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广东省广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试卷

日期: 2025-04-01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

下列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 )
A、 珊瑚虫
B、 血吸虫
C、 猪肉绦虫
D、 蟹
蛔虫最发达的器官是(    )

A、 运动器官
B、 感觉器官
C、 生殖器官
D、 消化器官
蝗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其外骨骼(  )

A、 限制了身体的运动
B、 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长大
C、 对幼体的保护功能丧失
D、 影响了气体交换
下列对青蛙生殖发育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A、 雌雄同体,体内受精,体内发育
B、 雌雄同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C、 雌雄异体,体内受精,水中发育
D、 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下列描述与“蜥蜴适于陆地生活”有关的是( )
A、 卵外有壳
B、 体温恒定
C、 体表辅助呼吸
D、 胎生、哺乳
与鸟类飞翔生活无直接关系的特征是( )
A、 身体呈流线型
B、 后肢具爪
C、 前肢变成翼
D、 有发达的胸肌
鸟的双重呼吸是指( )
A、 有肺和气囊两种气体交换器官
B、 吸气和呼气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
C、 吸气时肺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气囊进行气体交换
D、 吸气时气囊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肺进行气体交换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体温恒定,扩大了分布范围
B、 神经系统发达,反应灵敏
C、 胎生提高了后代的产仔率,增加了后代的数量
D、 哺乳行为,增加了后代的存活率
如图是狼和兔的牙齿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①是门齿
B、 甲是兔的牙齿,乙是狼的牙齿
C、 图甲中有①的分化,与其植性生活相适应
D、 牙齿的分化增强了动物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在下列各项措施中,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

A、 用寄生蜂防治美国白蛾
B、 用黑光灯诱杀农业害虫
C、 用青蛙消灭蝗虫
D、 用麻雀控制蝗虫数量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动物群体的信息交流的是(  )
A、 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引诱异性
B、 蜜蜂发现蜜源时跳圆形舞
C、 黑长尾猴发现蛇时会发出某种叫声
D、 乌贼遇到敌害时释放墨汁
1862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设计了曲颈瓶做实验,证明了肉汤不会产生微生物,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

 

A、   该试验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B、 曲颈瓶的弯曲玻璃管是为了隔绝空气   
C、 肉汤煮沸的目的是杀死其中的微生物   
D、 巴斯德实验推翻了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自然产生的假说
在培养细菌的过程中,把接种后的培养皿放在恒温箱中或温暖的地方培养,目的是( )
A、 便于观察
B、 防止被其他细菌或真菌污染
C、 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D、 防止培养基变质
一批猪肉在检疫过程中,发现一种病原微生物,细胞结构中无成形的细胞核,有细胞壁。下列关于该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最可能是细菌,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
B、 是真菌,需寄生在活的生物体内
C、 这类微生物的休眠体是结晶体
D、 大多数这类微生物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一名同学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一节后,用概念图的方式整理了本节内容。下列选项与概念图中的①②③④相对应的是(     )

A、 香菇、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根瘤菌
B、 霉菌、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根瘤菌
C、 霉菌、与动植物共生、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结核杆菌
D、 香菇、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与动植物共生、结核杆菌
在人类还没有发明冰箱前,人们就想出了很多办法来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下列对事物的处理方法中,与发酵技术无关的是( )
A、 人们把可可豆与细菌混合在一起,酿制成一种巧克力味的饮料
B、 用细菌处理后的牛奶,可产生固体的凝乳,再将凝乳加工成干酪
C、 将大豆、小麦、盐等碾碎,混以细菌等微生物,制成豆酱
D、 将吃剩的肉食冷冻在雪堆中
下列有关食物腐败和食物保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是食物腐败的主要原因
B、 保存食物时超量添加食物防腐剂对人体无害
C、 冷藏食物能延长保质时间的主要原因是低温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D、 风干保存食物是因为干燥环境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如图为新型冠状病毒示意图,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简单,由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组成
B、 新型冠状病毒只能寄生在生物的活细胞内
C、 新型冠状病毒能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
D、 新型冠状病毒在高倍显微镜下能观察到
下列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内涵的是(    )

A、 基因的多样性
B、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 个体数量的多样性
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B、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全面禁止生物资源的开发
C、 引入外来物种一定能丰富本地生物多样性
D、 生物资源可再生,因此可以随意开发利用
从植物的结构层次来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马铃薯的块茎属于机械组织
B、 龙眼肉以营养组织为主
C、 “藕断丝连”的“丝”属于输导组织
D、 橘子皮以保护组织为主
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完成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B、 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D、 合成有机物,净化血液
取某健康成年人的血浆、原尿和尿液的部分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单位:克/100毫升)

成分

血浆

原尿

尿液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尿素

0.03

0.03

1.8

A、 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为8,原尿中蛋白质含量为0.03,这是通过过滤作用实现的
B、 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为0.1,而尿液中不含葡萄糖,这是因为葡萄糖被肾小管重吸收
C、 尿液中尿素含量为1.8,比原尿含量明显升高,这是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引起的
D、 血浆和原尿中尿素的含量相同,说明尿素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
如图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中的⑤是(   )

A、 感受器
B、 效应器
C、 神经中枢
D、 传出神经
如图是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示意图,请根据血液的流动方向判断,用“①”、“②”、“③”表示的三种血管分别属于(    )

A、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B、 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C、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D、 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若甲处阻塞,则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 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B、 胃液无法分解蛋白质
C、 小肠消化淀粉的功能下降
D、 小肠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下列有关生态文明的描述,不正确的( )

A、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
B、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作用凌驾于自然之上
C、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共处共融
D、 生态文明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

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5.0分)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2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