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历史试卷库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四校联考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

作者UID:21647135
日期: 2024-06-28
期末考试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0分)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和巩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各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基本上会出现混乱局面。但在混乱中,各民族却相互融合。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于是各民族政权之间呈现相互并立之势,形成割据分裂局面。但在割据中却有不少交往,有统一的愿望、因素和趋势。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各边疆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 

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呈现统一局面下的民族大融合状况。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材料二: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边疆是中国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部分。边疆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边疆的稳定关系到国家稳定大局。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充分证明,内地和边疆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来说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宁失千军,不失寸土”这个古训,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马大正《不断深化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研究》

材料四:1761年,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举行反抗沙俄的起义,遭到沙皇军队的残酷镇压。在生死存亡之秋,首领渥巴锡等率部众于1770年10月再次发动了反抗沙俄的武装起义,他们高呼:“我们的子孙永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经长途跋涉,东归祖国。受到了乾隆皇帝隆重接待和妥善安置。 

——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制度篇】 

材料一: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节选

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 

——摘编自《道园学古录》

【科技篇】 

材料二:这三种东西曾改变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中,第三种是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深远的力量和影响。 

——培根

材料三:下列四幅图是明朝某一科技巨著的插图,这部书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材料四:(工业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一“李约瑟之谜”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课程设置,以“四书”“五经”为主;……最终导致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 

——林毅夫《李约瑟之谜与中国的兴衰》

【建筑篇】 

材料五: 

打开中国地图,有两条雄踞在中华大地上的“人工巨龙”……一撇一捺,一刚一柔,交叉在北京,形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勤劳勇敢、奋斗进取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和生生不息的文化象征。

——摘编自《追根溯源大运河,千年文化谱新篇》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