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库

广东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学试题

日期: 2025-04-02 月考试卷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警示人们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新冠病毒是生物,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 新冠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脱氧核苷酸来合成自身的遗传物质
C、 肺部细胞由于该病毒的大量增殖而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D、 该病毒和肺部细胞膜上的ACE2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内,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Cd2+对植物细胞的核仁有毒害作用,而Ca2+则有缓解Cd2+毒害的作用.Ca2+竞争细胞膜上Cd2+的吸收位点并通过稳定膜结构维持细胞内外离子平衡;Ca2+还可以通过Ca结合蛋白调节靶细胞的活动,如影响DNA合成、修复及转录等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Ca结合蛋白可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发挥作用
B、 Ca2+和Cd2+一定不是通过细胞膜上同一通道进入细胞中的
C、 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D、 Cd2+进入植物根尖细胞后可能影响核糖体的形成
如图是某二倍体高等动物细胞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由甲细胞不能判断该动物为雌性动物还是雄性动物
B、 乙细胞分裂得到1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
C、 丙细胞含有2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
D、 图中图像代表分裂时期的顺序依次是丁→甲→丙→乙
关于下图所示生理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需要mRNA、tRNA,rRNA参与
B、 多个结构1共同完成一条物质2的合成
C、 结构1读取到AUG时,物质2合成终止
D、 物质1上某个碱基发生改变,其指导合成的物质2必然发生改变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类突发且发展迅速的脑缺血性或脑出血性疾病。研究表明出现血浆渗透压升高、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等内环境稳态失调的脑卒中患者死亡率明显增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处于动态平衡
B、 内环境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肺和肾两种器官密切相关
C、 血液中含氧不足可能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的重要原因
D、 抗利尿激素分泌较少可能是高死亡率脑卒中患者的诱因
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与谷氨酸(脑中主要的兴奋性递质)代谢异常有关。癫痫发病时,患者脑内谷氨酸浓度升高且在发作后长时间内保持高水平。谷氨酸在脑内的代谢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引发突触小体通过胞吐释放谷氨酸
B、 EAAT功能过强是导致癫痫的重要因素
C、 突触前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均可回收谷氨酸
D、 谷氨酸与突触后神经元上受体结合使Na+通过通道蛋白大量内流
植物在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代谢,并给细胞传达调节代谢的信息
B、 某品牌啤酒销量大、产量高,生产时可使用乙烯处理大麦实现高产
C、 生长素主要在成熟组织中合成,并在成熟组织中进行非极性运输
D、 将种子置于流水中浸泡提高种子发芽率,该过程与脱落酸的相关性最大
某草场由于某种鼠的大量啃食发生退化,引入生物乙后鼠害得到有效控制,如图为一段时间内鼠种群及生物乙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引入生物乙前该种鼠的K值介于a与b之间
B、 据图可知,鼠与生物乙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C、 A、B点时鼠的年龄结构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D、 通过引入生物乙来控制鼠的种群数量属于生物防治
红树林是海南的一道靓丽风景,既可防风护堤,也可为鱼类、鸟类等动物提供栖息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湿地不同区域生物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 通过引种速生红树林恢复沿海生态系统可加快次生演替速度
C、 红树林的海岸防护作用和观赏性体现了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
D、 负反馈调节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基础
国务院《“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指出“2035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下列有关策略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培育良种、科学种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提高生态承载力
B、 发展现代化农业时建立沼气池遵循的是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C、 多层育苗等立体农业生产方式增大了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 “桑基鱼塘”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被誉为“岭南佳果”的荔枝,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其鲜果是酿酒的良好材料。下列关于制作荔枝果酒叙述错误的是( )
A、 工业发酵前需蒸煮荔枝汁,可除去荔枝中的杂菌,利于酵母菌繁殖
B、 荔枝汁发酵液中添加适量蔗糖,有利于酵母菌繁殖和代谢
C、 为增加荔枝果酒的产量,将发酵液装入发酵瓶时应尽可能装满
D、 对荔枝果酒产品进行装罐前需要杀菌,应在62~65℃消毒30min
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称为酶活力,温度对某种酶的酶活力影响如图1所示。在一定条件下,先将酶在不同的温度下处理一段时间(图2横轴),然后迅速放在最适温度条件下测定酶活力,可得到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图1为反应时间相同时,不同温度下测定的酶活力值
B、 55℃的两侧存在两个温度对酶的热稳定性影响相同
C、 温度较高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酶活力可能降至零
D、 进行工业生产时,将温度控制在60℃比40℃产量更高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图3为能量流经图2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能量的单位为kJ,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图1表示碳循环,图中一共有3条食物链
B、 若图2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125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6%
C、 分析图3中能量关系可知,代表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的是乙
D、 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第二营养级的遗体残骸和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
单克隆抗体以其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纯度高、可大量制备等优点,自产生以来迅速得到广泛利用。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体外培养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时,需要置于含有95%O2和5%CO2的混合气体的环境中
B、 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需要对细胞进行至少两次的筛选,第一次筛选过程中能在特定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是融合细胞
C、 制备鼠—鼠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时,最后一般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脾脏中获取单克隆抗体
D、 利用单克隆抗体制备的抗体—药物偶联物,通过抗体的靶向作用和药物的杀伤作用,实现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杀伤
果蝇的体色中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B/b基因控制,只含其中一个基因的个体无法发育。下图为果蝇培育和杂交实验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乙属于诱变育种得到的染色体畸变个体
B、 筛选①和②均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C、 F1中有1/2果蝇的细胞含有异常染色体
D、 F1中雌雄个体的体色理论上均为灰色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