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

日期: 2025-04-08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

关于蒸腾作用对植物自身和生物圈的作用,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增加大气中氧气含量
B、 增加周围环境湿度
C、 促进水和无机盐运输
D、 降低叶片表面温度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时,视野中数量最多的是(    )

A、 白细胞
B、 红细胞
C、 血小板
D、 血红蛋白
慢性贫血症患者常表现为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不仅会导致器官功能障碍还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血红蛋白低于60g/L时,可以采取输血治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以为患者输入主要含红细胞的成分血
B、 输血前应做交叉配型实验,以保证输同型血
C、 动脉分布浅且血流速度慢,因此可采用动脉输血
D、 患者饮食中可适量增加含铁、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下列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选用尾鳍较大颜色较浅的小鱼作为观察材料
B、 用湿纱布包裹小鱼可以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C、 可以根据分支处血液流向初步判断血管类型
D、 在视野中还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三种血细胞
实验观察某种哺乳动物的心脏,下列对观察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心房位于心室的上方
B、 右心室壁最厚
C、 肺静脉与左心房相连
D、 心脏左右不相通
戊二醛是一种常施用于水体的杀菌剂。为了研究戊二醛是否会对水下植物香蕉草的生长造成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中溶解氧(溶于水中的氧气)是香蕉草进行呼吸作用的原料
B、 为了使呼吸作用的检测效果更明显,本实验可以遮光进行
C、 溶解氧减少量越多,说明香蕉草的呼吸作用越弱
D、 实验表明,戊二醛的施加会对香蕉草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以下不利于粮食储存的条件是( )
A、 入仓前粮食晒干
B、 仓内保持低温
C、 粮仓需适时开窗通风
D、 仓内保持潮湿
患者在医院吸氧时,氧气需先通过潮气瓶(如图)。潮气瓶的功能类似于( )

A、 鼻毛
B、 鼻腔内毛细血管
C、 鼻腔内黏膜
D、 气管“C”形软骨
吸气时,氧气进入肺的途径是( )
A、 鼻→咽→气管→支气管→肺
B、 口→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 鼻→咽→食通→气管→肺
D、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肺泡周围包绕着大量毛细血管网,这有利于( )
A、 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C、 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
D、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
科学家通过观察、测量和模拟活动(如图1、图2),揭示了鱼在水中呼吸的奥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鱼口与鳃盖交替开合,使水流经过鳃丝
B、 鳃丝内有大量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
C、 水中的氧气浓度高于血液中的氧气浓度,可以扩散进入血液
D、 水流与血液的流向相同时,鱼可获得更多的氧气
下列不属于人体排泄途径的是(  )

A、 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呼吸系统排出
B、 尿液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C、 汗液通过皮肤排出
D、 食物残渣通过消化系统排出
在人体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结构是( )
A、 肾脏
B、 输尿管
C、 膀胱
D、 尿道
在学校篮球比赛中,运动员们满面通红,汗流浃背。这一现象体现了皮肤的功能有( )
A、 保护和调节体温
B、 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C、 排泄和保护
D、 调节体温和排泄
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 神经中枢
B、 反射弧
C、 神经纤维
D、 神经元
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A、 运动
B、 抑制
C、 兴奋
D、 反射
协调身体平衡的器官主要是( )
A、 大脑
B、 脑干
C、 小脑
D、 脊髓
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 听到枪声响起,迅速起跑
B、 碰到仙人掌尖刺,手立刻缩回
C、 喝水时被呛到,引起咳嗽
D、 咀嚼新鲜柠檬,分泌大量唾液
下列各组疾病中,由于同一种激素分泌紊乱所造成的是( )
A、 呆小症和侏儒症
B、 地方性甲状腺肿和糖尿病
C、 侏儒症和巨人症
D、 糖尿病和甲亢
下列关于激素和内分必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激素是由内分必腺分泌的,通过导管进入到血液
B、 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促进人体生长发育
C、 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人体出现第二性征
D、 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0分)

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通常情况下,声波通过空气传播和机械振动,传导至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但另有一些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声波的传导还有其他的方式,比如:当我们吃饼干时,能够听到饼干咔吱咔吱碎裂的声音。这类声音的感知方式是依靠骨传导进行的。

在骨传导过程中,声波不经过空气传导,而是直接带动颅骨产生机械振动,通过人的颅骨、骨迷路、内耳淋巴液的传递,传导至听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再经过听神经传递至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骨传导的方式,能够省去许多声波传递的步骤,因此能在嘈杂的环境中实现清晰的声音还原,且声波也不会因为在空气中扩散而影响到他人。因此人们利用这一原理研制出了骨传导耳机。

但是不论是利用骨传导还是空气传导制作的耳机,最后都是要通过耳蜗中的毛细胞振动才能形成听觉。如果耳机音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会对毛细胞造成损伤,进而伤害听力。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专家建议:要想减小耳机造成的伤害,最重要还是要掌握“60-60原则”。这个原则是指听音乐时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尤其当你出现短暂性或长期耳鸣后应及时停止佩戴耳机,并及时至正规医院就医,测试听力以便发现隐形听力损失,做到早重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