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题库 > 高中语文试卷库

(天津卷)2023年高考语文考前押题密卷

作者UID:843812
日期: 2024-06-26
高考模拟
(9分)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习近平对文艺工作提出的总原则、总方针,它关系着文艺创作为了谁、要写谁、如何写以及文艺作品最终由谁来鉴赏、谁来评判等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命题。早在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毛泽东同志也明确提出,当时延安文艺“问题的中心”基本上就是“为群众”和“如何为”的问题,提出文艺不是“为着剥削者压迫者的文艺”而是“为人民的”。可以说,“为人民”构成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永恒主题,更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的宗旨所在,习近平在其有关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中对此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新时代习近平对文艺工作者的新要求》2021年4月)

材料二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京津冀三地共同举办,在历史上尚属首次,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一次崭新尝试。活动于9月1日在北京开幕,9月15日在雄安新区闭幕。开幕式在北京举办,是中国艺术节自1987年首届、1989年第二届以后,33年来再度回归北京。闭幕式在河北雄安新区举办,取意站在未来之城展望下一个百年的宏伟蓝图。在多方努力下,本届艺术节取得了成功、得到了认可。

(《艺术为民,文化共享》,中国美术报2022年9月20日)

材料三

本届中国艺术节坚持艺术为民,致力文化共享,创新传播方式,利用“互联网+”模式,建设“云剧场”,举办“云展览”,构建集成化展示、分众化传播的演播直播平台矩阵,各平台开通了互动区域,大众通过手机即可参与评奖全过程,实时了解相关动态信息,观看参赛作品精彩视频,各平台设置群众评价,反馈通道和互动环节,实现请群众看、让群众评的愿望。

从“台上”转场“云上”,演出的舞台从剧场变成方寸屏幕,观众可看可评,与演员的互动随意而亲密。据统计,群星奖相关话题的网民评论关注度持续走高。其中,对参赛作品和演员的表演形式与效果的认可评论占比21.73%。“很棒的舞蹈,情、律、图三元素完美演绎,赞!”“编排的很好很大气!”网友留言体现出观众审美的提升。对群星奖的群众性的认可评论占比达17.85%。“一起走进中国艺术节、享受群众文艺成果。”“让我们领略中国文艺风采吧。”上述网友留言具有代表性。此外,对决赛作品中地方和民族元素的认同感评论占比34.94%。“家乡话,真亲切。”“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音乐太震撼了。”这些留言透露着浓浓的乡情。不难看出,大众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艺术精湛的作品中感受到了群众文化的勃勃生机、昂扬活力与灿烂多姿。数字科技的革新,正在为传统演出拓展线上新赛道“保驾护航”,观众的视听角度甚至可以从台下走到台上,极大地拓展了舞台艺术的观众基础。

(《2.63亿!看“云端”如何助力艺术节》《河北日报》2022年9月15日)

材料四

图: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徽

(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 , 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苏轼《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注】①陆贽为唐德宗时宰相,著名政论家。他的奏议往往切中时弊,为后世所推崇。该文写于宋哲宗即位不久。当时旧党上台,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被吕惠卿等人弄得面目全非,弊端百出,新旧党之争依然激烈,国无宁日。苏轼进此札子,乞校正陆贽奏议,并建议宋哲宗反复熟读,从中得到治国的启发。②颇,廉颇:牧,李牧。③晁,晁错;董,董仲舒。④孝宣,汉宣帝刘询。

材料二:

陆贽入翰林,年尚少,以材幸。在奉天 , 朝夕进见,帝亲倚之,同类莫敢望。尝为帝言:“今盗遍天下,宜痛自咎悔,以感人心。陛下诚不吝改过,以言谢天下,使臣持笔亡所忌,庶叛者革心。”帝从之。故奉天所下制书,虽武人悍卒无不感动流涕。及辅政,不敢自顾重,事有可否,必言之。

道有献瓜果者,帝嘉其意,欲授以试官。贽曰:“爵位,天下公器,不可轻也。”帝曰:“试官虚名,且已与宰相议矣,卿其无嫌。”贽奏:“非功而获爵则轻,非罪而肆刑则亵。今所病者爵轻也,设法贵之犹恐不重,若又自弃,将何劝焉?”或规其太过者,对曰:“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皇它恤乎?”

帝自用裴延龄。贽言:“延龄僻戾躁妄,不可用。”不听。俄而延龄奸佞得君,天下仇恶,无敢言。贽上书苦谏,帝不怿,竟以太子宾客罢。延龄揣帝意薄,谗短百绪,帝遂发怒,欲诛贽,赖阳城等交章论辨,乃贬忠州别驾。韦皋数上表请贽代领剑南,帝犹衔之,不肯与。

(《新唐书·列传第八十二》)

【注】①建中四年,泾原兵变,朱呲谋逆,唐德宗避乱于奉天。

(26分)
(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延安交响

刘成章

我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延安。

记得那年离别时,风吹着我的黑发。今天,当我再来时,头上已是白雪厚积。虽然我老了,肿了,但延安应能认得我;而延安,却变得令我目神迷。

眼前是延安吗?当然是。信天游依旧,革命旧址依旧,宝塔山连同宝塔依旧,依旧的延河依旧哗哗啦啦地哼唱着奔流。此刻云彩此刻风,也有几分当年的感觉。可是,除了这些,延安变得我也认不出了!

枣园那几棵比我小不了几岁的大梨树,曾经给领袖们许多清凉,现在它们天矗立,蓊郁郁,越长越茂盛了。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脸上闪烁着梨叶间洒下的光斑,灰布军装八角帽,手提小马扎,仰,流连,围坐一圈讨论。既是重温滚烫的初心,也是寻找那绝美的伏笔。一队一队,摩肩接, 出入于每一位领袖的窑院,立定天地精神。枣园四周的梁梁峁峁,沟沟岔岔,以至全延安的千山万岭,一改当年黄漠漠的干的颜色,全都变绿了,水意溶溶,就像秦岭之南。雨中的枣园,燕子掠翅带雨,宛若唐寅笔下的江南小景。千百年来,一直被老黄风频吹的延安,成了翠的延安、湿润的延安、水晶晶的延安、江南一样的延安。

包心菜似的,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紧抱着延安。古书上说:“三山鼎立,太和第一。”太和就是清凉山,它山顶上的太和庙,被巨掌捧着,金碧辉煌。可是现在,你退回到凤凰山上看看吧,清凉山上那一握金光,猛扎扎落下来了,落了好几个层级。其实,清凉山一点儿也没有变矮,只是在它的后边,削平了33个山头,填埋了更多的沟壑。削平和填埋中,金属的悬崖隆起,隆起;玻璃的绝壁隆起,隆起;钢筋混凝土的山峦,隆起,隆起。延安新区灿烂地隆起了。78.5平方千米的辽阔,40余万人的喜和乐,陕北口音的歌腔笑, 硬生生地被托起来了,在云中,在霞中,在鹰翅旁。

犹记得,古延安沟壑纵横,街市只在逼仄的夹缝中喘息。而现在,有一种力量,使亘古不变的延安街市,有如庄子笔下的大鹏,一冲上天,好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蓬勃景象!

也记得,延安城周边的千百条沟壑,年年月月冷清无人,纵有野花野草,也是道不尽的寂寞,自生自灭。现在,摩天楼丛掩去了沟, 那楼丛开的花朵是一扇一扇的玻璃窗,和那窗里的三弦弹奏、小曲轻唱:“酒瓶瓶高来酒杯杯低。”那一丛一丛的马兰花,一丛一丛的野艾,则成了人们阳台上的摆设。

驾车在延安行走,总会碰到一座座大山,不由分说地挡住你的去路,你还来不及思索,车子已进入一条条隧道,满壁灯光,云霞明灭。延安自古挖而居,延安的黄土天生是挖窑的好材料。现在,人们把挖窑的本事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杨家岭、大砭沟,还是黄蒿洼、万花山,处处都有道。延安周围的群山,都被隧道串起来了。唐朝诗人章碣的《对月》诗,好像是专门为今天的延安写的:“琼轮正辗丹霄去,银箭休催皓露凝。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今日之延安,真是别有洞天。汽车快如银箭,车轮碾着丹霄,满眼是水晶台殿般的隧道风光。

上中学的时候,我读过一首歌谣:“燕子回来找旧窝,找了一天没着落。”现在,我就像这只燕子,怎么也找不见我的旧窝了。一溜一溜的房舍,一块一块的牌匾,虽然还弥漫着当年的气息,但我扑上前去住的是一连串的迷失。真可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在旧窝前用手机留了影。延水汤汤,在不远处流过,在我的心头流过。

此次回延安之前,我和97岁高龄的诗人贺敬之通过话。贺老说,他和我很近。我听了心里热乎乎的。贺老和我,都对延安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欣喜地发现,许多前来瞻仰延安的人,都可以随口背出“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句诗最贴切地道出了时代的心声,不管把它放到哪段历史的诗词中,都会力压群芳,引人叫绝。

在《回延安》中,诗人还说:一盏盏电灯亮又明,一排排绿树迎春风……对照过去我认不出了你,母亲延安换新衣。

此刻,面对母亲延安,我的感受完全不是这样了。“一盏盏电灯”“一排排绿树”,早已是过去的故事。而母亲延安,也绝不只是换了一件新衣。被锁在山沟里、千百年闭着的延安——风,通了;气,通了;经脉,通了!面对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一时想不出恰当的语言,索性借用贺老写过的一句唱词来表达我的感触:

看眼前是何人?又面熟来又面生。

回看革命的来路,延安的秧歌一直扭到了北京城,我们的队伍一直歌载舞。而今天的延安,在欢庆我们党的百年辉煌之际,阳光照透的林间,光线有如各种琴, 其间还有笛子、唢呐、圆号、萨克斯,一场恢宏的交响乐,响彻云天。

朋友们最知我心,安排我住在离宝塔山最近的宾馆。每当暮色四合,宝塔山上的灯光哗啦一下全亮了,宝塔山红了,如火焰燃烧,也点燃了我的心。我想起母亲告诉我,1937年春天,当我过满月的时候,刘志丹去人同桂荣妈妈给我做了一双老虎鞋;我想起,我骑在南关大礼堂的短墙上玩耍,适逢来开会的毛泽东走过,他慈爱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了几秒;我想起,在清凉山上的新华广播电台,在那贴着自毡的小窑洞演播室里,我稚嫩的嗓音乘着电波飞遍全国……我这个出生在延安的孩子,是呵护着长大的。

然而我深知,延安不是我一个人的。延安,是冼星海的延安,是石鲁的延安,是贺敬之的延安,是全国人民的延安,是永恒的革命圣地。作为地地道道的延安人,我的心,将永远伴着延河奔流的强节拍而跳动。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0分)
(60分)
试卷列表
教育网站链接