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Ⅱ
落魄
汪曾祺
到我们认识他时,他开了个小馆子,在我们学校附近。
大学生都是消化能力很强的人。初到昆明时,大家的口袋里还带着三个月至半年的用度,有时 还能接到一笔汇款,稍有借 口,或谁过生日,或失物复得,或接到一封字迹娟秀的信,或什么理由 都没有,大家“通过 ”一下,就可以派一个人做东请客。有人说,开了个扬州馆子,那就怎么也得 巧立名目去吃他一顿。
学校附近还像从前学校附近一样,开了许多小馆子,开馆子的多是外乡人,山东、河北、江西、 湖南的,都有。在昆明,只要不说本地话,任何外乡口音的,都可认作大同乡。一种同在天涯之感 把掌柜、伙计和学生连接起来。学生来吃饭,掌柜的、伙计(如果他们闲着),就坐在一边谈天说 地;学生也喜欢到锅灶旁站着,一边听新闻故事,一边欣赏炒菜艺术。
这位扬州人老板,一看就和别的掌柜的不一样。他穿了一身铁机纺绸褂裤在那儿炒菜。盘花纽 扣,纽绊拖出一截银表链。雪白的细麻纱袜,浅口千层底礼服呢布鞋。细细软软的头发向后梳得一 丝不乱。左手无名指上还套了个韭菜叶式的金戒指。周身上下,斯斯文文。除了他那点流利合拍的 翻锅执铲的动作,他无处像一个大师傅,像吃这一行饭的。这个馆子不大,除了他自己,只用了个 本地孩子招呼客座,摆筷子倒茶。可是收拾得干干净净,木架上还放了两盆花。就是足球队员、跳 高选手来,看看墙上菜单上那一笔成亲王体的字,也不好意思过于嚣张放肆了。
半年以后,店门关了几天,贴出了条子:修理炉灶,停业数天。
重新开张后,饭铺气象一新,一早上就坐满了人,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扬州人听从有人的建 议,请了个南京的白案师傅来做包子下面,带卖早晚市了。
白案上,那位南京师傅集中精神在做包子。他很忙,顾不上想什么。但是今天是新开张,他一 定觉得很兴奋。他的脑袋里升腾着希望,就像那蒸笼里冒出来的一阵一阵的热气。听他用力抽打着 面团,声音钝钝的,手掌一定很厚,而且手指很短!他的脑袋剃得光光的,后脑勺挤成了三四叠,
一用力,脑后的褶纹不停地扭动。周身上下,无一处不像一个当行的白案师傅,跟扬州人的那种“票 友 ”风度恰成对比。
不知道什么道理,那一顿早点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猪肝面,加了一点菠菜、西红柿,淡而 无味。我看了看墙上钉着的一个横幅,写了几个美术字:“绿杨饭店 ”(不知是哪位大学生的大作), 心想:三个月以后,这几个字一定会浸透了油气,活该!——我对猪肝和美术字一向都没有好感。
半年过去,很多人的家乡在不断“转进 ”(报纸上讳言败退,创造了一个新奇的名词)的战争中失去了。滇越铁路断了,昆明和“下江 ”邮汇不通,大学生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学生 在外而兼了差,教中学的,在拍卖行、西药铺当会计的,当家庭教师的,各行各业,无所不有。昆 明每到中午十二点要放一炮,叫做“午炮 ”,据说放那一炮的也是我们的一位同学。有的做了生意, 而且越做越大。还有一些对书本有兴趣,抱残守阙,除了领“贷金 ”,在学校吃“八宝饭 ”(糙米 中有砂粒、鼠矢种种东西),靠变卖衣物维持。附近有不少收买旧衣的,背着竹筐,往来吆唤。其 中有一个中年妇女,嗓音极其脆亮,我一生很少听到这样好听的叫卖声音: “有—— 旧衣烂衫找来 卖! ”
学生的变化, 自然要影响到绿杨饭店。
这个饭馆原来不大像一个饭馆,现在可完全像一个饭馆了,太像了,代表这个饭馆的,不再是 扬州人,而是南京人了。
那个南京人,第一天,就从他的后脑勺上看出这是属于那种能够堆砌“成功 ”的人,一个非常 现实的人。他抓紧机会,稳扎稳打,他知道钱是好的,活下来多不容易,举手投足都要代价。他一 大早冲寒冒露从大西门赶到小南门去买肉, 因为那里的肉要便宜一点;为了搬运两袋面粉,他可以 跟挑夫说很多好话,或骂很多难听的话;他一边下面,一边拿眼睛瞟着门外过去的几驮子柴,估着 柴的干湿分量;他拣去一片发黄的菜叶,丢到地下,拾起来,看一看,又放回案板上。他的床是睡 觉的,他的碗是吃饭的。他不幻想,不喜欢花,他不聊闲天,不上茶馆喝茶,而且老打狗。没有多 少时候,绿杨饭店就充满了他的“作风 ”。从作风的改变上,你知道店的主权也变了。南京人攒了 钱,红利、工钱,加了自己的积蓄,入了股,从伙计变成了股东。
绿杨饭店的主顾有些变化,但生意没有发生太大影响。在外兼职的学生在拿到薪水后会来油油 肠子。做生意的学生,还保留着学籍,选了课,考试时得来答卷子,平时也偶尔来听听课。抱残守 阙者,有时觉得“ 口中淡出鸟来 ”,就翻出几件值一点钱的东西拿到文明新街一卖——最容易卖掉 的东西是工具书,《锌源》《牛津字典》……有一个四川同学家里寄来一件棉袍子,他约了几个人 一同上邮局取出来, 出了邮局大门,拆开包裹,把一件全新的棉袍搭在手臂上,就高声吆唤: “哪 个买这件棉袍! ”然后,几个馋人,一顿就把一件新棉袍吃掉了。昆明冬天不冷,没有棉袍也过得 去。
绿杨饭店的生意好过一阵,好得足以使这一带所有的饭馆为之侧目。这些饭铺的老板伙计全都 对它关心。别以为他们都希望“绿杨 ”的生意坏。他们知道,“绿杨 ”的生意要是坏,他们也好不 了。他们的命运既相仿,又相共。果然,过了一个高潮,绿杨饭店走了下坡路了,包子里的豆芽菜、 豆腐干越掺越多,卖出去的包子越来越少。时间很快过了两年了。大学的学生,有的干脆弃学经商, 在外地跑买卖,甚至出了国,到仰光,到加尔各达。有的还选了几门课,有的干脆休了学,离开书 本,离开学校,也离开了绿杨饭店。在外兼职的,很多想到就要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不再胡乱花 钱。风翥街冷落了许多。开饭馆的江西人、湖南人、山东人、河北人全都风流云散,不知所终。绿 杨饭店还开着。绿杨饭店犹如一面镜子,照出种种变化。镜子里是变色的猪肝、暗淡的菠菜、半生 的或霉烂的西红柿。太阳光如一匹布,阳光中游尘飞舞。
一九四六年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