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初中语文试卷库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作者UID:21307769
日期: 2024-11-14
期中考试
【课堂有理】 (15分)
【四季有情】 (51分)
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甲】春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节选自莫怀戚《散步》)

【乙】夏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节选自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丙】秋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丁】冬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节选自老舍《济南的冬天》)

阅读下面散文,回答问题。 

玉米秆毕飞宇

我的老家不种植甘蔗,我在青春期之前从来都没有见过甘蔗。可是,“甘蔗”这个词我却很熟悉,它经常出现在一种夸张的、神经质的语气当中:“天哪,比甘蔗还要甜! ”语言总是比世界更加广阔,它的背后有诡异的空间。就这么着,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甘蔗的孩子到底知道甘蔗了。不仅如此, 经过语气的渲染,甘蔗还成了“甜”的标准和尺度,拥有饱和的、稳固的能量。它是关于“甜”的梦——想象力是一只舌头,甘蔗就是那些密密麻麻的、神出鬼没的味蕾。

所以,年少的时候阅读是重要的,在你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这个世界之前,虚幻的“概念” 会帮助你建立起一个牢不可破的世界。我们总是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先“知道”这个世界。相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世界和未来一定是先验的——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未来必将是一根越啃越粗、越啃越甜的甘蔗,从这头望不到那头。

“比甘蔗还要甜”,这是夸张,也是比喻。比喻是辽阔的、深邃的,比喻的内部有一个空间,它的浩瀚程度一点也不亚于一个孩子的白日梦。那可是关于吃的白日梦,白日梦有多美,比喻就有多美。

然而,没有甘蔗。可没有甘蔗又有什么关系呢?聪明的人告诉我们,那些没有长出玉米的玉米秆甜极了,“天哪,比甘蔗还要甜! ”长大之后,我知道了,发现这个秘密的未必是聪明的人,他也许是个笨蛋。极度的饥饿让他饥不择食,他决定吃玉米秆。在干千万万个倒霉蛋中间,好运眷顾了他。他遇上了一根没有长出玉米的玉米秆——所有的养料和糖分全跑到玉米秆里去了。他咬了一口,甜在嘴里,喜上心头。在一大堆的饿殍中间,他活下来了。他气息奄奄,把这个惊天的秘密告诉了他的子孙。经过万水千山和岁岁年年,这个秘密最终走进了我的耳朵。于是,那个叫毕飞宇的瘦小的少年,抢在他的“知识分子”父母之前,知道了:不结玉米的玉米秆,其实就是一根甘蔗。

知识就是力量,因为知识可以解馋。

我们拿把镰刀,钻进了玉米地。每一株玉米秆都比我们的身体高出许多,这样一来我们就是鱼, 遨游在海底了。这海底并不清凉,相反,又闷,又热。那些阔大的叶子软绵绵的,却也锋利,脚底下一急你的皮肤就被它们划破了。我们哪里还是偷“甘蔗”的馋鬼,我们简直就是浴血奋战的敌后武工队。我们在侦察,在逼近日本鬼子的炮楼,胆大、心细,怀揣着渴望解馋的神圣使命。只要还没有结出玉米,玉米秆就是日本鬼子。砍,砍喽。

可是,时机未到,我们的努力时常无功而返。满头的大汗硬是换不来一口的甜。

尸横遍野。那是玉米秆的尸体,也是敌人的尸体,可我们也没有喜悦。第二天,或者第三天,村子里一定会有人这样叫骂:“馋鬼!千刀杀的!馋鬼!万刀剐的!”我们瘦削的小脸上无动于衷。我们是潜伏在人民中间的敌后武工队。乡下长大的孩子都有一种惊人的淡定, 从来就不接叫骂——把钱包捡回家是本事, 捡人家的叫骂算什么?骂呗,你迟早都要回家吃晚饭。

不过,抢收玉米的日子情形就很不一样了,所有的玉米都会横躺在打谷场上。孩子们都围过去了,耐着性子,一根一根地尝。我们的嘴边都是泥土,有时候甚至还有血。这时候的大人是友善的,慈祥的,慷慨的,偶尔,他们会找到一根“甘蔗”。他们只会尝上一两口, 大叫一声:“天哪,比甘蔗还要甜!”然后,他们会把手里的“甘蔗”递给身边的孩子,“甘蔗”的顶端通常都有他们的口水,他们的口水也很甜。

我从小就是一个有志向的人——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砌三间大房子,里面摆满“甘蔗”,每天天亮我就起床,坐在门槛上,开始啃,一直啃到残阳如血。有志不在年高,我在成长, 伴随我成长的,是我腮帮子内侧汨汨而出的口水。我的口水是我体内最大的秘密,它激情澎湃,伤感, 绵长,滔滔不绝。它们是被打断的牙,一次又一次被我成功地咽了回去。

(选自毕飞宇《苏北少年“堂吉诃德”》,有删改)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①,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②归乡里。式谓元伯曰: “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 , 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注释 ①太学:京城最高学府 ②告:告假

根据语境,补全小秦和小淮的对话。

小秦:我觉得“陈太丘与友期行”这个标题很精彩,所以我也仿照它给【乙】文起了标题“。 

小淮:你拟写的标题很精彩。【乙】文中“后期方至”中的“期”的意思是什么,我一时拿不定主意。 

小秦:其实这个词我们在【甲】文中学过,它与“期日中”的“期”同义,词性都是 ,解释为。 

小淮:你的学习方法真棒,通过学过的文章,把没学过的文言词语的意思搞明白。 小秦:其实学习文言词语的方法有很多,再比如不会的词你可以查字典。我来考考你, “尔何相信之审邪”中的“审”有“①详细;②慎重;③认真;④审查”等意思。根据语境,这里的“审”应该选哪个义项。 

小淮:我选。这句话的意思是。 

小秦:我同意你的选择。最近我痴迷研究古代的敬辞和谦辞,我再来考考你,如果要用“家严家慈”“令尊令堂”“令郎令爱”中的一个来替换文中划线的“尊亲”,你认为哪个合适? 

小淮:那还用说,肯定是。 

小秦:才思敏捷啊。我们对比阅读这两篇文章,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这让我想起了《论语》中孔子在“三省吾身”中的教诲。 

小淮:是啊,两篇短文都是围绕“诚信”的话题,【乙】文中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是范巨卿的高士之风,更有张劭的母亲。这是一位优秀的母亲,你觉得呢? 

小 秦 : 我 同 意 你 的 说 法 :。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中呐喊:救救孩子。小秦搜集了《朝花夕拾》中涉及儿童教育的篇章,对比研读,回答问题。 

【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段)

不知从那里听来的,东方朔也很渊博,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毕竟不渊博。现在得到机会了,可以问先生。

“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不知道!”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

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决不至于不知道,所谓不知道者,乃是不愿意说。年纪比我大的人,往往如此,我遇见过好几回了。

【乙】《五猖会》(选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 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丙】《阿长与〈山海经〉》(选段)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 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根据名著内容,补全小秦和小淮的对话。

小淮:读完你整理的材料,我发现《朝花夕拾》中涉及儿童教育的篇章主要集中在三个人身上:寿镜吾先生、父亲和长妈妈。 

小秦:是的,我发现这三人对“我”的教育都是围绕我的“想要”展开。 

小淮:我知道你的意思,。 

小秦:你的概括很精到。其实鲁迅先生对于儿童教育的观念就暗含在这三个选段中。让 我 与 你 分 享 :。 

小淮:你的专题探究成果颇丰啊,我想学习一下你是如何完成的呢? 

小秦:首先,我用一周的时间速读了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 

小淮:这真是阅读名著的好方法,教材中还例举了两个专题,我对“鲁迅笔下的那些人物”很感兴趣,你能否再给我推荐一位很有“特色”的人物? 

小 秦 : 我 推 荐, 因 为。 

【写作有味】 (34 分,其中书写 4 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