝福》的细节表现之处流露出自然、细腻、真实的画风笔触。在描写鲁镇居民对“祝福”的准备时,他将过程表现得事无巨细:“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在描写祥林嫂沦为乞丐的落魄时,鲁迅对其形象细节进行了细致的白描,以表现出祥林嫂落魄处境:“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对“祝福”准备场面的如实描写,读者能够感受到火热而温暖的节日气氛,对祥林嫂落魄形象的细致刻画,也使得苦难更加立体地呈现于读者眼前。图像式的细节写实,强化了《祝福》整体的视觉性与真实感,从而给读者带来了更深层的代入,使得小说的感染力进一步加强。

在细节真实感的基础上,《祝福》还做到了人物描摹的“本质真实”,鲁迅以现实的笔锋刻画出了以鲁镇人为典型的看客心态,每个角色也都有着鲜明的象征性与典型性。“我”代表着部分读书人群体的犬儒主义、短工代表着部分底层劳动者群体的金钱趋向、柳妈等一众听祥林嫂讲故事的女人代表着部分女性群体的感性自利、鲁四老爷等人代表着既得利益者群体的虚荣精明、祥林嫂则代表着一些直接遭受压迫的底层人民受害者群体的可悲与不觉悟。鲁迅以对个体形象的隐意探索,将旧社会背景下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特征进行深刻的剖析。

鲁迅所追求的艺术真实,不仅在于表现出具体形象的写实性与典型性,还在于表现出精神层面的真实性,《祝福》也全面地呈现出了个体复杂而真实的精神世界。

《祝福》中最直接的精神刻画在“我”处。鲁迅以“我”象征着新旧社会交替过程中的读书人群体,为防止读书人形象的刻板化,鲁迅刻意对于这一群体的精神复杂性进行了构建,这一时期读书人往往有着传统教育与新式教育的双重背景,理性精神逐渐崛起又仍带有旧式思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读书往往被寄托“经世致用”的理想期盼,而“我”面对祥林嫂的苦难时却选择了逃避。对现实表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寄希望于逃避责任与自我宽慰的犬儒主义读书人形象契合了当时社会的多数现实。进一步深入理解,《祝福》全文是“我”视角下的表达,文中甚至在有意展现我中庸与犬儒的个性,如在描写“此时”的场景时虽以肃杀、黑暗为基调,却仍然加入了一些带有生气的“祝福”片段描写,这也可看作是压抑气氛的缓和,而故事最后也以“我”视角的大团圆结局收尾:“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这表面的圆满结局也是鲁迅以“我”的精神逻辑思考的结果。

在对于人物心理进行刻画时,鲁迅并未将形象刻板化,而是注重写实地将人格复杂性进行表现,在描写鲁镇居民对祥林嫂的表现时,几乎无一例外地掺杂着“情理参半”的观念,即一开始对祥林嫂的悲剧经历感到难过,但很快又对其所带来的麻烦感到不满与厌恶。“我”对祥林嫂的同情与逃避、短工的“贫穷共情”与鄙夷心态、柳妈等女人对祥林嫂故事的一开始“眼泪”与之后的“嘲弄”、鲁四老爷的“可恶”与“然而”等,都体现了封建礼教的双重作用下个体自私心的复杂性。封建礼教本身所具有的两面性,既以“礼”的基本道德观教化了人的基础人格,使人具有一定的世俗情感与善意之心,同时又长期以正统的道德范式压抑着这种情感与人性的抒发,使人选择着妥协与逃避。因此在小说的逻辑模式与人物的精神刻画中,鲁迅也严格遵守了“精神真实”的要求。

(摘编自舒沛《图像学视角下的<祝福>》)

现代文阅读(二)(共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核桃树下金银花

弋舟

迄今为止,我没跟谁说过我曾在十七岁时干过一个下午的快递员。

那年我十七岁出头,差不多算是从张桓(初中毕业后就去送快递的同学)那小子手里抢了一匹铁马,一路风驰电掣而去。本来也没什么目标,非要说有的话,我心里最初的方向纯然只是“透口气儿”之类的情绪而已。临近高考,你能明白我干嘛会想这么干。

结果是电动三轮车上载着的包裹驱策我将纯然的心理地标换成了玉林街。没错,那儿正是这件包裹需要派送的地址。我想,这并不难找。

然而,我迷失在四月的时光里了。玉林街就是一座不折不扣的迷宫啊。不过我才不在乎呢,不在乎被绕晕,不在乎妇女、闲汉、剃头匠次第在我眼前打转,不在乎骑着赤兔马却走了麦城。作为一个失败的胖子,我从来不在乎铩羽而归。

几圈之后,我看到一家杂货店门口蹲着个跟我一样胖的女孩,她穿了件阔大的老头衫,却长发披肩。

“我找民航成都飞机工程公司,嗯,职工宿舍。”

“找去呗。”

她一出声,我就知道我遇见了一个同伙。她的那种腔调,冷漠、无理,有点儿幸灾乐祸和缺心眼儿,诚然就是一个失败者的腔调。“胖子,这里压根就不可能有飞机场。全是楼,全是楼啊。”

她盯着我身后的三轮车。我善意地错开一点儿,以便让她看得分明。我常常自诩为是一堵墙。你要知道,仗着一副庞然的身板儿,我可没少跟世界作对。怎么说呢,嗯,金风玉露,对她我却有股惺惺相惜的爱惜。

我示意她过来,瞅瞅车顶上的那只包裹。她倒是大方,凑过来看。“玉林街,民航成都飞机工程公司,嗯,职工宿舍。”

“玉林街。”她重复一遍,“你完了,胖子。”

“难道这儿不是玉林街吗?”

我错开一步,看她身后的门牌号。没错啊,玉林十巷七号。旋即,我便知道我是真的完了。以“玉林”之名,至少有十巷之多,而这个包裹的单子上只大而化之地写着“玉林街”。

她当然是笑起来了。一般情况下,只要有人冲着我笑,甚至我自己对着镜子冲自己笑,我都是不惮以恶意来揣测的,但此刻我不觉得她带有讥讽。

果不其然,她拍打着我的肩膀,说道:“没事儿,就一起找找呗。”

推着电动三轮车走了大约十分钟后,她指着排污沟边浓荫蔽日的树木说:“核桃树开花了味。”

顺着她的胖指头瞧,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认识了一种树。这树,大约有二十多米高,树皮灰白,纵向排列着浅纹,花苞完全颠覆我对花朵固有的认知,只在顶部有那么一点儿花的意思。

“我家地里种了好多核桃树。”她说。

我不觉得她这是在卖弄,因为很久以来,人们卖弄着的,早已经是种摇钱树之类的把戏了。可我还是感到了羡慕,除了种核桃树这事,还有她大大方方说出此事的从容和磊落。我想我是做不到的,我也是个只配跟人吹嘘栽种了摇钱树的家伙。

“真不错。”我赞叹道。

她话头一转说:“还有金银花,我妈在核桃树下还种满了金银花。”

我一时有些转不过弯儿,仰着的脑壳不由自主地埋下来,好像生怕一不小心践踏了那核桃树下的金银花。没错,我出现幻觉了,感觉不是行进在玉林街的某一巷里,而是徜徉在一派田园风光中。

“知道啥是金银花不?”

“不知道,”我说,“噢不,我知道,冲凉茶的咯。”

我不想在她面前暴露我的无知,不是好强,竟只是温柔地不再与世界拧巴的心情。她和我对视了一眼,我们的眼神胖胖地对撞了一下。

“它还叫忍冬花。”她说,“因为开出来的花先是银白色的,再变成金黄色,才被叫成了金银花。”

她停了话头,发出一声缥缈的叹息,“马上五月了,田里的金银花就要采摘了。”说完这话,她便离我而去,仿佛直接去往田野里摘金银花去了。

只要想象一下当你从某个动人的、关键还是与某个人共享着的蓝图里突然被遗弃,你就会明白我当时的滋味。我当然是回不过神儿,何况我还推着辆电动三轮车,于是只能傻在那儿不动。这个胖子方才还因为有了另一个胖子的加盟而变得怀有了温情和善意,变得不再觉得自己纯然就是一个失败的胖子,变得鄙视自己的摇钱树思想,变得对植物学发生了轻微的兴趣,变得萌生了一丝去见识田园风光那种自己经验之外景致的愿望——变得就像他自己的一身肥肉那样柔软。

当年,在四月的玉林街上,你可曾看到过一个被雷懵的、茫然无措的失败的胖子?那天我骑着一辆抢来的电动三轮车,拼命地找,拼命地找。我找的既是玉林街民航成都飞机工程公司职工宿舍,也不是玉林街民航成都飞机工程公司职工宿舍。

我找到了,它在玉林六巷一号。我完全相信,今天你若是按图索骥,依然会在此看到民航成都飞机工程公司职工宿舍——今天看一定显得寒酸,因为当年此地就不是什么堂皇的所在,然而最初入住的扎根者,肯定也壮志凌云,对未来抱有无端的信心与可被理解的妄想。

那天黄昏,我将上帝的三无包裹准确地投放在了它应当抵达的终点。那是迄今为止我所做过的唯一一件有头有脸的事儿。

知道吗?我看到了硕果累累的核桃树,我看到了一望无尽的金银花。

(有删改)

名著阅读(共3分)
古代诗文阅读(3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问:“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正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令判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预其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御史中丞吕诲论安石过失十事,帝为出诲,安石荐吕公著代之。安石与光素厚,光援朋友责善之义,三诒书反复劝之,安石不乐。公著虽为所引 , 亦以请罢新法出颍州。翰林学士范镇三疏言青苗,夺职致仕。于是吕公著、韩维,安石藉以立声誉者也;司马光、范镇,交友之善者也:悉排斥不遗力。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今取免行钱太重,人情咨怨,至出不逊语。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侠又坐窜岭南。吕惠卿服阕,安石朝夕汲引之。而惠卿实欲自得政,忌安石复来,因郑侠狱陷其弟安国,又起李士宁狱以倾安石。八年二月,复拜相。安石之再相也,屡谢病求去。元佑元年,卒,年六十八,赠太傅。绍圣中,曰“文”。

(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