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初中生物试卷库

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期末试卷

日期: 2025-04-08 期末考试 来源:出卷网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洋洋的妈妈想再生一个孩子,但一直没有怀孕。经检查,原因是输卵管堵塞。输卵管堵塞不能怀孕的原因是(     )
A、 不能产生卵细胞
B、 胚胎的发育得不到营养
C、 不能产生雌性激素
D、 精子与卵细胞不能结合
中小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们要关注青春期的心理和身体变化,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 获得适当的性知识
B、 此阶段身高体重突增,应合理膳食
C、 面对所有疑惑,自己想办法处理
D、 出现遗精和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民以食为天,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离不开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人体的重要原料
B、 贮存在人体内的脂肪是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C、 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较少,但其作用很大
D、 食物中的所有营养物质都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一日三餐中含有多种食物,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要经过消化系统消化后才能吸收。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是人体消化的主要场所
B、 ②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
C、 ③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
D、 ④内含有的消化液种类最多
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内产生大量黏液,导致氧气无法被吸入,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这主要是阻断了( )
A、 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组织细胞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郑州市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模拟人体呼吸过程,如图是模拟人体呼吸运动过程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②和④分别模拟了肺和膈肌
B、 该模型无法模拟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
C、 图甲模拟吸气过程,肺内气压下降
D、 图乙模拟呼气过程,膈肌收缩,位置上升
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是红细胞
B、 ③是血小板
C、 ②可用来做亲子鉴定
D、 ①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如图为人体的三种血管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输液时,针头刺入的血管是③
B、 血管②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C、 若②表示肺部的血管,则①内流静脉血
D、 血管①③中都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如图可用于描述生物体内的物质变化,a、b表示物质,M表示相应的结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为脂肪,b为脂肪酸和甘油,则M为小肠
B、 若a为动脉血,b为静脉血,则M为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C、 若a、b均为动脉血,则M可能是右心房
D、 若a为蛋白质,b为氨基酸,则M是口腔
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
B、 ④是左心室,④⑥之间没有瓣膜
C、 ③是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
D、 ⑤⑥是上、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
献血能够拯救某些病人的生命。下列有关献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B、 任何人都可以参加献血
C、 输血时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D、 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近视患者人数超过1亿,近视率近50%,青少年近视防控刻不容缓。下列有关近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造成近视
B、 近视眼看物体时,物像会落在视网膜前方
C、 近视眼可通过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D、 注意读写姿势,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可预防近视
小雅喜欢听音乐,在听觉形成的过程中(  )
A、 声波感受器位于鼓膜
B、 鼓膜产生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
C、 在耳蜗内形成听觉
D、 半规管内的感觉细胞感受声波产生神经冲动
下列关于神经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B、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 轴突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一根神经
D、 神经元能接受信息和传出信息
用年龄、体重相同,生理状态相似的甲、乙、丙三只小狗,分别切除甲、乙某内分泌腺,丙不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得血液中激素含量如表(单位:微克/100毫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0.1

2.8

5.8

0.1

6

3

A、 能正常生长发育的是丙狗      
B、 甲切除了垂体,乙切除了甲状腺 
C、 甲、乙两狗发育状况一致      
D、 对乙定期注射适量的甲状腺激素,能恢复正常生长发育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不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是( )
A、 响应限塑令,减少塑料袋的使用
B、 控制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域环境
C、 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D、 随意倾倒、堆放或者焚烧垃圾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4.0分)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相关试卷推荐

友情链接

2016-2025 组卷题库
组卷题库试题答案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