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开学检测试题

作者UID:21521497
日期: 2024-11-15
开学考试
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西方戏剧的观念与中国戏曲的观念,是迥然有别的。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对戏剧进行了理论总结,写下了著名的《诗学》。他说:“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悲剧“最重要的是情节,即事件的安排……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中国的戏曲理论,无论是明代的汤显祖还是清代的李渔,阐述的重点都是在演员的演技和唱腔方面,剧本的故事无不处于次要的位置。

这种理论上的差异,自然造就了舞台演出的分疆。

西方的戏剧注重情节,强调客观真实性。演员的演出力图逼真。苏联时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要求演员在演出中放弃自我本性完全投入到角色中去,以期最大程度地符合剧情的客观真实性。他在排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时,这样处理威尼斯的小船驶过舞台:“船下要装小轮子。小轮子必须妥善地装上一层厚橡皮,使船能平稳地滑动……小船要十二个人推着走,用鼓风机向口袋里吹胀了气,以此形成翻滚的波浪……使用的槽是锡制的、空心的,在空心的槽里灌上一半水,摇槽时里面的水便会动荡,发出典型的威尼斯河水的冲击声。”舞台上一切的安排就是要把一个不容怀疑和增减的情节让观众接受。

中国的戏曲注重的是演员的表演,对戏曲的情节并不十分苛求。戏曲也强调逼真,但这种逼真不是在摹仿现实的细节摹仿得惟妙惟肖的基础上,而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把舞台上没有的东西“无中生有”地表现给观众看。如布莱希特看了梅兰芳表演的《打渔杀家》后写道:“他表演一位渔家少女怎样驾驶一叶小舟,她站立着摇着一支长不过膝的小桨,这就是驾驶小舟,但舞台上并没有小舟……观众这种感情是由演员的姿势引起的,正是这种姿势使得这场行船的戏获得名声。”

中西舞台演出的不同,自然也造就了欣赏的异趣。

西方看戏剧的观众十有八九是以认知的心态去观赏的。他们努力设身处地地沉浸到剧中去,做一个“事件过程”的偷窥者或目击者。在戏剧的剧场里,观众的神情始终是关注的,观众席上始终是寂静的,大家都在悄悄地“偷看”台上发生的“事件”。观众即使被“事件”触动,也不敢即席发声与伙伴交流,就像在现实中不敢打扰旁人的生活一样。走出剧场,他们感受的焦点在于,评判演员和情节“像”还是“不像”,反思自己“知”还是“不知”。如果“知”了就不再进剧场。西方戏剧以及类似样式的艺术,一般很难吸引没有偏爱的回头客。

中国观众到剧场里去看戏,与其说看戏曲故事,不如说看演员能力。老练的观众常常不以戏曲故事作为看戏的选择,而以某一个演员的演技作为看戏的选择。中国戏曲剧场中,名演员的折子戏(剧目中最能表现其演技的片段)专场往往比完整的戏曲故事演出更能吸引人。重演技的结果锻炼出了演员超乎寻常的表现力:如青年演员能扮演老年;老年演员能扮演青年;男演员能扮演女人,如京剧的梅兰芳;女演员能扮演男人,如越剧的徐玉兰。这种强调表现力而不重客观真实的舞台准则,是西方戏剧闻所未闻,不敢想象的。

(节编自陈伟《中国戏曲点燃布莱希特的理论火花》)

材料二:

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画筌》里一段论画面空间的话,也正相通于中国舞台上空间处理的方式。他说:“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

中国舞台表演方式有独创性,我们愈来愈见到它的优越性。中国舞台上一般不设置逼真的布景。老艺人说得好:“戏曲的布景是在演员的身上。”演员结合剧情的发展,灵活地运用表演程式和手法,使得“真境逼而神境生”。演员集中精神用程式手法、舞蹈行动,“逼真地”表达出人物的内心情感和行动,就会使人忘掉对于剧中环境布景的要求,不需要环境布景阻碍表演的集中和灵活。“实景清而空景现”,留出空虚来让人物充分地表现剧情,剧中人和观众精神交流,深入艺术创作的最深意趣,这就是“真境逼而神境生”。这是艺术所启示的真,也就是“无可绘”的精神的体现,也就是美。

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使舞台上“空景”的“现”,即空间的构成,不须借助于实物的布置来显示空间,恐怕“位置相戾,有画处多属赘疣”,排除了累赘的布景,可使“无景处都成妙境”。例如川剧《刁窗》一场中虚拟的动作既突出了表演的“真”,又同时显示了手势的“美”,因“虚”得“实”。《秋江》剧里船翁一支桨和陈妙常的摇曳的舞姿可令观众“神游”江上。中国的演员能用一两个极洗练而又极典型的姿势,把时间、地点和特定情景表现出来。

(节选自宗白华《美学散步•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略有删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蛛网

三石

一只蜘蛛,在荷叶与树枝之间织着网。蜘蛛先释放几根飘在空中的丝,其中的一根被风吹到远处黏住,收紧,成为便桥, 然后蜘蛛来回穿梭,架起更多平行的丝。渐渐地,在这些丝之间织起一张网来,又圆又大。

而此时,男人闷闷地坐在荷塘边的石凳上,盯着结网的蜘蛛,抽着烟。地上已经散落着好几个烟头,显然,男人已经坐在这里好一会儿了。

“林下春晴风渐和,高崖残雪已无多。游丝冉冉花枝静,青壁迢迢白鸟过。”男人不是诗人,却也懂得几首古诗。诗句出自明代王守仁《春晴》,描述了初春风和日丽的景色。和风、安静的花枝、远处飞过的鸟儿、飘动的蛛丝……与当下的景致倒有几分相近。默念着王守仁的诗句,男人知道,诗背得再好,除了稍许排遣此时的抑郁情绪,一丁点用处也不会有。还得想办法,不能坐以待毙。

男人将抽了半截的烟扔在地上,用脚使劲踩了下,摸出手机,找出一个号码,拨了出去。过了七八秒钟,电话终于接通了。

男人笑了,虽然这笑有些刻意。

男人说,林哥,这么长时间才接电话,忙什么呢?嗯,我不忙,这不想林哥了嘛。要不,晚上吧,我做东,咱哥儿俩找个清静的地儿喝两杯。李白说,“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烹羊宰牛”是不可能的,“三百杯”也没那量,“对酒当歌”还是可以的。

然而,男人显然是被林哥拒绝了,因为男人“嗯”了几声后,接着说,是这样啊,那行,改天吧,改天我再约您。没事,我现在是“白日放歌须纵酒,漫卷诗书喜欲狂”。林哥您放心。好,好,那我挂了。

等对方挂了电话,男人才挂,表情有些失落。摸索着又掏出根烟来,点着,却不吸,低头翻着手机通讯录,又拨了个号码。

对方一直没接。

男人挂了电话,苦笑着,将烟放到嘴上,却已经熄了,摸出打火机再点着,吸了一口。迟疑了下,电话又拨了出去。手机里传来一句机械的声音: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挂了电话,正失望时,男人的手机响了。是短信提示音。他急忙点开,短信只有两个字:开会。

男人想了想,编了条短信:师兄好,“新茶已上焙,旧架忧生醭”。想约师兄去“碧云茶庄”品茗论诗,师兄晚上可得空闲?

短信发了出去,却一直没见回复。算什么师兄,用人脸朝前。也罢,不过一个校园出来的而已,与一起同过窗还是有区别的。

男人确实有些气恼,但男人知道,眼下生气没用。踌躇良久,男人想,只有找他了,念在当年鞍前马后数载的情分上,兴许能给自己出个面也未可知。

男人没有直接打电话。以往找他时,通常都是先发短信,等回复。于是,男人发了个短信,内容很简单:米书记,我下午来省城出差,想跟您汇报下思想。妥否,请指示!小平敬上。

短信发出去了,然后只有等了,不然还能怎样呢?

男人焦急地等待着,不一会,电话铃响了,男人迅速接起电话。

通话时间有四五分钟,但从始至终,男人只是开了一个头,说了一句老领导好,然后就在不停地“嗯嗯”,不停地点着头。电话那头的人是不可能看到男人点头的,包括男人的表情,先是兴奋,然后是凝重,再然后是沮丧。

电话挂断了,男人木然了很久。

一只小鸟,停歇在挂着新鲜蛛网的树枝上。男人又点燃了烟,使劲抽了几口,然后重重地叹息一声。许是被男人的叹息声给惊着了,小鸟扑棱着翅膀,划过蛛网,掠驰而去,织网的蜘蛛倏地便钻进荷叶,躲了起来。

男人盯着蛛网,目光呆滞……

好一会儿,男人长舒一口气,低头在手机上翻出一个通话记录,回拨了过去。

电话很快接通了,男人定了定神,说,陈主任,您在办公室吗?是,是,您说得很对,我想了很久,您放心,这次,我一定会实事求是……

男人的语气平和了许多。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年第22期,作者为江西省上饶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

文本二:

语境是文学作品中隐喻建构的基础。隐喻是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或者说从一个认知域(来源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隐喻的编码实际上是从一个语境到另一个语境。对表达主体而言,作者的不同经历、修养、处境、心情等直接影响着他们隐喻的生成。

语境是隐喻解构的核心,解读文学作品不同层面的隐喻离不开语境。隐喻的解构是通过联想找出这两个语境间的相似性联系,达到从概念认知到修辞认知的飞跃。隐喻按照联想关系运作,即它们把未知的东西嵌入一种新的联想关系,未知的东西由此获得部分新的意义。

(摘编自李卫中《文学作品中的隐喻与语境》)

古代诗文阅读(35分)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久负盛名的美国休斯敦哈比剧院,曾播放了一部反映中国新疆少数民族日常生活的纪录片《天山脚下》,能容纳数百人的放映大厅____①____。“没想到新疆有如此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今年我要去看一看。”来自美国观众的反馈,生动展现了文化所具有的独特“粘连”作用。从中国西部电影展到图片展,从民族服饰展到乐器展……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让美国休斯敦、迈阿密两座城市的民众,亲身体验到中国西部文化的独特魅力。“栩栩如生的中国形象”,也因此更加立体、丰满。

记得之前在一艘邮轮上,中国陕西、浙江、四川等地文艺工作者____②____,先后表演。

陕西安塞腰鼓,体现了西部人民的朴实和坦荡;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展示了中国江南的柔美意境;川剧变脸,诠释了四川人民的热情与奔放……这样的表演时机合适吗?当然。整个航程下来,不少外国观众产生了“看看真实中国”的迫切想法。可见,在适当的时候,用恰当的方式,在传播对象心中埋下文化兴趣的种子,____③____,种子自然会慢慢发芽、开花、结果,最终促成文明的交流互鉴。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互动日渐密切,希望深入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士越来越多。而以文化交流为切入点,公认为是拉近彼此距离、消灭心理隔阂的最佳方案。海天各一处,共饮一泓水。文化的魅力在于“拟诸形容,象其物宜”,用一种感性的方式展现一个国家的风貌。这或许就是文化的力量,成于无形、柔软似水,却能直抵人心、凝结一切。

写作(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